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邂逅字符密码:让人又爱又恨的银元硬戳-上

 中式评级 2022-05-06 发布于上海

手捏一枚硬戳银元细细端详,作为专业藏家的你会不会放下转头离开?

理由自然是:何处寄相思,唯有泪两行,收藏品相被影响了呗。
曾几何时,我们差不多早就忘记了这些银元的硬质戳记,最初是承担了一定的工作任务——它们有的像是姓氏、有的像是花纹、有的像是数字,多数是当年的钱庄、银号、商户自行制作钢制印章后加盖在银元上产生的。其实这些印记主要是为了鉴定真假、验明成色,在银元流通中人为盖上的记号,也有为纪念意义加盖的。

不得不“出世”的硬戳

早在银元出现之前,古人就已有了在银锭上加盖戳记来证明银锭品质优良的习惯。
明末清初,外国贸易银元流入中国,外来的白银几乎全都是银币的形式,只不过古代的外国银币都是手工打制,进入中国后大多被熔解,再铸造成银锭,诸如元宝以及船型等。

到了18世纪早期,西方出现了机器铸造货币的工艺技术,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机制币的技术已经全面完善。所造的货币能保证大小重量和质地完全一致,没有差别。

西班牙的“双柱”,荷兰的“马剑”,葡萄牙的“十字”,墨西哥的“鹰洋”、“坐人”法属安南币、英属的“站人”、日本的“龙洋”……快乐地在中国各地市场上出现,尤其鹰洋的流通面最广。

  

银币流入市场,国人皆感便捷优于传统的银量称重验色,机制银元遂大量流通使用,成为主要流通、支付手段之一。可是银元初入我国,各国机铸银元版别特别多,有些是铸发国家的单位面值,大多为外文。钱庄在兑换时为了对兑出银元真伪负责;商家不辨银子成色不敢轻易收存,都用字印戳记砸验。《经济大辞典》金融卷中称这种加盖戳记的银元为“烂版”,词目的解释是“币面錾满硬印失去原形的银元。”
钱商使用银元时,在币面加盖硬印以示保证质量,每每经过一次手,便加盖一戳。所经庄家一多,银元两面便印痕累累,本身图案难辨。年月一久银子也被损耗,只能折值使用。待到我国开始自行开铸银元(1890年左右),这些烂货就全部回炉,成为了中国银元的原料,因此留存至今的烂版银元反而少见,尤其是早期的外来银元。
当然除了考虑的是验证银元的真伪,由于当时的民众对硬戳给银元整体观感造成破坏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从另一方面来说,胶章在当时的中国的普及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人们除了硬戳外也很难找到其他方式去代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在部分龙洋或外国贸易银元上,看到硬戳的比例比墨戳大的原因。

(原创文章,转载需要经过作者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