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长沙窑的产品设计与商业头脑,唐诗与广告,成就逆势崛起

 眉州闲人688 2022-05-05 发布于四川

一、古今长沙窑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已经57岁的杜甫,带着妻儿老小,乘着蜀中家宅换来的一艘小船,经洞庭取道湘江,直奔长沙,投奔故人长沙太守韦之晋。不料行至铜官,狂风大作,杜甫只得登岸避风,就此写下了一首《铜官渚守风》: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

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当时的铜官镇,因长沙窑(又名铜官窑)的存在兴旺发达。这里生产的瓷器远销海外,镇里商铺林立,江中客舟云集,云母山上更是窑火通明、昼夜不息。比起饱受叛军战乱之苦的大唐中原腹地,确是另一番盛世景象。杜甫看在眼中,老年的困顿愁怀似乎一松,挥笔写下的《铜官渚守风》一诗中,将“窑火”喻为“烧山的春火”,更有“逆行波浪悭”的豪情萦怀,似乎再次点燃了心中的壮志之酬。

一年后,杜甫病死于湘江舟上。

……

千年后的铜官镇,麻石路面的老街仍在,民居依旧,商铺林立。云母山上古窑遗址处处,述说着那天如“春火烧山”般的盛景。江边水鸟蹁跹,薄雾融合着炊烟袅袅,弥漫于黑瓦绿树之间,恍然如昔年。

文章图片1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记载:

“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

宋代《监略妥注》中说:

“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

相传舜帝曾在铜官传授制陶技艺。至今这里的匠人仍尊舜帝为祖师,可见其冶陶之先。

长沙窑真正形成规模,大概始于唐代中期,兴于晚唐,终于五代。世人皆知唐时“北邢南越,南青北白”,而长沙窑,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别样的盛景。

长沙窑论胎土、釉料,不及越窑、邢窑。但聪明的铜官匠人,首创了高温釉下彩技术、发明了模印贴花、开文字装饰之先河。这种与邢越二窑单色釉瓷器完全不同的差异化“产品设计”,使得长沙窑得以跻身大唐三甲窑口,有着“南青北白长沙彩”的美誉。

二、长沙窑的釉下彩与模印贴花

长沙窑釉下彩绘题材广泛,人物、花草、山水、走兽、几何纹理、写意条彩无所不有。或简单勾勒,或色块渲染,或阔笔泼墨,意境精深,栩栩如生。同时将浸釉、荡釉、淋釉等施釉方法相互融合,或垂流,或浸漫,长短粗细无定,恣意潇洒,流动畅利,意趣天成。

文章图片2

白釉红绿彩写意纹壶

模印贴花是唐晚期长沙窑的装饰特色。于胎体未干时将装饰物粘在器物上,施釉、涂彩后入窑烧成。

文章图片3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

此执壶(上图)模印贴花椰枣纹,器型古朴,图案生动,是当时远销西亚各国的热门产品。

1999年,在印尼勿里洞岛外海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震惊世界。船舱里完好保存着67000多件中国唐代瓷器,其中长沙窑器就有56500件。自此,一条以长沙窑为起点,出湘江经洞庭入长江,于扬州集散之后,再至东南亚、中东、乃至非洲的伟大海上航线,展开在世人面前。可以想见当时长沙窑的盛景与影响力。

文章图片4

“黑石号”沉船瓷器出水现场

三、长沙窑的文字装饰

长沙窑除了首创釉下彩和模印贴花之外,还创造性的将文字运用到瓷器装饰上,不仅极大的增加了瓷器的表现力和卖点,也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化生活提供了难能可能的一手资料。

1.诗歌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诗歌不仅仅在文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流传,也深深的沁入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血脉。长沙窑瓷器上的题诗,语言生动,多情爱、故事、游戏、商业等民间题材,不拘格律,绝大多数不曾收录到《全唐诗》中,却给我们带来了千年唐诗的另一番可爱面貌。

文章图片5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 诗文壶

很多人都读过这首“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却不知最早的出处,便是在长沙窑的诗文壶上。诗中描绘的那种相见恨晚,错过姻缘的哀怨,让人动容。同时也会想象这两位痴男怨女相遇时的故事,极具画面感。

