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提纲拟写//中国邮政“跨界”

 胡艳杰 2022-05-06 发布于河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咖啡这条火热的赛道上迎来了一支“国家队”。这次入局的,是快递龙头企业——中国邮政。据悉,“邮局咖啡”正式在厦门落地。该咖啡店由原有的国贸邮政支局升级改造而成,除提供邮政服务之外,还可叠加提供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邮局咖啡的店员既要负责邮政和代缴费业务,又要兼任咖啡师、服务员。咖啡、甜点价位在2040元之间,比星巴克便宜许多。门店能提供到店自取和送货到家两种服务。实际上,这已不是中国邮政第一次“跨界”经营。此前,中国邮政还开了奶茶店、药店。有网友评论:“中国邮政业务也太广泛了!”“邮政网点太多了,一铺开那就是全国第一。”
上述材料能给你怎样的联想或启示?请围绕“跨界”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讲述故事或表达思考。


一、审题方法:
概括中心(对象+事件+结果);
提炼道理(根据关键词,透过现象看本质);
揣摩材料中蕴含的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并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注意:审题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思维走向更深处。
比如:中国邮政为什么要跨界?跨界后怎样?不跨界又怎样?
我们可以试着去分析,中国邮政是最早出现的快递企业,如今放眼全国,有顺丰、京东、圆通、百世等等快递公司多如牛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邮政想要发展,谈何容易?这就是中国邮政跨界的原因。
如何跨界呢?材料中有,“除提供邮政服务之外,还可叠加提供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邮局咖啡的店员既要负责邮政和代缴费业务,又要兼任咖啡师、服务员。咖啡、甜点价位在2040元之间,比星巴克便宜许多。门店能提供到店自取和送货到家两种服务。”这些内容是具体措施。跨界体现了一种创新。在当今社会,应顺应潮流去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固步自封。企业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跨界的好处:有网友评论:“中国邮政业务也太广泛了!”“邮政网点太多了,一铺开那就是全国第一。”


