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对工作的重视和落实,不是看开会的数量,而是看会议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每人都要思考,每人都要发言分享,每次都可以学习观摩他人做法,这才是有意义的互动式会议。如何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次会议都有收获? 给大家介绍三种互动式会议形式,针对不同的主题,可以进行变式使用。 01 团队共创法,快速达成共识 团队共创法是一种能够让团队成员快速达成共识的一种培训技术。通过激发大家的创意,形成可行的、创新的决策和计划,促进大家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共创共赢的目的。 【案例】看见优秀的样子——给优秀教师画像 以我校为例,校教务处组织部分中层和全校科级组组长,先自行观看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冠军录像,再集中采用团队共创法进行研讨,优秀教师是怎样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应该如何去培养一名优秀教师? 团队共创法的五大实施步骤: 1.聚焦主题,全员参与
2.头脑风暴,收集想法 本次研讨三个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收集大家对广东省青年教师能力大赛冠军进行画像,你喜欢的冠军有什么特点?优秀教师有何特质?优秀教师的职场学习有何路径?用便签纸,每小张写一个想法,小组想法数量达到20~40个。头脑风暴的原则如下:
3.分类排列,提取关键词 在一张大白纸上,将不同的想法进行归类排列,一般分为3~7列。比如,有的小组用“五个有”来剖析冠军:有经验、有理论、有故事、有情怀、有激情。 4.交流分享,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将本组研讨结果进行公开展示,不同的小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对于优秀教师的形象,有的组是从形象表达、激情态度、逻辑思维、视野境界、方法经验等角度,有的则是从经验、思想、格局、系统等角度进行概括。 5.分享感悟,期待行动 主持人总结阶段,可以询问在座人员:参与本次活动,你什么感悟?你今后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中会有什么行动?培训会议转化为下一步的行动,才能体现会议的意义和价值。 ![]() 02 群策群力,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群策群力(Work Out)因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而知名。当时的CEO是杰克·韦尔奇,他为了让GE公司有些业务部门达到行业数一数二,经常组织人员进行跨部门沟通,围绕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全员参与,共商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共同成长。后来这种培训方式在企业中广为流传。 【案例】如何能够促进老师们学习教育理论? 群策群力的操作流程如下: 1.聚焦问题:清晰问题,明确背景 比如,青年教师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论文写作等都需要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可以这样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向理论靠拢的过程。可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大家又不愿意学理论,如何能够促进老师们学习理论呢? 2.障碍分析:分析原因,找到障碍 老师们不愿意学习理论的原因是什么?给5分钟时间,请每个小组成员至少列出5条原因。每个小组找出5条同类项,写在墙上的大白纸上。最后票选产生3大障碍,争取在这个学期解决。 3.厘清目标:明确目标,瞄准靶心 主持人可以启发大家:这3大障碍是否具体?根据3大障碍一起制定出一个符合SMART目标。 4.共商方案:头脑风暴,筛选办法 此部分是群策群力中最关键的部分。要根据目标提出建议,选择可行的操作性计划,并在现场做出决策。主持人可以启发:假如本学期末,很多老师都开始自觉地学习理论,你觉得是因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每个人至少写出5条建议,每个小组再汇集大家的建议。从各小组的建议,汇集10条,让大家票选一个学期可以见效的3条做法。现场找人认领3个做法,制定行动计划。 5.行动建议:小组汇报,直面挑战 3个小组负责人领取任务,各组组员重新选择参加一个小组,一起商讨如何落实做法,达成目标。小组长代表汇报做法,其他人提出建议和意见,完善行动计划。 结束的时候,请成员谈谈本次群策群力活动的感受。 最后,学校负责人可以指定部门落实行动计划。“会必有议,议而有识,识而有果”,这正是我们会议的追求。 ![]() 03 世界咖啡法,激发丰富创意 1995年,一次来自7国的企业经营者与研究者研讨会正在持续进行。因为下雨,朱安妮塔和她的伙伴们改在客厅举行。有咖啡有美食,大家分组坐在一起,一边在纸上画图一边讨论。 有人提议,到隔壁组“串门”聊聊,竟然发现可以融合更多人的想法。这种“世界咖啡”,安全、友好、平等的会谈氛围得到大家的认同,想法得到更多的流动交流,集体智慧油然而生。“世界咖啡”这种会谈形式逐渐流行开来。 “世界咖啡”跟前面讲到的团队共创法最大的不同就是“串门”,不同人群的智慧能够流动起来。 【案例】如何解决启智部一男生“裸奔”问题? 1.设定情境,营造氛围 邀请好人员,进行分组,一般4~6人一个小组。可以适当布置得温馨,准备点茶水、咖啡,选一些轻松音乐。确定好组长和计时员,准备大白纸。 主持人介绍“世界咖啡”的目的和流程要求,还有讨论规则。
热身问题: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小组都有人回答,主持人小结“旅行可以放松自己,开拓眼界,看到不同的人和风景”。引导大家接下来在自己小组讨论之后,还会像旅行者一样,第1组成员去第2、3组“采蜜”。各个组的组长和计时员不变,向新的组员介绍本组的观点,请大家补充,提意见。 2.设置问题,集中探讨 好的问题能够激发人的思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针对多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主持人介绍问题的背景,启智部的这个自闭症男生在校园内多次不穿裤子游走,可以向小组成员提出能够促进思考的问题:
每个小组组长组织本组人讨论,每人写出自己的方法,大家归纳提炼解决办法,写在大白纸上面。 3.旅行采“蜜”,异花授粉 第一轮结束的时候,请组长和记录员留下来,向后来加入的组员介绍本组研讨的做法。其他人做“小蜜蜂”,“飞”到别的小组贡献智慧,也是获取智慧。时间允许,可以转动2~3轮。 4.总结汇谈,集体分享 “小蜜蜂”们回归本组,组长请各位成员分享收集回来的想法和智慧,请大家思考我们的观点有哪些连接,看到了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补充本组的观点。主持人邀请各组派代表报告本组的成果。 请各小组将自己的大白纸作品贴到墙上,布满图画、文字的作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大家相互参观,交流各自体会。 |
|
来自: 大奔h1wmjlcm1r > 《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