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东汉嵩山三阙》

 秋气不惊堂内燕 2022-05-06 发布于甘肃
来自话题
#钟爱国粹
6936篇

各位老师、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随着我国疫情的减弱咱们的生活慢慢正常了,这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时刻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纯书群一千多位书友及家人,无一感染。咱们携手同心,用文化的力量,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咱们携起手来,一起坚持到最后。今晚,咱们继续分享古帖,大家一起学习。


阙,为古代宫室、陵墓、庙观门前的特殊建筑,常呈对称形式分立于行道两旁,中间阙然,故名。今晚咱们来分享东汉嵩山三阙,分别为少室石阙和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合称嵩山三阙,均为石筑,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鉴于东汉三阙的重要性和目前中国石质文物保护面临的新压力,专家建议对东汉三阙实行封闭管理,待文物监测、恒温保护等技术手段完备时再对外开放。随意的强光拍照、抚摸,盲目的打拓片,甚至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对石质文物造成损害。2011年8月,东汉三阙已启动了保护工程建设,处于保护状态,不向游人开放。


汉阙按建筑用途分为四级:第一级为都城门阙,此类门阙早已无存;第二级是宫殿、衙署和贵族住宅的门阙,现也无存;第三级是祠庙的庙阙,仅存嵩山脚下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第四级是各种墓道石阙,这是目前存有量最多的汉代石阙。其中宫阙与陵阙最能反映出拥有者的地位和尊卑等级。汉代定制:一般官僚可以用一对单阙;太守及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可以用一正阙和一子阙组成的二出阙;三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由一正阙和二子阙组成的三出阙。在汉代,用阙制度以法律固定下来,僭越会招来杀身之祸。


汉阙从形制上分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两种,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重檐尊于单檐,子母阙尊于单阙。从结构又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仿木构型阙以【高颐阙】为代表,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 4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刻楼面也有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拱,屋顶雕椽及瓦饰,都很真实。这种阙虽是石造,却可视为可供登临瞭望的大型木构阙的模型。


《少室石阙铭》篆书,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造,在河南登封县西少室山之东麓。为著名的'嵩山三阙'之一,石阙高约四米,宽二米,厚七十厘米。汉代篆书刻石极少,'袁安'、'袁敞'碑出土以前,'少室石阙'很为学界推重,此刻石笔致圆转,朴茂沉厚,康有为说:'茂密浑劲、莫如'少室'、'开母',汉人篆碑,只存二种,可谓稀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王澍跋:'石甚粗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则虽未工而字殊朴茂。'


河南登封县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为少室阿姨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形制与太室阙相仿。《少室石阙铭》刻于西阙南面,为篆书,存字二十行,行存四字。西阙北面上部有双勾阴文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六字。东阙北面另有隶书题名四行,无年月.阙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阙满刻艺术价值甚高之汉画像,因年深日久,剥蚀较重,尚可看出有赛马、踢球、射猎、斗鸡、角力及与兽相逐等图案。《少室石阙铭》的篆书宽博朴厚,气象恢宏,有大家之风。清王澍评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庙、明堂,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虚舟题跋》


释文:

於菆林芷绵日月而三月三日郡阳城县兴治神道君丞零陵泉陵薛政五官掾阴林户曹史夏效监庙掾辛述长西河圜阳冯宝丞汉阳冀秘俊廷掾赵穆户曹史张诗将作掾严寿庙佐向猛赵始


西汉篆书,已与秦时方正、整饬、严谨的小篆风貌有了区别。体势上已具备了“方圆不悖、腾挪随势、增删就形、屈伸有致”的特点;在用笔上,隶书的影响凸显,使篆书行笔节奏的跳跃性与起收的多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有这些,给汉代刻石篆书注入生机,形成了一个繁花似锦、多姿多彩的艺术百花园。它对于秦始皇刻石的小篆,在书法艺术上无疑是一次具有得要意义的突破和解放,而且对后世篆书、篆刻的成就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书法艺术看,由隶意的渗入带来一系列变化:其一,笔势的曲而趋直,转而趋折,连而趋断; 其二,字势由一般的纵长变为方整而长短、大小不拘,以致交错为用,这样的变化,实际上从秦诏版一类作品就已萌芽; 其三,字内空间分布从以上密下疏为主变为茂密协调而又富于变化; 其四,根据作品载体形制与整体布局的需要,章法式样由整齐划一变为多样而统一,并十分强调装饰性;其五,在朴茂伟丽的整体审美趋向下作品风格的多元化。


