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淳朴的皖南池州贵池乡村故事,老牛过冬

 群帆孤舟 2022-05-07 发布于浙江省

秋尽冬来,寒风瑟瑟,大地一片萧条,没有了绿叶和青草。辛勤耕作的老牛开始度过一年最煎熬岁月了。

曾经皖南乡村的老牛是这样过冬的:主人在夏天早稻收割时把稻草晒干堆成草垛,到了冬天,每天傍晚往牛栏里撒一些稻草给老牛当口粮。在天气好的时候,白天把老牛送到山里,山里还有一些植物有绿叶、朝向的潮湿的地方有少许青草。雨雪天就只能喂稻草了。在80年代,耕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有喂棉籽饼过冬的。我小时候就砍过棉籽饼,棉籽饼砍碎和剩饭及水搅拌去喂牛。随着机械化和水稻种植依赖减少,老牛的冬天的喂养水平也降低了。

牛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农民叫“大畜生”,有的老牛和人一样讲卫生,只在牛栏的一个角落里大小便,这样牛栏里是干的,冬天不会湿冷。有的老牛四处便溺,牛栏里就要天天撒干稻草了,在过去农家肥当家的时候,农民是喜欢四处便溺的老牛的,这样牛栏里的稻草和粪便的混合肥就多了。

以前的冬天特别寒冷。每个村子都会有老牛被严寒冻死。老牛被冻死主人会在牛栏里烧纸钱放鞭炮为辛苦一生的老牛送行。

第二年开春,买小牛犊时会在小牛犊的牛角上系红布条,放鞭炮迎接。

这个古老的淳朴的农俗留在了温暖的记忆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