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幽默故事四篇 / 王金山 (安徽) || 星夏杯文学大赛​

 清涟一荷 2022-05-05 发布于安徽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2·总第八期

(网纸同步)

原创·精品

星夏卷

星夏杯·千元文学大赛征文启事

暨丽春杯老舍文学创新赛评选揭晓公告

(详情点击进入)


□ 美刊佳作 □


幽默故事
 




文/ 王金山(安徽) 
幽默故事之一

拉大旗作虎皮

《中外文学纵横》杂志准备举行2022年全国“XX文学征文有奖大赛,可好几天了,没有将“XX的名称确定下来。这天下午3点钟,主编黄石人召集了编辑部几位在家的编委开会,主要议题就是确定征文的名称。开会前,大家东南西北、海阔天空地瞎侃了一会,然后黄主编引上了正题:各位编委,各位才子佳人,我认为取'鲁迅杯三个字作为这次全国文学征文的名称较好,因为鲁迅先生毕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连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都如此赞誉:'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句话,他是我们文学的旗手!怎么样?若用这样的名人作为征文名称,肯定社会反响很大,而且满满都是正能量!

不尽然哟!一贯以前卫自居的编委刘泰,扬了扬长头发,阴阳怪气地说,鲁迅的文章虽然选材独特,但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格调不高,在现在来讲,就是缺乏正能量。他的几篇得意之作《药》《孔乙己》《阿Q正传》《呐喊》《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在语法结构上比较生硬,生僻词汇偏多,并且字里行间隐藏着晦涩的寓意,就我们现在国人来说,这么多年的'一切向钱看思想影响,有多少人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知道,这些人不论在修养还是阅历上,都不具备学习鲁迅文章的能力;其次,他的许多文章不合时宜,如《孔乙己》《药》《呐喊》等,虽然文笔泼辣,言辞犀利,思想尖锐,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但揭人性之恶太露,跟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不合拍!况且,他的《狂人日记》跟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题目相同,内容相似,不算抄袭也算模仿!

   “刘编委说得有道理!” 90后女编委魏丽丽将瀑布似的头发往后一甩,辛辣尖酸地说道,鲁迅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他的文章也是针对那个年代而作!老实说,我并不喜欢他的文章,说话不好好说,不与人为善,尖酸刻薄,绕着弯子骂人!他的得意之作《狂人日记》,就是喊出'救救孩子的声音,也是俄国作家果戈里喊在前……至于那篇《阿Q正传》,宣扬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胜利法'大脑麻醉剂’…… ”

大美女说得太到位了!编委钱大忠干咳了两声,向美女魏编委谄媚地笑了笑,然后喋喋不休道,鲁迅如果生在我们这个年代,估计也跟我们一样,凡夫俗子一个,见利忘义,胆小如鼠,不敢写这些官场及官员们忌讳的文字!否则,他不想活啦?再说,他的文章如此晦涩难懂,现在的人有几个愿意花时间来猜测、琢磨?还有,就是文章再好,也要晓得推广呀,如自我介绍,自我标榜,自我吹嘘等等,然,凭老夫子的脾气和性格,他愿意天天呼亲唤友或明示、暗示'粉丝们在其每篇文章后面点击在看、分享、点赞、留言,还要'打赏?像如今为数众多的所谓小文人们,为了一篇小稿疯狂地四处转群,天天转、时时转,达到求人点赞、打赏的目的?要不,他的文章何来阅读点击量?稿费哪里来?

沉默,沉默。

你们既然不同意以鲁迅的名字为文学有奖征文名称,那么,以谁的名字为好呢?黄主编终于打破了沉默,焦灼地问道。

以范冰冰的名字,当然,不能取全名,就叫'冰冰杯全国文学有奖大赛征文……”美女魏编委倒是快言快语地说。

范冰冰?!黄主编倒吸一口凉气,用手挠挠头,然后不明白地问道,魏编委,你没有发烧吧?还是大脑进水了?范冰冰名声那么臭,人品那么差,你叫我们取她的名字来命名,是不是想叫我们这个国家级杂志关门呀?!

主编大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观念该改变了!美女魏编委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分析道,范冰冰名声是不太好,那还不是官方给她臭的!其实,你到青少年中去了解一下,他们到底是喜欢鲁迅还是喜欢范冰冰?看看谁的知名度高?现在国人有个怪现象,即官方越批的人物,民间名气越大!用范冰冰的名字做此次征文的名称,路子肯定是对的,而且我负责任地说,征文效果肯定非常好!

说得有道理,我赞成!”“前卫编委刘泰边举手边说,范冰冰就是有两手,要不然怎么能混个'中国脊梁的金字招牌,拥有那么多的粉丝?

