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长乐林氏字辈与林氏家族总谱

 yiyidaodao 2022-05-07 发布于河北省

文化每日推送

2021-09-17 22:18

关注

福建福州长乐漳港镇渡桥村(忠义林)世次歌:彦壮在夫道,于公德泽长。希贤从圣训,学孔大文章。伯仲宜和顺,仕民守善良。君子存仁礼,孝友达宗邦。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沙堤村(忠义林)世次歌:养卿良思,志友汝仁。惟公茂德,允兹克明。宗文守道,宜尔世承。朝廷永用,仕则必英。经纶济美,陆宇安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文武砂镇壶井村(忠义林)世次歌:谋 戈 成 至 惟 孟 仲 叔 世 有 公 行 斯 可 久。谦 尚 则 益 光。道 以 仁 为 本。学 宗 孔 允 良。守 之 时 克 敬。显 祖 大 文 章。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路顶村(忠义林)林氏字辈:养卿良思,志友汝仁,維公茂德,允茲克明,宗文守道,宜而世承,朝庭永用,仕则必英,经纶济美,陆宇安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忠义林第23世孫,世字輩~林锦航敬拜。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碧岭村(忠义林)世次歌:永君世时,文伯仲宗,世良思有,道明恒兆,茂华文光,惟射斗武,士振升邦。

福建福州长乐漳港街道沙尾村(忠义林)世次歌:谋 戈 成 至 惟 孟 仲 叔 世 有 公 行 斯 可 久。谦 尚 则 益 光。道 以 仁 为 本 学 宗 孔 允 良。守 之 时 克 敬。显 祖 大 文 昌。

福建福州长乐潭头镇潭头镇厚东村(忠义林)世次歌:养卿良思,志友汝仁。维公茂德,允兹克明。宗文守道,宜尔世承。朝廷永用,仕则必英。经纶济美,陆宇安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

福建福州长乐潭头镇潭头镇克凤村(忠义林)世次歌:养卿良思,志友汝仁。维公茂德,允兹克明。宗文守道,宜尔世承。朝廷永用,仕则必英。经纶济美,陆宇安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

注:潭头镇厚东村、克凤村,俗称厚福村,两村居万户。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长乐乡乐北村下村林氏字辈: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扬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林氏字辈:君远思守,文茂学應。廷兴敬则,维宗用良。仁昭继述,道立丕常。允成顺孝,景循宪章。俊德聿懋,传世永芳。谦和礼让,友好增强。清勤廉正,祖训弘扬。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限村林氏字辈:君远思守,待汝克昌。廷兴敬则,维宗用良。仁昭继述,道立丕常。允成顺孝,景循宪章。俊德聿懋,传世永芳。谦和礼让,友好增强。清勤廉正,祖训弘扬。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湖里村林氏字辈:君远思守,待汝克昌。廷兴敬则,维宗用良。仁昭继述,道立丕常。允成顺孝,景循宪章。俊德聿懋,传世永芳。谦和礼让,友好增强。清勤廉正,祖训弘扬。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泮野村林氏字辈:君远思守,尚本孔仕。廷兴敬则,维宗用良。仁昭继述,道立丕常。允成顺孝,景循宪章。俊德聿懋(茂),传世永芳。谦和礼让,友好增强。清勤廉正,祖训弘扬。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福建福州长乐区滨海新城万沙村九笋垱林氏字辈:用可徳久倚,希圣念端方,仁道本为善,孝友体益尊。

福建福州长乐市古槐镇竹田村林氏字辈:惟本汝思宗,廷士芳日用,邦庚子孝,朝太臣良,国家有道,福禄绵长

福建省福州长乐区松下镇首祉村林氏字辈:1-65世名辈:靖,壁,玑,轼,立,岱,鑑,渚,楠,熾,歓,秦,翁,崇(汝),彦,廷,叔,孔,子,宗,师,志,道,克,懋,用,必,有,光,永,昌,于,后,敬,存,我,祖,继,孝,可,则,纯,诚,以,礼,仁,慈,允,恭,学,希,贤,圣,仕,国,忠,君,顺,尚,继,守,万,代,发,祥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塘屿村(九龙林)林氏字辈:

字行(1世起):祖、继、成、思、义、则、裕、爱、敬、君、朝、子、宗、叔、仕、世、德(惟尚)、谨、守、孔、孟、文、章、道、学、忠、孝、克、永(大)、允、良、行、仁、有、厚、为、善、必、昌、敦、诗、说、礼、邦、家、之、光、元、亨、贞、长、发、其、祥、存、心、明、德、志、端、方 、连、生、贤 、哲、代、衍、书、香

名行(20世起):梃、辉、增、铭、潮、枝、焕、基、金、鸿、荣、炤、保、锦、沅、懋、灼、庄、镛、滋、桂、炯、培、鑑、渭、椿、爝、埈、言、宜、孚、信、理、明、顺、纯、和、美、永、昭、修、本、能、尊、政、通、天、泰、国、治、声、扬

福建省福州长乐区营前镇黄石村林氏字辈:

