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颜才女多薄命:24岁北大姑娘患绝症,白天强颜欢笑晚上捂被痛哭

 阿年282 2022-05-06 发布于河南省

我们说上天经常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使他过早去世。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案例,许多杰出的人都早早的去世了,我们今天提到的北大才女也是如此。

她出身贫寒但是却文采出众,翻译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外著作。在她短暂的一生当中完成了许多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量,并且写下了轰动了整个文坛的《卖米》。这样优秀的才女,却因为身患白血病而过早去世,不禁让人感叹红颜薄命。

我们说的这位北大才女张培祥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笔名为“飞花”的著名网络小说家。

出身贫寒的北大才女

张培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庭条件并不算太好,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贫困。父母的身体都不是太好,母亲小的时候曾经患有小儿麻痹,并且中年时期还曾经做过乳腺切除手术,父亲也是体弱多病常年需要吃药,家中缺少劳动力。家里除了张培祥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一家四口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这样的家庭条件注定让张培祥的童年生活过的十分辛苦。但是她十分爱读书,或许是为了逃避生活的重担,年幼的她经常去书店看书,在新华书店一看就是一整天,这也培养了她后期创作的文学素养。也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张培祥差点失学。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张培祥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决定要退学,南下去广州打工来照顾家庭。

但是校长知道她成绩良好,并且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十分看好她,听说了她的家庭条件之后主动提出要帮助她完成学业。在学校和家里亲戚的帮助之下,张培祥顺利的继续了学业,并且成绩优异经常可以拿到奖学金。高中毕业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在校期间的成绩领先于其他同学,并且也因此获得了保研的资格,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张培祥深知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因此十分勤俭节约,经常拿奖学金补贴家用。并且在课余时间半工半读,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几年的时间下来,张培祥不仅没有向家里要钱,并且还为家里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具。无论是身边的老师、同学还是远在家乡的亲戚都十分看好张培祥。

写下《买米》轰动社会

张培祥在半工半读之余,又开始了写书和译文的的工作。她从小就热爱读书,能够沉下心来在书海中遨游一整天,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和后期在北京大学学习到的知识,张培祥在写作这条道路上逐渐摸到了诀窍。这时她又接触到了互联网和当时大火的校园bbs网站,于是取了一个笔名叫“flyingflower飞花”就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

从翻译外国的文献开始,张培祥陆续翻译了畅销书《所向披靡》和《你像你的狗一样快乐吗?》等等优秀作品。此外她开始在校园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创作,曾经写下了《七种乐器》、《大话红楼》、《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等十多篇或是长篇或是短篇的小说。张培祥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展现出了惊人的创作能力。

其中最著名的小说,还是她在就读期间写下的《卖米》。这个小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的真实生活。故事的内容大致是由于主人翁的父母身体不好,因此家里种田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好在她家米的质量较好,因此可以卖个好价钱。有一天身体不好的父亲在田间耕作时身体不适晕倒了,主人翁和母亲为了给父亲买药需要和收购商不断周旋卖米。

主人翁和母亲为了卖个好价钱,将上百斤的大米挑到城里,但是由于没有卖到预期的价格,只能再原封不动的把这上百斤的大米挑回家里。这个 故事不仅是张培祥真实生活的映照,还反映出了一些社会现象。有的人可以斥巨资吃一顿豪华大餐,也有的人为了几块钱的米价而辛苦周旋。因此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仅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还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许多人评价张培祥是才女,不仅是因为她创作能力惊人,更因为她在创作的同时还有多个电视台的实习经历。并且她曾经在北京电视台参与节目的策划和剧本的写作,还在湖南卫视开设并主持了《新青年》专栏,在实习期间广受好评。或许是生计所迫练就了张培祥的这一身本领,也有人曾戏称张培祥是文学界的十项全能选手。

天妒英才,24岁患白血病辞世

很多人都好奇,如此优秀的才女现在身居何处呢?很多人猜测张培祥不是有了更高的文学造诣就是转行去做别的事情了,没人能想到这位才女年仅24岁就香消玉殒了。当大家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都在感叹天妒英才。

在非典爆发的那一年,张培祥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她开始频繁发烧,并且经常感到气喘和无力,但是由于非典的影响学校不允许学生随意出门,因此也就没有进一步的重视起来。后期她的病情愈发严重的时候,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她才走出校门进入北医三院进行检查。这一检查也带给了她晴天霹雳,她患上了急性白血病,身为家中顶梁柱的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并没有告诉家里真实情况。

张培祥经常白天笑脸相迎,晚上自己一个人捂着被子哭泣。许多和老师同学、她合作过的报社、出版机构还有电视台听说这一消息之后纷纷表示要资助她的治疗费用帮助她度过难关,医院方面也表示要尽力医治她。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她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进入了白血病的晚期。

2003年的时候,这位才女还是因为白血病而去世了。骨灰也按照她的遗愿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北京,一部分由父亲带回她儿时成长的小山坡。杨培祥的父亲为了怀念女儿,亲手在半山坡上打造了一个小亭子。有时间的时候,父亲就走到山坡上坐在小亭子里陪着女儿。

小亭子里还有杨培祥研究生时期的恩师曲三强为她撰写的墓志铭。墓志铭中饱含了曲三强对她的不舍与祝愿,曲三强希望她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她的文学之路,希望可以生活的幸福、快乐、自由,可以远离尘世的纷争和世态的炎凉。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将她铭记在心,希望她可以一路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