美女思路就是大胆奇特,天才+诡才!厉害,厉害!我举双手赞成!编委钱大忠嘿嘿笑着举起了双手。

选中范冰冰,以前没事,可是现在风声不对,上面一旦追究下来,怎么办?黄主编仍然心存顾虑,不敢拍板。

万一上面真的查下来,就说是'冰心杯征文。冰心,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取自古代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们杂志社打字和校对的女孩子是临时工,对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不了解,误打成'冰冰……现在这个临时工已被辞退……届时,将全部责任往这女孩子身上一推,不就一了百了了吗?美女魏编委狡黠地笑了一下,然后胸有成竹地说道。

高,实在的高,女人的智商确实比我们男人高!编委钱大忠也一迭连声地奉承道。

这又不是我的发明!美女魏编委有点不快甚至反感地回道,你没有见过吗?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当某地一旦发生火灾、水涝、矿难、楼房倒塌、大桥断裂、交通事故、城管命案等等,不都说成是临时工或民工所为吗?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说得真好,真形象!”“前卫编委刘泰头点得像小鸡叨米。

最后一致通过“'冰冰杯’2022年全国文学大赛有奖征文的名称,并且定下美女魏编委暗地同范冰冰取得联系,一是告知她仍然是名人,有众多粉丝捧着;二是给予大赛组委会必要的赞助费”……

 
幽默故事之二
酒鬼论鲁迅

鲁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连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都如此赞誉:鲁迅是我们文学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样一个历史名人,谁敢轻易贬他?除非酒鬼或精神病患者。瞧,说酒鬼酒鬼真的来了。

这天,我和朋友于正明(化名)喝完了酒,坐在酒店的沙发上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老兄,你最近在干什么?我醉意朦胧地问。

看鲁迅的文章,研究鲁迅!他舌根发硬地回答我,看来,他跟我一样,只不过醉意更加朦胧。

好啊,在这个人心躁动金钱万能的年代里,你还能静下心来看鲁迅的书,研究鲁迅,确实了不起!佩服!我伸出大拇指夸过,仍然醉意朦胧地问,那么,你看出什么名堂了吗?有没有收获?

当然有,收获大大的!于正明仰靠在沙发上,吹了一口酒气,得意洋洋地说,鲁迅,原名周樟寿,浙江绍兴周树村的人, 鲁迅这个名字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因为影响大,后来也就传开了。另外,鲁迅家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18810925,另一个是19361019(注:1881-09-251936-10-19),怎么样?我的记忆力好吧?

——”我闻言,急忙捂住嘴没有笑出来。真是酒鬼说酒话

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评价吧!我饶有兴趣地问。

鲁迅的文章虽然选材独特,但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格调不高,在现在来讲,就是缺乏正能量。他的几篇得意之作《药》《孔乙己》《阿Q正传》(注:他读成阿皮蛋正传,将阿QQ当成扑克牌中的Q了)《呐喊》《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虽然文笔老辣,言辞锐利,但揭人性之恶太露了,跟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不合拍!老实说,我不太喜欢他的文章,有话不好好说,不与人为善,尖酸刻薄,绕着弯子骂人!他的得意之作《狂人日记》,就是喊出'救救孩子的声音,也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救救孩子喊在前……”于正明干咳了两声,喝了一口茶,然后继续喋喋不休,鲁迅如果生在我们这个年代,估计也跟我们一样,凡夫俗子一个,见利忘义、胆小如鼠,不敢写这些官场及官员们忌讳的文字!否则,讲小点,晋升、晋级等等,还想不想了?讲大点,他不想活啦?再说,他的文章那么难懂,现在的人有几个愿意花时间来猜测、琢磨?还有,就是文章再好,也要晓得推广呀,如自我介绍,自我标榜,自我吹嘘等等,然而,凭老夫子的脾气和性格,他愿意天天呼亲唤友或明示、暗示'粉丝们在其每篇文章后面点击在看、分享、点赞、留言,还要'打赏吗?像如今为数众多的所谓小文人们,为了一篇小稿疯狂地四处转群,天天转、时时转,以达到求人点赞、打赏的目的?要不,他的文章何来阅读点击量?谁人打赏?一没人气(阅读量),二没点击(赞)量,三没人打赏,杂志如何登?书如何出?稿费哪里来?没有人气点击量等,别说评奖,连入围资格都没有!

 “酒鬼思路就是大胆奇特,天才+诡才!隽言妙语不断!厉害,厉害!我也不知是在夸他还是在损他,反正是情不自禁地说了。

诸位读者或网友,这是一个酒鬼的酒话,也是酒后胡言乱语,你们看(阅)后一笑置之,千万莫当真哟!

