分享

楚地游之一: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新用户6003EQaZ 2022-05-05 发布于甘肃
张玉冰

2016年1月19日,我们带着妈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全国仅八家,湖北省博物馆就是其一,这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馆名是董必武先生题字。2021年3月8日,湖北省博物馆被评为“武汉十大景”。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没有甘肃省博物馆历史长,但是它规模大,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区内的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都很丰富,值得好好观赏。


从外面观看,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就很壮观,适应楚地多雨天气特点。且三大馆鼎立, 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品”字。


馆藏文物达到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我进馆之前只想着编钟,就像外地游客到甘肃省博物馆只想着马踏飞燕一样。



进了博物馆院子,我们看到还没开门,就在院子里休息,院子内的雕塑小品和园艺设计都非常的精巧,座椅或者凳子设计成绿色的黄瓜豆角,黄色的胡萝卜和红红的辣椒,还有可爱的小动物蹲在座椅旁边,给人轻松愉悦的氛围。


我们首先走进了博物馆的瓷器馆,我看到这里有彩陶图片,仿佛进了甘肃彩陶展馆。

因为馆内的灯光比较暗淡,拍了几张照片都比较模糊。



古代陶瓷艺术馆里边最有名的就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看到四爱图梅瓶,妈也喜欢。


梅瓶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

这个梅瓶图画都是很有故事的,王羲之爱兰花,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中学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流传很广。



曾侯乙编钟比我想像中的要繁多。以前我们上学时历史课本上有图片。并且知道是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甘肃省博物馆也有几枚复制的编钟,是礼县圆顶山秦人贵族墓出土的。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物件。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身中脊起棱,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据说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荆楚百年英杰展馆内


我们进了一个“荆楚百年英杰”展馆,有我们知道的董必武先生、闻一多先生、陈潭秋等。

突然我看到一位叫张浩的烈士的照片。令我震惊的是左边这一张照片竟然是在我们庆阳镇原县拍的。这张照片我在兰州“八办”和甘肃省博物馆及《镇原纪事》这本书中也看到过。

我看到了介绍:张浩(1897—1942),原名林祚培,字毓(育)英,生于湖北省黄冈县林家湾一个手工染织工人家庭,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林仲丹,化名张浩。

网上查到一些资料,得知张浩和党的早期杰出领导人、“龙华24烈士”之一的林育南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堂兄弟,和林彪是堂兄弟。1942年3月6日,张浩病逝,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安葬,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张浩同志之墓”。

在这个展馆我是含着热泪看完的。许多英杰都是我们兰州八办也在纪念馆陈列了图片或者遗物的,比如恽代英、项英、徐海东、王树声、伍修权等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赓续传承。


怎么这个叫“钟鼓馔玉”?李白的《将进酒》马上想起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青白玉带很完整。


金首饰很精美,即使现代人用也不过时落伍。



繁复的青铜器也令人惊叹!还有一些漆器。


听讲解员说这个木鸭子还有开合的机关。

湖北省博物馆规模宏大,展品丰富,非常值得去看。我还想领我孙子去看看,让他见识见识国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