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里,被护士重复上万遍的事,其实都是在抵御那只 ⌈灰犀牛⌋

 护理的原力世界 2022-05-07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这里是 Tessie 护理早报。每周二四六早 7 点,为您带来高质量护理内容解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发药,大概是临床护士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项之一。

在旧金山的一家叫做凯泽南(Kaiser South San Francisco Hospital)的医院里,正在想尽办法,降低护士给药错误的概率,尽管这个概率并不高。

从医生开处方(例如布洛芬 100 毫克),到病人服药的过程,其实是很繁琐的:

护士拿到写满医生龙飞凤舞字迹的处方,或者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看到给药医嘱后,进行二次核对,传给药房。药房核对确认,将药品送来后,护士必须遵照医嘱,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例如静脉点滴、注射或口服)向病人施以正确剂量的药物。

虽然过程复杂,但是,护士给药的准确度令人敬畏:平均来看,大概每 1000 次才会出现 1 次错误。

尽管如此,由于给药量十分庞大,旧金山的这家医院,每年累计出错次数达到 250 次。

这些错误并不是小问题,因为潜在风险非常高,很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给病人的健康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例如,如果某位病人使用肝素过多,血液就会因无法凝结而造成出血;如果病人施用肝素过少,可能会出现血栓而导致中风。

如何避免这每年 250 次的给药错误呢?

医院发现,护士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事务琐碎和繁杂,所以他们的给药流程常被打断。

比如,正发着药,有病人或者家属来问问题,有医生来讨论病情,还有永远也接不完的铃声等。

于是,这家医院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给护士做了一件“给药背心”。

只要护士开始给药,就穿上这件亮闪闪的橙色背心。背心的颜色特别醒目,哪怕离得很远,也能看到有一位护士正在发药。

这个时候,所有人,包括医生在内,就知道不要去打扰穿背心的人。

这个改变, 在 6 个月的测试期内,让给药出错率,比测试前下降了 47%。

这件事情,看似特别夸张,真的有必要给护士穿上这么亮眼的背心吗?

但其实,在医院医生护士的工作中,有很多和“橙色背心”相类似的做法。比如青霉素过敏的病人,护士们通常会在病人的病历本封面、病例首页、体温单、医嘱单、交班本、病人床头卡等各个地方,全都贴上明显的警示标志。

给青霉素过敏的病人,注射青霉素,可能会危及病人生命,后果是很严重的。但是,在这么多地方反复标注提醒,真的有必要吗?

有一则 Ted 演讲视频,叫做《为什么我们会忽略明显的问题》。

其中讲到,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叫做灰犀牛。

灰犀牛的体型特别庞大,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很多人认为,远远看着他们并不具有任何威胁。但是,一旦这些动物被触怒,向你袭来,逃脱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就是著名的,灰犀牛效应。这则演讲的主讲人,也正是灰犀牛效应的提出者,米歇尔·渥克。

很多破坏力极强、后果恶劣的事件发生,其实都不是偶然的。在这之前,一定有一系列的危险和警示信号,只不过这些都被人们显而易见的忽视了。

那么大的灰犀牛,谁能看不见呢?但如果不提前做好预案、时刻警示自己,那么一旦危险来袭,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病人安全,始终是所有医护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而那些看似繁琐的步骤、枯燥重复的核对、反复标记的提醒,都是在阻止“灰犀牛”的来临。

Ref. 

《行为设计学》

Ted Talk-Why we ignore obvious problems and how to act on them | Michele Wuck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