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10班宗豪翱//美文三篇

 胡艳杰 2022-05-06 发布于河南

昭君怨

    狂风中,一株杨柳随风飘摇;高楼中,孤独的她望向天涯,望向合殿,望向故乡。

    华丽的马车,珍贵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掩盖不住那一声声的悲泣,掩盖不住那一行行的泪珠。

    红妆延伸向远方的金微山,这里分隔了汉宫和胡庭,分隔了繁华和荒凉,分隔了温情和冷寂。

    这繁华的洛阳,渐渐遗忘了明妃之美丽容颜,遗忘了远嫁之人的眼泪。汉庭中的君王不再恼怒,早已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去交河探问的使者也逐日减少。

    天穹是完美落下的帷幕,春风也为之惋惜;天地间,只剩下月亮恬静的脸,无声地注视着这一切。

    然而,那些千百年来歌颂着大地与丰收的黎民百姓却没有遗忘她,文人墨客没有遗忘她,将她的故事代代相传。她的血泪浸染在文人墨客的纸张上,诉说着薄命佳人的怨恨。

    夜深,风起,石走,声叹。深秋中那汉宫花草的眼泪是在思念那远逝的佳人吗?还是在哀叹帝王的无情呢?

     那一天,有人在漫天黄沙中看见一位孤独的人在追逐那南飞的孤雁。

寻梅

     一袭布衣,一骑蹇驴,我独自在这静谧的冬夜中寻觅。盈盈月光,灼灼红梅,徐徐微风,将我编织在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花园中。

     它有着独立风雪的倔强,有着不屑争艳的孤傲。文人墨客青睐它,高洁之士歌颂它,所以,至今它依然傲立在历史的风雪之中。

     我羡慕范晔可以收到远方朋友的问候,而这混浊的世间又有几人识我、懂我?

     世人皆传诵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浪漫,却遗忘了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和洒脱。

     如水的月光流入窗内,那高洁的梅花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穿衣入户,剪下一枝梅花放在玉壶中,却没有收到来自洛阳亲友的问候。

    花开之后便是花落。夜未央,人未眠。苦吟一首诗歌,让梅花继续盛开在纸笔之上。

思乡

    慢慢展开的画扇,慢慢呈现的画卷。

     流水、秋日、落叶。引动了潜伏在喧嚣、隐藏在漂泊中的乡愁。

     一轮残月映在画扇上,浸染了那一幅画卷,染红了天际,染红了河溪,染红了河流旁那一株株红豆。那顺流而流的鱼,是否还记得当年浣纱的西施?

     风起,林动,叶落。那落叶之下的人说的是吴侬软语吗?他会记得那个宦游的蔡天启吗?怀中的瓮里放佛盛满了游子的乡愁,盛满了游子的思乡泪。

     缕缕的炊烟书写着江南的宁静与美好。那沉重的钟声,深邃的木鱼声,低沉的梵唱声,句句在呼唤游子的归来。

     有一种断肠叫“江南”,有一种忧愁叫乡愁。

     扇合,眼闭,梦入芙蓉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