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节示范课是怎么打磨出来的?

 自然369 2022-05-06 发布于河北省

      示范课多是'时装″,多具备前卫、时尚等前瞻性特点;示范课多承担向同行展示自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任务,因此需要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以便更好呈现并取得预期示范效果。那么,如何打磨一节示范课?笔者特提出九个打磨点。

打磨点之一:思教学设计的立意

课的好坏犹如评价文章写的好坏一样,首先取决于一节课立意、品位。立意定位在是教师教会的,是学生学会的,还是引导学生会学的,便可立分高下。讲会的课定位于教师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听懂啦,会模仿做题;学会的课定位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找到、发现方法、规律;会学的课定位于教师创设真实问题情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生长、素养提升。

打磨点之二:提学习目标层级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灵魂,是一节课牛鼻子。学习目标同样也存在定位:是立足于双基,是遵循三维三目标,还是依照核心素养,是定的过高、过低,还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了吗?目标科学、适度、具体、可测、分层、可操作性吗?全部是预设目标,还是有动态生成的目标?是重目标设计还是目标达成?

打磨点之三:谋问题化系统

问题是学习母机,问题是优质课堂心脏。问题设计是实施深度学习的前提,只有高品位、有探究价值有张力的问题才能产生高阶思维,才能让深度学习发生。

首先请反思如下问题设计的误区:把习题当成问题;问题浅层次、封闭、思维空间小,缺少合作探究必要;问题碎片化,缺少主干问题;问题随意化,缺少课标单元问题意识;只关注、研究预设问题,忽视、淡化生成问题的解决;问题全部是由教师提出的,很少关注或给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缺少层级、梯度;缺少追问、关联,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对问题之间关系缺少引导学生构建相关联的问题系统,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缺少系统思考;问题解决后缺少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过程进行梳理、反思,不利于学生元认知技能改善与提升。

其次,增加问题提出与问题归类优化环节。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提取有效信息、抽象、建模的项目学习;让学生学会问题归类、合并,能找出核心问题、主干问题。

再次,明确主干问题,问题层级、关系,搭建学习系列脚手架、解决问题策略,构建问题化系统,实施问题化学习。

最后,“变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让学习主动发生”的问题;“变教师组织问题推进为培养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系统”,解决“让学习深度发生”的问题;“变教师追问为培养学生相互追问,自我追问”,解决“让学习持续发生”的问题。学生在追问中深度建构问题系统,从而发现学习路径、精致认知结构、发展学科思维。从而实现动机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的综合发展。

图片

打磨点之四:研学习设计

变教学设计为学程设计,把学程设计拓展到学习设计。

学习的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转化的三个重要的要素,分别指向:知知在情境中的意义化;学习中促进社会性参与的规则变化;运用工具来促进所学内容和思维的外显化。这就要求变学程设计为学习设计:将知识放到情境意义脉络中体现知识意义化的情景设计;学习中促进社会性参与结构的规则设计;提供内容、思维外显化载体的的工具的设计。当然也要思考嵌入性与终结性评价设计。

打磨点之五:品课件、学案、作业设计

课件、学案要打磨,要精致、瘦身,要思考对助学有多大作用,切记课件、学案是教学辅助工具,不是播放课件、讲解学案。

要避免穿着马甲的灌输变种发生:从过去口头讲解灌变成了纸质导学案灌;从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从过去的线下'人工灌'变成了线上的微视频的'机灌'。

教师要学会试题设计,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

要减少机械性死记硬背的题,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

落实作业七变:作业变作品,刷题变解决问题,设计作业变设计作业体系,从碎片化作业变周作业群,教学视角作业变教育视角作业,变传统“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预设作业变动态生成作业。

打磨点之六:筹合作学习效率

重点思考:安排的合作学习环节真有必要吗?合作学习方式是有针对性的科学选择吗?高行为活动与高认知活动兼容吗?