少室阙保存较为完整,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东西二阙。两阙结构相同,为二重子母阙,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东阙通高3.37米,西阙通高3.75米,间距7.60米,东阙阙顶残缺。阙身石块上分别浮雕狐逐兔、赛马、蹴鞠、兽斗、斗鸡、马戏、玄鸟生商、四灵图、羽人图、双龙穿壁图、车马出行、双兽争食、羊头、辟邪柏、铺首衔环以及山水等图案70余幅。西阙用石10层,东阙用石8层,且西阙第四层和第九层石块厚度和雕刻图案完全相同,这种形制和排列在太室、启母二阙中是没有的。


在少室阙的西阙北面上部,刻有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由此可知,这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在西阙的南面刻有篆书铭文。训象图画面为象奴手执带钩长杆驯象。嵩山汉三阙画像并无“榜题”,判断主题完全依据画面内容设定。进谒图高37厘米、宽53厘米。刻四人,皆戴进贤冠,身着长衣,左一人面右,右三人面左,持牍状。射鹿图高38厘米,宽107厘米,二猎者一前一后,骑马奔驰,追逐一鹿,前者回首发矢,后者引弓欲射。



少室阙的画像及装饰图案是研究古代雕刻、美术史的珍贵资料,铭文更是早为历代金石学家所珍重。另外,汉以前的建筑,既无实物存在,记载又多简略,想弄清它的形象、结构是很困难的。作为祠庙前的神道阙,在阙上不仅雕有奇禽异兽、人物故事,而且还雕刻出建筑的框架结构及各个构件的外形,这就为研究汉代建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


《嵩山太室石阙铭》立于汉元初五年(118年)。此石阙现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岳庙前。字体宽和周正,古朴渊雅,隶法遒劲雄浑,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应推此为篆书科律。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误矣。乾隆甲寅三月精拓本。纵:30cm,横:11.8cm。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上为吴昌硕临少室石阙


《太室石阙铭》也称《嵩山泰室石阙铭》、《中岳泰室石阙铭》。分东西两阙。高七尺许。在河南登封中岳庙前,西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铭高一尺三寸,广四尺六寸五分”。东汉元初五年(118)四月刻。隷书。存二十八行,行九字,第三行十字。额阳文篆书“中岳泰室阳城□□□”九字。东阙,东汉延光四年(125)三月刻。隷书。约四十六行,行十二字。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搨本。


从作品产生的时代来看,汉字书法史正逐步完成着由秦篆向汉隷演变的“隷变”过程,汉隷也逐步进入成熟期。出现于这场演变尾声之时的《太室石阙铭》,可以说是这场演变史上一个不可缺的注脚。从此碑中的隷书字体看,其结体等已很显然地带上了成熟期隷书的某些共同特徵: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结体大多扁长、稳重、敦厚。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一行之中经常出现顺乎自然的长形结构字,使得整幅作品有纵行而横列不拘,同时,结体也极尽疏密、斜正、开合之趣。没有成爲排列如算子的隷书“馆阁体”。这点对处于某种书体演的开始成熟期的书家来说,是尤爲可贵的。因爲这时的创作者常:爲了急于尽快掌握一种新的书写形式,却落入另一种“千人一面”的巢穴。


《太室石阙铭》字体宽和周正,古朴渊雅,隶法遒劲雄浑;《少室石阙铭》篆书宽博浑朴,有汪洋之致;《开母庙石阙铭》书风与《少室石阙铭》近似,惟字体稍小,体势方古。《少室石阙铭》与《开母庙石阙铭》并为汉篆刻石上品。康有为曾云:'茂密浑劲,莫如《少室》、《开母》,汉人篆碑,只存二种,可谓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著录。


《太室石阙铭》另一重要特色,体现在其用笔之中:与严谨的隷书结体相对应,碑版中笔画不似大多数隷书的写法,很少能看到蚕头燕尾之势,相反,却带有明显的篆书笔意,圆润、劲挺、含蓄。可见秦隷(或小篆)笔意的影响在当时尙没有完全摆脱;也同时说明创作者的创作意识还是非常独特的。他并没有被当时书坛流行的隷书那种“蚕头燕尾”笔意所笼罩,而试图把传统的篆书笔意和当时较爲典型的隷书结体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碑版反映出来的实际效果看,这种结合也是基本成功的。