二、提纲汇总
找出以下提纲中的问题?或是说说提纲好在哪里?
1.标题:跨界限,促发展
跨界,意为敢于创新。
跨界,促进经济交流。
跨界,利于文化融合。
2. 标题:跨界挑战探索未知
跨界学习,发现新的天地。
跨界经营,不断挑战未知。
跨界交流,拒绝故步自封。
3. 标题:跨界因创新而精彩
跨界由创新而产生。
跨界因创新而精彩。
跨界因创新而广泛。
跨界应由吾辈青年发扬。
4. 标题:学会“跨界,实现价值
“跨界”要做好本职工作。
“跨界”要有创新意识。
“跨界”要有长远的目光。
5. 标题:跨界至上完美的方针
跨界,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跨界,是九天揽月的壮志。
跨界,是打破桎梏的钥匙。
6. 标题:弃走单路之念,执多元发展之法
多元发展,可以拓宽身视野。
多元发展,可以挖掘自身潜能。
多元发展,有利于国家进步。
7. 标题:打破传统跨界创新
打破传统,跨即创新,有利于创造新生活力。
打破传统,跨界创新,有利于社会进步。
打破传统,跨界创新,有利于时代发展。
8.标题:跨界成就多彩人生
跨界不是单纯地涉足一些不同的领域。
跨界既是对自身的考验,也同样是一个机遇。
跨界能够成就我们的多彩人生,丰富我们的生活。
9.标题:跨界发展提高能力
跨界发展,方便民众生活。      
跨界发展,改善社会环境。     
跨界发展,谋利更多。
10.题目:创新之举,岂为“跨界
创新之举,让企业发展更兴日旺。      
创新之举,让国家发展更富强
11.题目:跨界发展
何为跨界?    
为何要跨界?        
如何学会跨界发展?
12.标题:跨界创新,提自我
跨界创新,塑适更好的自我。 
跨界创新,追求不一样的自我。
跨界创新,成就真正的自我
13.标题:跨界创新超越自我
跨界是一种勇气,一种自信。
跨界是一种敢抢新完善自我的精神。
跨越界限才能超越自我。
14.标题:在跨界中发展创新
在跨界中发展创新,要有坚实的基础。
在跨界中创新,要有长远的目光。
在跨界中创新,要有敏捷的思维。
15. 标题:跨界发展,创新共赢
①跨界发展,需切实创新。  ②跨界发展,需智慧勇气。
③跨界发展,需便捷利民。  ④跨界发展,是时之所向。
16. 标题:此跨界非彼跨界
跨界,就是创新发展。  
跨界,就是砥砺前行。  
跨界,就是奋勇向前。
17. 标题:跨界一发展的新方法
"跨界”是创新的代名词。  
“跨界”能够促进发展。  
“跨界”需要敢于尝试。
18. 标题:跨界带动创新
“跨界”提供创新方式,促进发展改革。
“跨界“有利于我们转变思维方式,打破固有观念。
学会“跨界“是一种日我革新的方式。
19. 标题:创新服务,“跨界"经营
“跨界"经营,需要有创新的意识。
“跨界"经营,需要有创新的勇气。
“跨界"经营,需要提高创新能力。
20.标题:“跨界”让上人生更加充实
敢于“跨界",超越自我,展现自身魅力
善于“跨界",散发属于自己独特的无芒
乐于“跨界”,成就精彩人生。
20. 标题:“跨界”需勇气,智慧价高
合理“跨界”,是一种创新。  
过度“跨界”,是一种侵越。
适当“跨界”,是一种智慧。
21.标题:积极“跨界”经营,实现创新发展
首先,创新是个人发展的敏铺路石。 
其次,创新是个人发展的新鲜血液。 
最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标题:继创新绝学向末知挑战
敢于创新,助力国家繁荣昌盛。
敢于创新,助力企业引领潮流。
敢于创新,助力个人突破自我。
23.标题:跨界即创新
跨界,是一种对新鲜的尝试。  
跨界,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跨界,是一种对创新的诠释。
24. 标题:跨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
跨界,是创新的一种形式。 
跨界,是多元文化碰撞的成果。
跨界,是提高自身的不二法门。


三、概念阐释示例
1.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竞争激烈。那么,又怎样在时代激流中立稳脚跟呢?我认为,合理“跨界”,方能收获双倍成功。
所谓“跨界”,是在不同的领域范围内进行的,而不是表面上的跨越国界。合理“跨界”,不是盲目的,不合情理的,而是带着智慧的眼睛、理性的心态去选择合适的领域去涉及、跨越。就像材料中所说的,中国邮政合理地选择了咖啡领域与邮政服务相结合。看似容易,但这绝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而是在结合自身情况,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所以,合理跨界是多元化发展,更是一种创新。(王天慧《合理“跨界”,收获双倍成功》)
2.   跨界,就是跨出界限,打破原有的界限。相较于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展,跨界发展显然更胜一筹。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会固步自封,只有走出去创新才能见到广阔的天地。(付俊峰《跨界,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3.   中国邮政“跨界”卖咖啡、奶茶的这种“跨界”行为引人深思。何谓“跨界”?“跨”就是越过,“界”,就是界限。“跨界”不是去触犯规则法律,而是改变原有的路线、模式,去奔赴另一种崭新的道路。(高珂颖《勇于“跨界”,迈向成功》)


四、素材链接(网络资料整理)
1.主题解读
创新,就是走前人未走的道路,干前人未干的事业。比如,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授之以,又要授之以,更加要导之以。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2.相关素材
名言警句
1.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
2.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4.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5.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海尔集团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8.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
9.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名人故事
【齐白石】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这一发现却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于是他最终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从此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后来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孔子】
2500多年前,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创私学,兴修教育,打破了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的局面。他所提倡和切身践履的有教无类、终身教育、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在当时领社会风气之先。在今天也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新之举。
【商鞅】
战国时期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袁隆平】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