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是什么? 痰湿为中医概念,“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可以理解为咳嗽的痰,而中医通常提及的是无形之痰。 人体70%的成分是水,在中医中称为津液,它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可以把身体里的垃圾运送出身体的物质。 如果津液运行失常,首先会形成湿,当湿不能够很好地运化,再蒸腾进津液就会形成痰,所以痰湿的本质是津液的一部分,只是它是在一个病理状态下出来的。 ![]() 痰湿的危害? 痰湿是一种全身整体的状况。 表现为重浊黏滞,在人体内形成后很难去除,在身体中存在时间久了可能出现恶性的病变,痰湿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痰湿体质的表现 1、肥胖正常人的胖腹部不会有胀满的感觉,没有明显的不舒服。 痰湿体质的胖表现为腹部肥满而松软,感觉身子特别重。 2、大便痰湿体质的人大便常常是黏腻的。 3、小便如果小便清白像白开水,这是阳虚;正常的小便是淡黄色的、清澈的、透明的;如果小便是浑浊的起泡沫的,这是痰湿的一种表现。 4、舌象痰湿体质的人通常舌苔厚腻、感觉口苦。 ![]() 自测痰湿 可根据近一年的体验与自我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上述问题的多数答案为“是”,那可初判为痰湿体质。 实际上,很多人是兼杂体质。痰湿体质无寒热之分,但痰分寒痰、热痰,湿分寒湿、湿热。痰湿蕴久化热,可以合并湿热表现,或转化成湿热体质或兼有湿热体质。 痰湿是怎么形成的? 1、爱吃冷饮长期吃冷饮伤脾胃,主要伤脾阳,脾的功能弱了,津液运行出现障碍形成痰湿; 2、久坐不动动则升阳,人正常的气血运行需要动起来,久坐会伤脾阳,造成痰湿; 3、酗酒酒在医学中属于厚味,肥甘厚味最伤脾阳,长期酗酒的人会造成脾阳虚弱,津液失常,出现痰湿; 4、总吃肥肉总吃肥肉,伤脾阳,久而久之出现痰湿体质。 如何消痰湿? 痰湿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从古至今,消痰、化痰一直备受重视。 在中医药方中,有很多化痰散结的名方,今天主要给大家说一个小方子——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 出自明代医家韩天爵的《韩氏医通》,主要功效为化痰健脾。 方见:
使用方法:
【方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方中的三味药,其中苏子是紫苏的种子,莱菔子是萝卜的种子,白芥子是白芥的种子,这三样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 我们都知道诸子皆降,种子是要在土里扎根的,深深地往下长。 降是降气的意思,中医还有一种说法叫痰随气降。 三子养亲汤紧紧围绕着这四个字,在众多化痰的方子中,它的特点就是降气,气不顺、咳嗽、咳痰,咳出来的痰发白,不是那种黄黏痰,适合用它。 我们知道,肺气以降为顺,假如说肺气往上走了,人就要咳,肺里头有很多痰,肺就会受不了,人也要咳,一边咳一边吐痰,因为肺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痰排出去。 降气的意思是把上逆的肺气降下来,通过降气来止咳,通过降气让痰湿从下面走掉,那么,肺到喉咙这一带感觉会很通透。 此方中,白芥子作为开路先锋,一上来先把黏在肺里的痰湿拧下来。接着苏子降肺气,推动痰湿往下走,走哪里呢? 走肠道,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还要保证大便是通畅的,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莱菔子。莱菔子擅长疏通肠道,很简单的道理,萝卜吃多了屁也会变多。 三子养亲汤除了化解痰湿形成的结节外,还可以用于治疗脂肪瘤、梅核气、便秘等病症。 不过方中三子都是带点温性的,比较适合体寒的人。气虚的人不宜单独服用,阴虚内热的人不宜服用。 如何预防痰湿的形成? 治病不如防病。我们已经知道了痰湿的成因,所以在预防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保证睡眠、坚持运动、饮食清淡。 当然,好的、愉悦的心态也是不可欠缺的,毕竟喜则升阳,阳气足就能帮助化解痰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