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奈飞的一个纪录片,突然意识到,我们的自由意志是根本没有情绪的,也就是说情绪其实完全是外在于我们的自由意志的,再说句车轱辘话,就是说:对于自由意志来说,喜怒忧思悲恐惊诸情绪都是外在的,不影响自由意志存续的,“空”的。 由此来看,情绪全部都有负面性,包括“喜”。所谓的喜悦,可以形容为糖衣炮弹,是身体中(大脑中存在一个奖励中心)为了促使我们向着有利于基因存续的方向去行动而设计的奖励,所以人类在进食和交配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自然状态下最大的快感。一旦你对这种情绪上瘾,你就会为此反复的去诉诸进食而交配,贪食纵欲,于是便成为了物质身体中基因的奴隶。 这解答了我一直不明白的疑惑,就是为什么佛教会指出所有情绪都有坏处,到现在终于算领悟其皮毛。 那么超脱于情绪之外的心境,就是纯粹的平和宁静,这才是可以摆脱物质和生理影响束缚,获得全然自由的状态。 当然,生活在社会中,怎么可能完全不表达情绪,只不过人应该控制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由此拓展,我们应该控制欲望,而非被欲望控制。诸如此类。 古人说“宁静致远”,是否也有此一层涵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