 


幽默故事之三
 未开门弟子

最近,偶尔碰到20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当时在我身边实习了2个月。因为时间长了,还是我年老记忆力差,要不是他主动叫我,主动自我介绍,我是毫无印象了。茫茫人海,无情岁月。几十年里大脑装的都是病人、病人,写作、写作,结果被孩子们说成了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太空人

这位学生现在不是我的学生了,应该说是我的老师了。他的学历以及职称都比我高,社会地位更是棒棒哒,名片上印得密密麻麻,正面不够用,反面也印满,弄得我这个退休了还没有任何内容(头衔)可印的人灰头灰脑、尴尬万分。然而,他的其他头衔我不感兴趣,只有中医大师XXX的开门弟子引起了我的关注。

你是X老师的开门弟子?我兴致勃勃地问。

是啊,是啊,王老师您也是吗?他笑着反问我。

惭愧惭愧,X老师收开门弟子的时候,我不够格呀!我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热情地鼓励。

夕阳无限好,毕竟是黄昏哟!我回答得有点伤感。

王老师,加油!临走前,他从车里探出头来喊道。

加油,加油,加老黄油!我苦笑着也摆摆手。

回到家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齐涌来。跟了X老师工作学习几十年,怎么也没有想到弄个开门弟子关门弟子的帽子戴一戴?要知道,如今拉大旗作虎皮也是一种本事,一种荣耀呀!你别小瞧这开门、关门弟子的称呼,有了这层,就是稻草捆人参而不是稻草捆白菜的价喽!

 关于笔者同X老师的关系,可谓再熟悉不过。他退休前不仅是我科的科主任,也是我的老师,当然,也可说是同事。X老师不仅技术精湛,且对病人服务态度特别好,对我们年轻的医务人员也特别亲热,亲手教诲。我那时喜欢写作,是《合肥晚报》《安徽工人报》《安徽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等报刊的特约通讯员,曾经先后采访报道过X老师,也算是替他扬名一功臣吧?

关于社会上按摩问题,即医疗按摩、保健按摩以及色情按摩等,我也多次采访过XXX老师,《按摩,别错了指法》(大特写)稿件分别刊载在《合肥晚报》《安徽工人报》《安徽科技报》《安徽市场报》《安徽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法制日报》以及杂志《东方养生》(海南)《康复》(上海)《中国健康》(辽宁)《健康大视野》(北京)等报刊上,社会反响较大。后来,退休后的X老师出名了,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医大师,而我却一直是个小医生、业余写作者,接触的时间及机会也就逐步减少,甚至无缘相见了。

如今,X老师的开门弟子关门弟子多得数不胜数,海阔天空,五湖四海,有的弟子还是院领导、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教授、副教授、医学博士等。可我不争气,那么多年同X老师交往,至今连个开门、关门弟子的头衔都没弄上,确实有点心里不平衡。可我琢磨来琢磨去,按照中医管理部门的要求,我的条件都与开门、关门沾不上。

那么,何谓开门?《后汉书·樊准传》:一人开门,徒众百数。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读后汉书札记·樊宏阴识传》:开门,谓受纳弟子耳。开门弟子,就是正式公开招收的弟子。我不是。

关门弟子,指老师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孙——再传弟子。一般地,关门弟子是老师最钟爱的弟子,现今常被理解为得意门生,指教师(或授业师父)在若干弟子中最为看中的弟子,并常常给与其与其他弟子不同的特殊教诲和个别指导,使之获得真传。我不是。

那么,开门、关门攀不上,一般弟子呢?即没有正式拜过师的学生,对师道授业者的尊称为师傅或老师,只要交一定的学费就可以跟师学习,当然也有一些因特殊机缘,不收费的情况。可是,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自称过去跟X老师关系还可以,现在弄个一般弟子的帽子戴着,别人小瞧不说,自己都觉得腻歪、无趣。

学道弟子呢?师傅对学道弟子只有的义务,没有其他义务和责任。跟我不般配。

那么,何谓入室弟子?因为过去的师父,往往自己收养徒弟,弟子住到师父家里,由师父贴钱教养,把徒弟当成自己家人,这即最初所说入室弟子。古时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两字由此而来,也表明弟子应当将师父等同于父亲一般孝敬。我不够格,自知之明。 

    入门弟子,从字面上解释的话,过去的住宅有大院和内室,入门弟子就是进了大院之门,成为了这个门派的成员(门徒),但不是可以随便进入内室

亲传弟子、嫡传弟子,两者意思一样,指师父亲自手把手教出来的接班人。

真传弟子,师傅亲自教授全部本事,并且全部学会。

联系以上几条,我好像一条都对不上。只好幽幽地、怯怯地、弱弱地问:诸位读者(网友、群友)们,根据上述材料显示,我能算XXX大师的未开门弟子吗?你们认为可以,我立即向中医管理局申报……”


幽默故事之四
东流回来是春水吗

夕阳余辉,穿林斜照,环城路上轻风拂面。一对青年男女正姗姗闲步。

男:你怎么不大高兴呀?

