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俯卧位发生面部压疮,麻醉医生有责任吗?

 蔚蓝色淼 2022-05-07 发布于河北省


医学界麻醉频道 2022-05-06 20:0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与您分享。


 

每当病人入手术室交接的时候,护士老师一定会做一件事情:仔细查看患者是否有皮损或者压疮,一旦发现,必定拍照留下证据。

久而久之,作为麻醉医生的你,是否以为压疮就是护士老师管的,和麻醉医生毫无关系呢?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很多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对她(他)造成伤害,尤其是全身麻醉后,病人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压疮,更离谱的情景还有:撕胶带会把病人皮肤扯破;动脉穿刺针拔除后按压时间不够,等送回病房的时候发现流了很多血;过床或者变换体位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把输液管路或者引流管道拔出来了.......以上都是亲眼所见。
 
可见,病人入室后的损伤不仅仅来自于手术,还间接的来自医护人员。而降低损伤的发生,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三方的共同努力。
 
手术病人全麻插管后,头颈部以上区域往往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重点,而这块区域由于无菌巾的遮盖,却成了外科医生和护士们的视野盲区。
 
下面我们来看一例严重的俯卧位头面部压疮。

图片

这张图片是一名67岁的男性,做俯卧位脊柱手术,术前使用了泡沫头枕和标准的眼部贴带予以保护,5小时后出现了严重的眶周皮肤损伤。而在事件发生前2个月,该患者接受了皮肤表面的面部激光手术。

面部压力性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疼痛、额外治疗、住院时间延长、容貌改变或疤痕、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后续的诉讼。
 
面部压疮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发生率为27%,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小时,最常见于下巴、上颌骨和前额的骨质隆起处。
 
皮肤损伤是由于长期和过度的压力和/或剪切力导致毛细血管血流受阻。风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高温、低血压、积极补液和颈椎过度伸展或过度屈曲。
 
皮肤表面激光嫩肤利用表皮和部分真皮的热损伤来刺激修复,最终实现面部年轻化,而近期做过面部激光手术的患者由于皮肤脆弱性增加,围术期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更大。损伤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年时间,尤其是老年患者。
 
因此,围手术期访视的注意事项,应包括皮肤问题,如果不确定皮肤治疗后是否可承受一定的压力,可咨询皮肤科医生,还要就皮肤损伤风险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而在日常麻醉工作中,麻醉医生也要引起注意,呵护好患者头面部、肩和上肢的体位和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内容转自:梧桐医学
作者:Doc.z
责任编辑:茶茶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