再者,从此碑中捺笔皆作双鈎来看,从已斑驳模糊的残碑中,我们仍然可以依稀辨别出作者独辟蹊径地运用了汉碑中独一无二的双鈎“波法”––两条边廓线分叉的捺笔。 尝试是可贵的,探索者更是可敬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说话,这“汉碑所仅见者”只是一种画蛇添足式的笔画,因此它并没有像“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笔法那样世代流传下来,这也许是历史留给作品的一份遗憾吧。 


太室石阙位于嵩山太室山中岳庙内,为中岳庙的神道阙,分东西两阙。铭文刻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正文隶书27行,行9字,第3行10字。碑额篆书。少室石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少室山之东麓,是少室少姨庙前的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刻。其南面刻有篆书铭文,存22行,行4字。碑额篆书。开母庙石阙又名启母庙石阙,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此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城北万岁峰下,是启母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刻。篆书32行,无额。'嵩山三阙'的铭文表达了对山神的崇拜。



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太室阙与中岳庙结合的位置、造阙的形式、画像内容与营造技术反映了汉代礼制建筑的初创制度。阙与神庙基址关系的形成,汉三阙为中国唯一的现存例证。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共砌成八层,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出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泰室阳城口口口”九个大字,分为三行,字体为篆书。题额下面刻有铭文,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吕常等人建阙的缘由。


第三、四两行为十字外,其余各行为九字,字体为八分隶书。铭文下层有字三十余行,字体有篆有隶,但有部分字体又似隶体。总的来说,笔画已“变圆为方,削繁成简”,运笔中保留有明显的篆书意味,这可能是汉代篆隶参半的一种书法。阙身四面用平雕的方法刻出了人物、车骑出行、马戏、舞剑以及动物等画像五十余幅,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势深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创作上的辉煌成就,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场面,为今天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实物材料。

汉代的升仙思想不仅在实物中,在诗歌中均体现的淋漓尽致。歌中的天门洞开,神灵已经允许了汉武帝的请求,让他得以上升天空,成为神仙。


汉画与诗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画是视觉艺术,诗当是听觉艺术。画以图像为表现手法,是“空间的艺术”,诗以语言为载体,则是“时间的艺术”。泰室阙可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祠庙阙,是现存地面上最久远,最高等级的汉代礼制建筑遗存,而阙体上的图像内涵丰富、庞大,其无论是作为祭祀嵩山之祠庙一部分,还是图像的内涵,无一不是汉代升仙思想的体现。这种空间的艺术必须和汉乐府中无处不在的升仙诗歌紧密联系,体味遥远汉代另一种意涵相同的时间艺术。


汉墓是私密的,墓主人祈求进入另一个“自我”的隐秘空间,灵魂不朽,升仙永恒。汉阙却是公开的,尤其是祠庙阙,其作为“人间”与“仙界”的分界线,位置显赫,祭祀者可以时常仰望心中的仙界,进而引导进入升仙之路,跨过阙门,通过神道,跨进祠庙,与天地对话,与山川神交,与万物交流,天人合一,统治者既“神格”化了自己,又满足了内心无比渴求的不死升仙。


泰室阙,每每在狭窄困顿的民国保护房里仰望时,内心无比激动,不仅因为其价值之大,更为其深刻的内涵所折服。泰室之名,该有交代:因泰从太,故不知何时,已无泰室,唯存太室。只因铭文使然,通篇仍唤泰室,又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世界遗产名录,以及人尽皆知的材料均曰“太室”,故从之。唐人有诗《游嵩山》曰: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不知道仙界今夕何夕,太室阙依然如故。不知道明日何日,余下次再访太室时,青春少年是否依旧?不死永恒,升仙不老,看起来存在于平凡如我的心中,虽然知道不能自欺欺人,却又如何不对未来抱有无比美好的憧憬和期盼呢。


《嵩山开母庙石阙铭》东汉延光三年(123年)刻,阙以石条垒成。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开母庙遗址。“开母”原名“启母”避汉景帝名讳而改,启为夏禹子,铭记夏禹治水事迹。是《嵩山三阙》之一。铭文分成二段,《金石萃编》载:每段均高一尺八寸五分,宽八尺九寸五分。字凡共二十行,满行十二字,下段题名十行,满行七字。《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书法古朴,是汉代篆书的名迹。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


此阙石质粗劣,历时久远,故缺损亦多,《校碑随笔》以“玄”字右下角未损者,为明代拓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行世。清冯之鹏评此铭:“汉碑皆隶书,其篆书者绝少。此与《少室铭》实一时一手所作。篆法方圆茂满,虽极剥落,而神气自在。其笔势有肥瘦,亦有顿挫,与汉缪篆相似。”