过度合作、应试性合作、教学性合作、无需求的“被”合作、缺少合作资本、资源、平台的拉朗配的浅表层合作己成为一种“合作痛”,比如仅仅改变记忆形式愉悦程度的浅表合作,'说的都是自己知道的的、不发生关联的自说自话'的虚假合作,没有新观点产生或新作品、新成果出现的低效合作时常发生。

这些行为要避免:重合作形式轻合作内容、效果;重表达,轻倾听;重前期分工各自完成片段学习,轻最后系统化串联提升学习;重合作是“为了达成共识”,轻“为了发现不同”。

要知道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选择适宜的有探究张力的合作学习任务。例如:(1)能激发探究的欲望。即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2)有探究价值。即这一任务学生不能马上解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有解决的可能。即学生个体能有一些粗浅的想法,可以起步;通过群体的努力基本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4)有合作的必要。即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5)有交流的必要。即具有多样的解决方式,能引起学生对于问题多样的表述和交流。(6)有用语言交流的可能。有利于用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明确适宜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内容:比如(1)一个人独立完不成,必须小组合作的观察、实验、活动;(2)同一性质多项内容或同一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节省时间,为了资源共享,可以采取分工协作形式;(3)当问题可能有多元答案、多元解读时;(4)对某个答案、观点有质疑争论时;(5)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一时束手无策时;(6)问题解决需要创新思维时等。不需要合作学习情况:书上有现成的答案的;答案简单的、唯一的;学生自主就能完成的;学生合作也不能解决的。

依据学科、学段、内容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策略,如同伴互助习学法;结对反馈法;三步采访法;限制发言法《发言卡》;复述通行证;协作互助法(二次分组、切块拼接法);跨组反馈法(组际评价法);循环交流(内外圈);跨组二次交流(一人走,三人留);自由碰撞法(世界咖啡)。

关注合作学习效果达成。合作学习后产生了N+1个观点;有新作品、有新成果。要细化、思考问题层级与合作学习策略有效匹配,不低配也不高配。

打磨点之七:重预设与应对

从回答走向回应,构建科学回应链;变顺着教师思路走的固定教学案为顺着学生思路走的动态预设生成案。

学生回答、理解、思路、思维有误时,务必要顺着学生思路,引导其思维生长顿悟,而不是把学生硬拉到教师思路上来。

教案要重点备学生回应问题各种预设应对预案。正确答案是什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解决可能出现错误有哪些?相应应对提示、引导策略是什么?若回答正确,对这个问题要追问什么、拓展什么?

打磨点之八:虑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设计是否遵循如下逆向设计:明确预期学习结果,即预期结果;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证据,即评估证据;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即学习计划。

关注学生认识规律,特别重视目标、学习流程、评价任务一致性。

要求教师备课后要三思:

一思流程设计是只关注知识结构还是转化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思流程设计与目标照应吗?存在不存在目标中有,但流程设计无体现现象?存在不存在流程设计有但不能体现目标内容?三思:评价任务即练习设计与目标照应吗?能指出每个题是评价哪个目标吗?

更高层次思考: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是以一节正课为学习单位,可否尝试课内与课外作业打通学习呢?课内是教师引导下合作学习,是解决学生独立不能解决问题,自习课做作业是自主学习,可以把一些可独立完成任务、想深度探究内容用作业形式去呈现、处理。做作业不仅仅是诊断、巩固,也是学习方式转换、正课学习延续,这种打通的大学习认知非常适合双减新要求。

打磨点之九:变课堂小结为课堂整理

课堂小结存在弊端:多是教师去总结;多用语言或文字板书去小结;多从知识单一角度去小结;学生只是听一篇,缺少书面小结。

倡导的课堂整理理念及视角:从教师自己小结走向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从仅用语言小结走向用思维导图、学习导图等借助思维、学习工具去全脑参与的高效整理;从单一对知识小结,走向对知识、思维、元认知三个维度的全面梳理;尤其关注对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启动运行的反思,比如学科规律、工具使用等;从课堂上仅说出来,课后还要用学科日记形式的写下来,甚至晚上就寝前用冥想方法,变短暂记忆,为存盘性质的永久记忆。

概括起来说,课堂整理,整理什么?整理物品;整理情绪;整理知识;整理思维(方法);整理问题;整理关系及元认知。

来源:庭州化学天地,谨此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