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文豪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

 巍然之山 2022-05-07 发布于河南省

                                            (苏东坡像)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在“唐宋八大家”均有一席之地。他们俩都是宋神宗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党争代表人物,王安石是改革派的代表,苏轼是保守派的代表。其实苏轼本不该成为党争代表的,因为他在朝内甚至全国的读书人里面影响较大,改革派把茅头首先对准了他,他不得不被动成为代表人物了。         

论年龄,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眉州眉山, 王安石生于1021年12月18日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年龄大苏轼16岁;

论才华,苏轼进士及第时21岁,王安石进士及第时22岁,两人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两个人都在科举考试中与自己该得到的状元头衔擦肩而过。王安石是因为仁宗皇帝看到他考试的卷子里有"孺子其朋”这句话,感到很不高兴,而把考官拟定给他的第一名改到了第四名。苏轼是因为欧阳修猜测那份卷子是他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把该给的第一名定为第二名,不然的话,他们俩应该都是大宋朝科举状元。

论资历,王安石入朝早,官阶高,资历老,也算是苏轼的前辈了啊;

论门派,他们俩都是北宋时期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门生,都得到过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不过王安石是欧阳修的第一代门生,苏轼应该算是第二代门生。

论政见,他们俩都看到了大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都主张必须实施改革,以富国强兵、挽救危局,但是对改革所走的路径,却截然不同。王安石主张大刀阔斧全面推进的激进式改革,“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苏轼则主张“既要虑及民生之疾苦,又要考虑社稷之稳定”的循序渐进式改革。

如果说两个人还有什么遗憾的话,苏轼的最大遗憾应该是他满怀忠贞保国之志却一直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中心之外,没有机会实施其循序渐进改革的治国理念,而王安石的最大遗憾肯定是,呕心沥血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改革方案,满腔热血、不顾一切地推进实施了,最后却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流离失所,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对改革的政见不同,使他们两个本来互相欣赏、惺惺相惜的国之栋梁,最后成了两个阵营里针锋相对、相互攻击的对象。由于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信任,位居宰相,受到排挤打压的自然是以苏轼为代表的保守派了。但是王安石对苏轼的排挤打压,大都是为了顺利推行自己的改革而把他排挤出朝堂之外到地方做官,从来没有置苏轼于死地的想法。 


                                                           

王安石第一次对苏轼的排挤,应是苏轼在制科考试(御试)入第三等(前两等为虚设)为“百年第一”之后,得到仁宗皇帝夸奖,“言简意赅、鞭辟入里、文采风流、书法刚健婀娜、文章书法皆上乘之作”、“朕今日为后世子孙寻得俩宰相矣”。听到皇帝如此夸奖苏轼,王安石为了防止苏轼得到重用影响自己的改革推行,极力阻止苏轼留在朝廷任用,向仁宗进言“有文采不一定有吏才,不宜留在朝廷,放外县当个主簿就够了啊”,虽然欧阳修、范方平极力推荐留朝廷培养,最后仁宗还是惋惜地把苏轼外放凤翔府做了个判官。

如果说王安石第二次排挤苏轼的话,应该是苏轼服父丧三年后于1069年返回京师,神宗已即位,王安石已经开始主持熙宁变法。1071年苏轼因在返回途中,所见新法对百姓利益的损害,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端,惹怒王安石。王安石让御史谢景温(王安石姻亲)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其实当时朝内欧阳修、司马光等忠直之臣大都离朝,苏轼只好主动请求外任。之后, 历经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虽然不在朝廷,也都是地方大员基本上是得到朝廷重用的。

见证苏轼和王安石关系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乌台诗案”。1079年四月,四十三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在给皇上的谢表中写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话,被新派抓住了辫子,认为他“愚弄朝政、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对皇上不忠,这时候王安石已经二次罢相离朝赋闲在江宁老家,神宗皇帝直接主持改革推行新政,自然就激怒了皇上,下令御史台把仅仅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逮捕解往京师,司马光、苏辙等30余人受到牵连 。苏轼被逮捕后,朝中大臣包括新派人物章惇等都设法营救,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已经离朝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还是专门上书神宗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锤定音”,给本不想杀苏轼的神宗皇上找到了台阶,最后从轻发落,贬到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被关押130天之后,从多次被砍头的边沿挽回了一条性命,在这个案件中王安石应该记头功。                                                          

                                 

                                                          (王安石渡口迎接苏轼图)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奉诏从黄州移贬去汝州,途径江宁时专程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听说苏轼来到江宁,立马披蓑衣戴斗笠骑瘦驴,赶到相距近百里的渡口迎接苏轼。两位白发老人,如同多年未曾谋面的故友,通宵达旦,煮酒畅欢,诗词唱和、无所不谈。几天后,王安石又带着羸弱的身躯亲送苏轼到渡口,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两年后,王安石病逝离开了人间。这次相聚成了他们最后的诀别。 

这就是苏轼和王安石的恩恩怨怨,他们为了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一个六亲不认、勇往直前,一个不顾得失、忠直敢言,最后垂暮之年,又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为相互思念的知己朋友,留给后人无尽的思念和遐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