文章图片6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此壶上书五言诗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这首“咏春诗”八个“春”字依次排列,顿觉春光盈人。这种类似文字游戏式的诗作,往往为当时的文人所不屑。但正因如此,恰恰看出唐朝诗歌在“乡野”同样也有旺盛的生命力。

文章图片7

青釉褐彩“一别行千里”诗文壶

壶上五言诗为:“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这首怀念诗,遣词造句直白之极,但恰恰是这种质朴的感情,极能打动人心。《全唐诗》中也未收录此诗,还是要感谢长沙窑,能让我们看见如此有情感力量的民间诗歌。

文章图片8

青釉褐彩“去岁无田种”诗文壶

壶上写的是张氲的《醉吟三首》之一:“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全诗洋溢着一种对生活豁达诙谐的态度,同时将一首与“饮酒”有关的诗歌书于壶上,也有些许的“广告”之用。

2.商业

长沙窑相比邢越二窑,商业味道要浓厚很多。唐朝的文人士大夫更加偏爱越窑、邢窑,如茶圣陆羽著名的“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评价,皮日休也在《茶瓯诗》写道:

“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给了邢越二窑极高的赞誉。在这种情况下,长沙窑适时地走起了商业路线,无论是釉下彩的创烧、模印贴花的发明、诗文壶的大量生产,还是远销西亚的“黑石号”,都在说明长沙窑迎合市场需求的手段和在邢越二窑夹击下生存的决心。

也正因如此,长沙窑中还有一部分商业题材的文字装饰,虽然数量不多,却极为珍贵,让我们能一窥千年前盛世大唐繁荣的商业风貌。

文章图片9

青釉褐彩“买人心惆怅”诗文壶

壶上书五言诗一首:“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于买人看。”短短20个字,将买家的犹豫,卖家的急切,促销的手段刻画的惟妙惟肖。相信看到此诗文壶的买家,必然会心一笑,慷慨解囊。

文章图片10

青釉褐彩“人归万里外”诗文壶

壶上书五言诗一首:“人归万里外,新画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帆便逐风。”这首赞颂商人小诗,写的十分巧妙。对客商走南闯北辛劳的描述,以及对其“一帆风顺”的祝愿,很容易打动云集铜官的各地商旅。

长沙窑的文字装饰中,还有一类更直接的商业手段:广告。

文章图片11

青釉褐彩“陈家茶店”执壶

文章图片12

青釉褐彩“陈家美春酒”题记壶

这类瓷器应是为客户定烧,长沙窑是第一个将“店招”书于瓷器上的窑口,可见其商业意识之浓。

文章图片13

青釉褐彩“油瓶伍文”题记壶

长沙窑也是第一个将瓷器售价“明码标价”于器上的窑口。“伍文”的售价,相较于晚唐时标价“千文”的越窑器,可以说极为亲民了。

还有一种题记的形式,将对商品的赞美,直接书于器上。例如在韩国境内出土的“郑家小口,天下第一”,“言满天下无口过”长沙窑题记壶,经考证为目前最早涉足商业广告语的古瓷器。

四、“逆行波浪悭”

唐时描绘长沙窑的诗词,除了杜甫的那首《铜官渚守风》,还有李群玉的《石渚》: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此诗相比杜工部之作,多了些描绘,少了些感怀身世时局的喟叹,却恰能让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当年长沙窑“焰红烟浊”的盛景。

铜官人在当年杜甫登岸的地方,修了一座“守风亭”,以纪念这位诗圣晚年在此间的徘徊。可惜经年累月的蹉跎,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处遗址,供人凭吊喟叹。

文章图片14

“守风亭”遗址

千年前的铜官镇,因一座“长沙窑”,让老怀困顿的杜甫,再生几许豪情。长沙窑不以胎釉粗鄙而自卑,不因文人不喜而自艾,反而以惊人的创造力,开创了彩瓷和文字装饰的先河。更以在当时难得的商业头脑,让长沙窑器行销天下。也使长沙在那个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国南腹,焕发出完全不同于中原大地勃勃生机。

《铜官渚守风》中那句“逆行波浪悭”,不正是长沙窑最好的注解吗?

做人当如“长沙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