女:高兴啥?你尽糊弄人!

男(不解地):这,这……

女(厉声):这什么呀?3个月前就答应买套新房子,怎么到现在看不到动静?

男(为难,结结巴巴):还,还不是资金不足嘛,再,再说,我父母已经说了,只,只要我们结婚,他,他们就愿意提供住房,而,而他们自己,就,就到外面,租,租房子住!

女(声音更严厉):不行,绝对不行,你父母那套房子,都十多年了,我根本看不上眼!再说为了结婚,逼自己的公公婆婆出去租房子住,这消息要是传了出去,我在局机关里还怎么混?我还要脸不要脸?!

男(呐呐地):是他们老人愿意的,又不是我们晚辈逼的,你考虑那么多干什么?

女(暴怒):少罗嗦,你说你到底买不买新房子?

男(仍然结结巴巴):下,下个季度,一,一定,开,开始实施……

女(最后通牒):告诉你,姓×的!你要是再跟我耍滑头,别怪我跟你一江春水向东流啦!

10年后,仍然是夕阳余辉,穿林斜照,环城路上轻风拂面。仍然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姗姗闲步。男的仍然是之前那个男的,但岁月沧桑,明显成了老男,女的不是之前那个女的了,而是一个更加年轻鲜活的女孩。

女:你有四室一厅住房吗?

男(一愣):没,没有……

女:你有奔驰私家车吗?

男(摇头):没,没有……

女:你的月薪是多少?

男:我不拿月薪!

女(厉声):一没住房二没车三没工资,这样的基本条件都没有,你约我来干嘛?想饿死我呀?

(女的气呼呼地掉头就走。)

男(愤愤地):我住着别墅,要四室一厅干嘛?我开着宝马,要奔驰干嘛?每月我给几百号员工开工资,要什么月薪?

女(闻言后顿时喜笑颜开,回转身来,嗔怪并嗲声嗲气):什么?你是公司老总?那个介绍人说你是个打工的!哎,我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误会你啦!亲,你,你怎么不说清楚呀?好好的美事,弄得差点一江春水向东流啦!

男(讥诮):现在东流回来的是春水吗?

女(瞠目结舌):……

【热搜榜】(17点前达500阅量,当日更新)

【散文】茶    / 程根子(陕西)

【散文】春之家园下庄村 / 谢瑞山 (江西)

【诗歌】时间在这里忧伤(外一首) / 孙辉 (陕西)

【散文】灭   / 季新山(辽宁)

【散文】最是苦味解春馋 / 马云丹 (山东)

【诗歌】唐半傻诗三首 / 唐半傻 (辽宁)

【小说】出   / 周良阔(四川)

【散文】看守监狱的日子 /  张泉水(山东)

【散文】早春盛开的白莲” /  梅花山人(江苏)

【诗歌】亲爱的芙蕾雅 / 曾科(贵州)

【散文】又见雪花纷飞 /  徐承丽(辽宁)

【散文】虎年再访中圳村 / 谢瑞山(江西)

【小说】豆子,好吃 / 孙培春(广西)

【小说】团圆年 / 李雁春(吉林)

【散文】被耳朵唤醒的灵魂(一) / 冶金莲(青海)

【散文】冬行板埠村 / 谢瑞山(江西)

【诗歌】诗词四首 / 张进萍(青海)

【诗歌】风吹着故乡(外一首)/ 孙辉(陕西)

【散文】怀念岳父 / 王宇鹏(陕西)

【诗歌】倔强的风 / 李德平 (四川) 

【散文】故乡的童话/王宇鹏(陕西)

【散文】再聚首,已白头/马辉(广东)

【诗歌】致敬,钦州的“火焰蓝”/张蔓燕(广西)

【诗歌】诗三首/陈亭伊(福建)

【散文】槐/李秋红(陕西)

【散文】童年的泥河湾/王奎华(河北)

【诗歌】心中的太阳/ 李艳斌 (陕西)

【散文】我家门前的老枣树/韩红(河南)

【小说】路边的女人/周良阔(四川)

【散文】生存规律/王晓萍(辽宁)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请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

作者风采


安徽:王金山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6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