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一位传记作者、斯洛文尼亚历史学家皮杰维卡曾经记述了这么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斯大林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封铁托写给斯大林的信。 铁托在信里说:'请不要再派人杀我了,我们已经抓了500个人了,如果你还是派人来杀我,我也会派个人去莫斯科,并且我肯定不会送去第二个。'在皮杰维卡看来,正是由于铁托信中的威胁,导致了后来斯大林的中风,乃至于最后身亡。 当然,皮杰维卡的这种说辞,难免有些牵强与穿凿附会之嫌。但是,铁托与斯大林之间关系不和,乃至于斯大林多次派人暗杀铁托倒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马克思是共产党人的上帝,列宁是共产党人的耶稣 基督,斯大林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任教皇,铁托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马丁 路德'。 众所周知,马丁 路德是教皇的反对者。同属于共产主义阵营,铁托为何与斯大林结下了这难解的仇怨?本期内容就跟大家聊一聊苏联阵营里的叛逆者——铁托。 铁托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传奇到围绕着他的身世,就有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说法。有人说,铁托是一名苏联军人。 有人说铁托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秘密的国际恐怖组织'。还有人说,铁托其实是一名女性的化名。而许多南斯拉夫人相信,其实前后有三个铁托,一个死了之后,由另一个来继承他的称号,继续带领南斯拉夫人战斗。 那么,铁托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 铁托出生于1892年,出生地就是现在的克罗地亚地区。由于那一段历史过于复杂,我们不做过多的赘述,我们只需要简单地理解,铁托出生的那个地儿当年属于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 铁托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而且孩子非常多,因而童年时代的铁托经常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因此,他也没有读过多少书,12岁就从学校辍学了。1913年,铁托进入了奥匈帝国的军营中服役。不久之后,一战爆发,铁托就上了一战的战场。 1915年,在与俄国军队交战的喀尔巴阡山战役之中,铁托身负重伤,成了俄国人的俘虏。被俘之后,铁托被押解到了俄国。本来,沦为战俘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但是,这却恰恰成为了铁托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作为战俘的铁托,在俄国的生存条件是很艰难的。然而,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铁托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会了俄语,并且接触到了列宁的文章。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铁托趁乱逃出了战俘营。在逃亡的路上,铁托还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不久之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一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建立了起来。此后三年,铁托继续留在苏俄,他亲眼见证了乃至于部分参与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与初期建设,因而对此前已经有所接触的共产主义更加坚信了起来。 1920年,离国五年的铁托带着他的妻子踏上了归国的路途。也是在这一年,铁托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 是的,在铁托离开的五年时间里,他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一战之后,奥匈帝国解体了。 然后,继奥匈帝国而起的是一个联合王国。后来,这个王国被称为'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这个名字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出现在了历史上。新的联合王国内部弊政丛生,接受过共产主义教育的铁托无法忍受,因而他积极投入到了工人运动之中。 激烈的抗争让铁托身陷囹圄,出狱之后,铁托被任命为共产国际巴尔干书记处候补委员兼南斯拉夫报告人。 而这个新职位的工作地点,在莫斯科。阔别俄国十五年,铁托重新回到了这个曾经改变他命运的国度。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在俄国的经历,对他的人生亦是一种转折。 第二次来到俄国,苏联正在经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时期。这让铁托在见识伟大的同时,也对莫斯科的阴暗一面刻骨铭心。 后来,他如此回忆到:'当我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我知道许多事情是错误的,我亲眼看见许多个人野心和排挤打击的事情......对我在莫斯科所见的一切从内心感到厌恶'。在后来苏南交恶的过程中,这种厌恶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当时,摆在铁托面前的,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由于南斯拉夫共产党被重组,铁托成为了新的领导班子的组织书记。 1936年,铁托受命回国,领导南共。铁托以雷霆手腕,对南共展开了改革,革除弊政,使南共面貌焕然一新。因而也在南共获得了很高的威望,1940年,南共五大上,铁托被选为南共中央总书记。 在铁托当选的第二年,南斯拉夫遭到了纳粹德国的侵略,南斯拉夫王国的当权者们投降速度比法国还快,投降姿势比法国还彻底。国家危亡之际,是铁托领导之下的南共站了出来,领导南斯拉夫人民展开了反法西斯斗争。 