铭文记述鲧和大禹治水事迹。篆书与《少室石阙铭》近似,惟字体稍小,体势方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茂密浑劲,莫如《少室》、《开母》,汉人篆碑,只存二种,可谓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万岁峰下。


《嵩山开母庙石阙铭》为小篆,字体呈方形,用笔圆转,线条厚重饱满,章法上整齐严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都很小,排列紧密,但笔画多与笔画少的字互相穿插,并不显得密不透风,整体上具有一种生拙古朴的艺术美。


开母阙右阙上第五、六层条石上刻篆书铭文二十四行,行十二字(每层六字)。铭文前(下层)另刻题名十二行,行七字,铭文记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阙下部还刻有汉熹平四年(175)《请雨铭》隶书十七行,行五字,记载汉中郞将堂溪典来嵩高庙求雨之事。十行“赵穆”之“穆”字“白”部赏存(注:“穆”为异体写法,“禾”旁写在右侧,晚期拓本模糊不清)。三十五行“万祺”二字笔划 尚清晰(晚期拓漫漶不清)。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块上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蛟龙穿环、犬逐兔、果下马、蹴鞠、鹤叨鱼、虎扑鹿、孔甲畜龙等画像70余幅。


启母阙上表面雕刻了很多画像,比较为人称道的是一幅蹴鞠图:两汉时期,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多山,冶铁业发达,锋利的刀、钻、凿、锤等铁制工具的使用,为雕刻汉阙画像提供了技术条件。“蹴鞠”或者“蹋鞠”就类似现代的踢足球,“蹴”就是踢,“鞠”就是球,这项运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到了汉代更加普遍。古代的“鞠”使用熟皮子作壳,里面填塞羊毛,所有,又把它叫做“毛丸”。至于球里用胆充气的方法在唐代才开始发明,叫做“气球”。启母阙画像石里,一个头挽高髻的女子,舞袖轻抛,一足跃起,正是蹴鞠动作的瞬间,趣味非常。



传说大禹的家就在嵩山,那时的人们还住在窑洞或者天然的石洞里,大禹受部落联盟主舜帝的命令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主。后来,大禹破坏部落联盟主推选制度,让儿子启继任盟主,建立起夏朝。由于家又称作“屋”或者“室”,所以嵩山的两座山峰,东边较高的一座为大禹妻子涂山氏住过的,所以叫太室山,西边的一座为大禹妃子住过的,所以叫少室山。


大禹妻子涂山氏是夏朝第一个王(启)的母亲,传说启母涂山氏曾经在此等丈夫归来,最后变成一座石头,所以太室山下一块巨石叫“启母石”。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曾一度改名为开母庙。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现存的启母阙。开母庙石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原名“启母庙”,为避汉景帝讳而改名“开母庙”。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其篆书,较少室阙铭更为严谨,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


开母庙本名启母庙,据说建于汉武帝时,武帝为避其父景帝讳,故改名开母庙。开母庙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无额。铭文篆书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开母庙石阙铭》下方,另有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将堂溪典《嵩山请雨铭》,隶书,十七行,行五字,字多剥蚀。阙身有汉画像,与铭文书法交相辉映。


汉三阙是汉代建筑的重要遗产,距今已有1870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汉代文化,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三阙共有200余幅画像,太室阙占60余幅,这些画像涉及汉代宗教、神话、生活等多方面。画像“古拙”到极致,它像儿童画那样天真无邪,稚气中透着可爱。在经历了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漫长历史岁月之后,汉三阙依然完美,古朴、素雅,不矫揉造作,浑然天成。画像石使后人很容易捕捉到汉代生活场景,从古朴的画面上让读者有一种原始的回归,使人忘却了现代文明的所有。


它们是汉代百姓生活的见证者,那些各种各样美奂绝伦的图案,让人为之惊叹!这些图案有人物、车骑出行、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斗鸡、犬逐兔、蟾蜍,甚至还有象征着财富与日俱增的铺首衔环图。这些图案向一代代后人诉说着汉代人民关于生活、风俗、崇拜、图腾的每一个具象的文化生活。每一个图案模糊但又清晰,亦真亦幻,让人不禁在真实的图像和由此而幻化出的汉代百姓真实的生活间游离:在一条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于耳的中岳古街道上,人们身着汉服,百姓沿街挑选商品,达官贵人或骑马拉弓狩猎,或乘坐马车穿梭于市井之间,还有的在街头观看马戏和杂技表演。这条街道的繁华也许正是汉代大多数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周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一起学习。周末愉快。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汇总

发布于 2020-04-03
来自作品集书法讲座及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