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宗为何不选择杀掉哥哥明英宗?导致养虎为患最后发生夺门之变

 风尘讲历史 2022-05-07 发布于江苏省

明朝有16个皇帝,却只传了12世,这也就意味着16位皇帝中有四对是平辈的,甚至是亲兄弟。这四对兄弟组合就是明惠宗朱允炆与明仁宗朱高炽(堂兄弟);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亲兄弟);明武宗朱厚照与明世宗朱厚熜(堂兄弟)、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思宗朱由检(亲兄弟)。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了。这哥俩从小是一起长大的,且没有其他兄弟,关系是非常要好的,只可惜后来为了皇权而反目成仇,令人叹息。

1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受太监王振怂恿,要御驾亲征瓦剌,谁知去容易想回来难了。土木堡之战大明五十万军队兵败如山倒,明英宗也被俘虏。此时大明朝堂上群龙无首,朱祁钰临危受命,先任监国,后被于谦等人拥立称帝,并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朱祁钰登基后重用于谦等主战派,打赢了瓦剌,守住了京师。一年以后明英宗朱祁镇被迎回明朝,《明实录》记载“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可见明代宗对北狩归来的哥哥并不热情,甚至是冷眼相对。这之后的七年明英宗都被软禁在南宫,不问政事。

2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突然病重,但此时太子人选还没有定,众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月十六日宫内又传出明代宗病情好转了,于是大臣们准备第二天上朝时与皇帝商量皇储人选。谁知这一夜爆发了“夺门之变”,明代宗再也没有了上朝的机会。“夺门之变”是以石亨、徐有贞为首,并取得孙太后懿旨的一场政变,政变成功后明英宗得以复辟,没过多久明代宗就去世了。

3

朱祁钰的死疑点重重,当时他只有29岁,死前病情已经有好转了,可明英宗复辟没多久他就突然去世了,极有可能是死于明英宗之手。查继佐著的《罪惟录》中记载“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如果记载属实,就是说当时明代宗病已经好了,但是明英宗下旨让太监杀死了他。可怜一代雄主最后死的那么窝囊,在位八年,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除掉自己的哥哥明英宗,为何朱祁钰迟迟不动手,难道真的是顾及兄弟之情吗?当然不是,朱祁钰不是不想杀了明英宗以绝后患,而是杀不了。

4

首先明代宗是临危受命的,在朝中根本没有根基,怎么敢贸然对英宗下手。孙太后起初只是任命朱祁钰为监国,太子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但国赖长君,历史上主少国疑丢失江山的例子不在少数,加上于谦为首的大臣一直联名奏请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也只得以江山社稷为重,亲手废除了自己儿子的帝号,改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但朱祁钰这个皇帝只是个临时救火的,为的只是让瓦剌不能以明英宗要挟明朝。而对于明英宗孙太后和于谦都是主张迎回的,此时的朱祁钰刚刚登基,还要仰赖朝中大臣,若迎回太上皇后就还想杀了他,恐怕太后和于谦会第一个反对,到时惹怒太后和拥立之臣自己恐怕还得被废。

5

其次明朝极其重视传统儒家的忠孝理念。在明朝文官集团十分强大,而这些文官不乏许多儒生。朱祁钰若违背伦理忠孝理念杀了朱祁镇,那必会招致史官口诛笔伐,朝中大臣也要群起而攻之。朱祁钰性格软弱,若要做如此不忠不孝的事肯定得掂量掂量后果。可身在皇家哪能顾及这么多,朱祁钰这软弱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归宿。

6

况且朱祁钰改立太子已经引起朝臣和太后的不满了,若再对英宗动刀,那更别想坐稳皇位了。孙太后能够同意立朱祁钰为帝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朱祁钰保证了自己百年之后会把皇位传给太子朱见深,这样皇位还会回到英宗一脉。可谁知朱祁钰品尝完皇权的滋味后就欲罢不能,不仅自己不愿意让位给哥哥,并且还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为此他还试探过宫中资历非常老的太监金英,对金英说“七月初二是太子的生日”,实际上七月初二是他自己儿子朱见济的生日,若金英赞同他的说法,那么就说明自己改立太子有望,可谁知金英不吃这一套,回答说“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十一月初二正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日。连一个太监都不赞成自己改立太子,更何况朝中大臣和太后了。

7

但是朱祁钰废太子之心不死,竟然想出了贿赂朝中大臣的千古奇招,大臣拿了皇帝的手软,纷纷上奏请求废太子、改立储君。朱祁钰最后达到了目的,废了明英宗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惜好景不长,次年朱见济就夭折了。此时东宫之位空着,自己也不能前脚把朱见深太子之位废了后脚又重立朱见深为太子,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这种状态下更不能贸然杀了明英宗了,否则到时朝臣们把积攒多年的怨气发泄出来,朝局动荡,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8

此后明代宗再也没生出儿子,立太子乃是国本,太子不立,社稷不稳,国家不安。最后的明英宗能够复辟成功也是因为代宗病重且没有立皇位继承人,那么最有资格当皇帝的自然就是太上皇朱祁镇了。

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