在南斯拉夫抗战的后期,苏联为南斯拉夫提供了一定的帮助。1944年,斯大林决定向南斯拉夫提供1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 在军事上,苏联也为南斯拉夫提供了大量的军用物资。1944年9月,铁托访问苏联,苏南双方签署了军事协议,苏军暂时进驻南斯拉夫。并在同年十月,苏南军队共同行动,一举解放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1945年5月,南斯拉夫全境解放,铁托成为了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领袖。 新的南斯拉夫成立前后,堪称是苏南关系的'蜜月期'。这一段时间,铁托频频出访苏联,并且往往能受到斯大林贵宾般的款待。 1946年6月,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葬礼在莫斯科举行,铁托也到场参加。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铁托被安排在主席台中间的位置,这在所有的外国客人中,是独一份的待遇。 铁托的密友德热拉斯曾经回忆说,斯大林和铁托会晤时,斯大林拥抱着铁托,预言铁托将在欧洲发挥作用。 可能斯大林也没有想到,他的预言竟然真的会成为现实。铁托领导之下的南斯拉夫是欧洲唯一一个凭借独立自主的力量打败了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因而铁托在欧洲地区是享有很高的声望的。 二战之后,铁托又致力于与东欧国家发展良好的外交关系,因而常常对东欧邻国进行访问。在许多国家,比如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铁托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热烈的欢迎。 就如斯大林所说的那样,铁托正在欧洲发挥他的作用。然而,这却不是斯大林愿意看到的情况。众所周知,二战以后,世界随即陷入冷战之中,美国对苏联搞遏制战略。苏联为了对付美国的进攻,希望能够加强自己在东欧国家的控制力。 通过各种手段,苏联控制了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等领域。在那个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还没有哪个国家对苏联说过'不'。 但是,就在众人三缄其口、明哲保身的时候,曾与斯大林亲密相拥的铁托不干了。他要求苏联尊重各国主权,并且宣称:'我们要走一条多中心的共产主义道路'。铁托的'叛逆'很快就惹恼了斯大林。 俗话常说:'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惹恼斯大林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后果显然是非常严重的。 1948年,苏联召开会议做出决议,认为铁托正在'执行的是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苏联和联共(布)不友好的政策,试图把南斯拉夫人民逐渐引向资本主义'。此后,一顶顶大帽子就扣到了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头上,比如:'帝国主义先锋队'、'特务组织'、'法西斯—盖世太保集团'等等。铁托本人也被指责成'侏儒'、'华尔街的行吟诗人'等等。 此外,斯大林还做出了军事部署,准备对南斯拉夫动武。1951年7月,铁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公开对苏联的武力威胁进行了回应,他说:'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决心再次用鲜血来浸透它,而它将仍然属于我们。 南斯拉夫决不会被征服,除非她的各族人民都已战死在疆场上。'在铁托的部署下,二十万南斯拉夫军队集结边境,准备随时同苏联进行一场血战。 不过,最后两国终究是没有爆发这场血战。斯大林眼见军事进攻无用,于是指挥亲信开始秘密执行对铁托的暗杀。据说,斯大林前后一共派人暗杀过铁托22次,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改变了斯大林的内外政策,亲自访问南斯拉夫,与铁托握手言和,苏南关系才终于得以缓和。 1980年5月,铁托去世了。在他的葬礼上,出现了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31位总统、4位国王、6个亲王、22个首相、11个议长、100多个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团。 从这些五花八门的称呼来看,到场吊唁者来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意识形态对立严重的冷战时期,能够集结如此之多的不同意识形态下的领导人参加的葬礼,可以称得上是独一份了。 这主要是因为,南斯拉夫在与苏联交恶之后,铁托一面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利用西方援助进行国内建设。另一方面,铁托还发起了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不结盟运动',成为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因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回顾铁托的一生,他从从纳粹手里恢复了国家的独立、在斯大林面前保持了主权的完整、在东西双方的夹壁之中,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正是在铁托的带领下,南斯拉夫这么一个多民族国家,实现了真正的团结与发展。 有位南斯拉夫的著名作者如此描述过铁托:'我们的历史事实上是一部不断被人征服的历史,是我们的人民多少世纪来遭受欺凌的历史;它必然要产生,也产生了一个把我们的进步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来改变我们历史的进程和面貌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铁托'。 2013年,铁托的遗孀约万卡去世,彼时铁托建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早已经解体多年,而人民依旧自发前往吊唁约万卡,这不仅是在纪念'南斯拉夫最后一个鲜活的象征',也是铁托其人虽死、其名不坠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