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加一物,补气、增强免疫力!老中医每天一杯~

 为什么73 2022-05-07 发布于北京

立夏过后天气越来越闷热,经常觉得胸闷,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

图片


常表现为:气短轻喘、面色发白、舌淡苔白,整天感觉犯困没力气~

图片

你很有可能是气虚证!


图片

夏季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

心脑血液供给不足

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

气虚懒言、食少便溏

图片

养生厨房厨房带来“补气第一要药”
并以它为基础带来专家方
帮您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黄芪

补气第一要药

中医将黄芪称为“补气第一要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芪,为补气之长,气药之长

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董国菊主任医师提醒
气虚分为假气短和真气短
真气短的人提不起气、闷
且常发生在活动时

图片

真气短的人是心气虚
董主任带来一碗
温阳补气养心的温阳补心汤

温阳补心汤

食材:黄芪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做法:煎煮15分钟后即可盛出代茶饮用,头遍水喝完后再用沸水冲泡续杯,可以喝一天。

图片

黄芪+甘草增加补气力量

图片


桂枝+甘草助阳化气
芍药+甘草酸甘养阴

图片

黄芪扶正方

增强免疫力

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郁仁存郁老,从事肿瘤研究5、60年。

图片

郁老常用的一个药食同源的食材:黄芪
 郁老用黄芪带来一个扶正基础方 

扶正基础方

食材:生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0克,鸡血藤15克,大枣5个,金荞麦15克

图片

适合:亚健康人群

不宜:高血压、发烧人群、小孩不宜食用

生黄芪补中益气、益卫固表

图片


太子参补中益气、益肺生津
这两味食材健脾养肺

图片

女贞子和枸杞子
滋补肝肾、乌须黑发、益精明目
鸡血藤养血活血、疏经通络

图片


大枣补虚和胃、调和脾胃
金荞麦清热、活血、祛湿
还能抗炎、抗氧化

图片

 注意: 郁老注重一人一方

扶正基础方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但是在食用时还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再食用


黄芪+灵芝

补气翻倍

黄芪补气效果好
但有内热的人服用多了可能导致上火
其实还有一味补气食材
灵芝,性味平和
不同体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服用

图片

灵芝,被称为“瑞草”、“仙草”。

《本草纲目》记载,“瑞草,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图片

灵芝还可以和黄芪、参类一起

搭配食用,做一杯代茶饮,扶正气

扶正茶

食材:灵芝片5克、太子参6克、金银花3克、生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白茅根10克

图片

做法:煎煮20分钟代茶饮,没有糖尿病可以放冰糖。

喝法:普通人群连续喝7天左右,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可以间断地长期服用,比如一星期喝两三天。

图片


生黄芪补益脾肺、固表益气
灵芝片增强免疫力、扶助正气

图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
吴圣贤主任医师将黄芪和灵芝搭配
带来一碗内消软脉汤
一共28味药食同源食材搭配
帮助我们消退斑块、预防脑梗

图片

健脾益气:生黄芪、灵芝

行气化痰:白芷、薄荷、香附

图片

化瘀散结:丹参、当归、制乳香、制没药
散结:玄参、金银花、黄连
化痰散结:陈皮、茯苓、姜半夏、白僵蚕、生牡蛎、海藻、昆布、炮山甲、皂刺、浙贝母、天花粉、夏枯草、橘核、醋鳖甲、姜黄、炒白芥子

图片

 注意:

此方成分多,搭配复杂

食用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再食用

黄芪乃“补气第一要药”

黄芪补心气、增强免疫力

图片

担心黄芪吃了上火的朋友

还可以尝试灵芝补气

同样可以增强免疫力哦~


换季时节气温波动大、易生病
如何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呢
小厨给您带来养生电子书
教您如何吃出健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