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也似乎确实有人可以做到“冻龄”,比如某些明星,为什么同样的年龄却有着不同年龄的面容,最新研究表明:决定你还能活多久的真正核心因素是白细胞的端粒长度,这个与一个人的出生时间无关------童医生。 任贤齐-心肝宝贝.mp34:10 来自口腔童医生 寿命到底有多长,为什么每个人的寿命会差距那么大,一直都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随着微观生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决定人体寿命的核心是白细胞的端粒长度。 我们在中学生物都已经学习了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分裂生长是因为细胞的有丝分裂,由于不断的有新的细胞来替换衰老、死亡的旧细胞,所以我们的身体才能维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但是随着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身体状态会逐渐变差,各项生理功能都会变弱,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细胞更新代谢速度的下降。 那么为什么细胞的更新代谢速度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减慢减弱呢? 这个就是因为我们的细胞端粒在不断地缩小变短,从而使细胞的分裂变得困难。 一旦我们的细胞端粒变得足够短,无法再次进行细胞分裂,此时就意味着相关组织或者器官已经到了衰竭的边缘。 因此科学家们将白细胞端粒的长度(LTL)认定为是我们的真正的生命长度,并将其标记为“真实的生物年龄”,也就是说你还能过多久,和你的出生时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如果我们可以在端粒分裂的过程中,不断地修复端粒的长度,也许是有可能实现永生的。 基因 永生不永生,我也许不清楚,但是确实有各种各样的数据证明,那些活到的时间比人类更长的生物,它们的端粒要不足够长,要不变短的速度要比人慢的多。 通过微端基因修复的方式来改善人类的端粒长度或者是分裂速度,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最近英国研究院的一项关于步行与白细胞端粒长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告显示,快步走和端粒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经常快步走是可以减缓衰老,延长寿命的。 这个就太有吸引力了。 研究结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 ![]()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走路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这项研究表明步行的速度非常的重要,只有快步走的情况下才能减缓锻炼的变短,而与身体的总活动量没有关系。 中医学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重视人体腿部的力量,这个和英国的研究是殊途同归的。 习惯性的较慢的步行速度,可能意味着身体有某种慢性疾病或者不健康的表现,即使你没有任何的不适,而有意识的加快走路的速度可能能够在健康方面起到干预的作用。 所以每天走多少步并不是锻炼身体的硬性指标,反而在多长时间内走完多长的路程才是真正起到锻炼作用的关键。 研究的高级作者、莱斯特大学和NIHR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健康教授Tom Yates说,“如果想要更健康的身体,走的快比走的多更重要”。 另外,Yates补充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人们的基因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表明,更快的步行速度确实有可能对应着更年轻的生物年龄。” 一般来说,每天只要有10分钟的快走就与更长的预期寿命有关,与慢走者相比,快走者的预期寿命最多可多出20年。 走路带风的人,身体都很好 最后,童医生想说的是,快步走确实对人体有好处,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否则身体一时间吃不消就不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