1-68世名辈:靖,壁,球,轩,瑰,整,文,子,颖,舜,夫,得,均,锦,伯,汝,思,惟,尚,德,宗,永,必,时,昌,世,克,存,中,正,景,象,万,化,方,隆,孝,友,传,心,经,猷,式,焕,勋,名,大,显,科,甲,联,辉,燕,翼,贻,谋,敬,承,祖,武,桂,兰,齐,秀,启,佑,孙,曾

21-68世字辈:朝,庭,有,道,俊,彦,亨,通,雍,熙,天,公,定,与,祥,兴,节,豫,谦,丰,咸,临,既,济,观,升,履,益,恒,萃,同,人,鸿,烈,超,群,笃,生,豪,杰,凤,仪,献,瑞,蔚,起,奇,材

我叫林姓!

下面是我的简历!

请发给身边的林家人看看

林姓简历

中文名:林姓 外文名:Lin

得姓始祖:林坚

郡 望:济南郡、南安郡、西河郡等

堂 号:济南堂、南安堂、九龙堂等

代表人物:林禄、林则徐、林彪、林森等

人口分布:林姓在宋版《百家 姓》中位列第96位。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古代名人:林放、林禄、林披、林蕴、林攒

现代名人:林觉民、林彪、林育南、林育英、林则徐、凌青(原名林默卿,林则徐第五代传人)、林语堂、林徽因、“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印尼华侨巨富林绍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等

林姓源流

比干林:源于子姓。商朝末年,商纣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使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商纣的叔父比干是个十分贤德的人,他冒死多次给纣王进谏,纣王恼怒之至,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比干死时,他的儿子泉(字长思)逃难长林,武五伐纣后,周武王因其是贤臣比干的后代,就赐姓为林,赐名为坚,称为林坚,并拜林坚为大夫。林坚的后代就是林氏。

林姓太始祖殷太师比干公古画像

(珍存于福建泉州南安内厝)

林开林:源出于姬姓。东周时,周平王有个儿子名开,字林,因为生母不是平王的正妻而没有继承王位。林开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祖先,以他的字为氏,称为林氏。本支现在也找不到了。

长林派出下邳先

移入闽邦远更延

忠孝有声天地老

古今无数子孙贤

天下林氏一家親

鲜卑林:源出于鲜卑族。北魏时,当朝的统治者出自鲜卑族,族人多为两字或两子以上的姓氏,至孝文帝时,为消除民族间的界限,下令把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其中一些姓“丘林”(邱林)的人,便改为林姓。后来,来自鲜卑族的林姓进一步与汉族人融在一起,成为林姓的一个组成部分。

蛇种林:源出于福建建州。唐代时,福建建州(今建瓯县)生活在一些姓林的少数民族,以蛇为图腾,被认为是“蛇种”。蛇称为“小龙”,这支林姓人可能也是炎黄子孙的一个分支,特别唐代之后的史书再也见不到对他们的特别记载,传说他们改为了林、黄等姓,可以相信,他们这时已经完全融入到炎黄子孙中。林氏宗亲点击进入林氏全球群

满族林:源于满族。由满族林佳氏、布萨氏改姓而来。

高山林:福建省漳州市生活着200多人高山族,是解放后由台湾迁入

林姓郡望堂号

5郡望:济南郡、下邳郡、南安郡、晋安郡、西河郡等。

9堂号:西河堂、济南堂、九龙堂、问礼堂、下邳堂、济南堂、忠孝堂、九木堂、阙下堂等。

九牧林氏:林披生九子皆官居州刺史

九牧传芳:九牧林氏堪称一大望族

西河堂:林姓受姓始祖林坚被周武王封为西河或清河、又封于博陵(今河北安平),至子孙林载又赐爵为博陵公,以他出生地一带作为食邑,子孙得以世代享有这一爵位。后来,人们习惯称林姓为“西河林”。

受姓始祖:林坚名泉,林氏受姓始祖

资料解读:坚公被周武王赐姓林,是林姓受姓始祖,据《元和姓纂》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

济南堂:秦灭六国,强行迁徙天下豪强,林姓被迁到齐郡邹县。后来齐郡又演变为济南郡,林姓又被称为“济南林”。

书法展示:军旅书法家林加国宗长为林氏宗亲服务号题写的林氏宗親,宗亲见面才为親,故用了繁体的亲字

九龙堂:战国时代,有位名叫林皋的人,在赵国担任宰相之职,权倾一时,德高望重。有字九人,依次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受家风影响,也各有才能,被当时人称为“九龙”,他的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被称为“十德堂”。

九龙堂:林姓堂号之一,因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九子各有才能,其家族被称为九龙门。

问礼堂:林放,问礼于孔子,事见“论语”。
林放,字子丘(邱),春秋末鲁国人,故里在今山东新泰市放城镇。其生卒年无考,约与孔子同时代。以知礼著称。曾向孔子问礼。《论语·八佾》:“

下邳堂:西晋末年,中原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后世尊为先贤。板荡,西晋黄门侍郎林颖不得不离开故土,来到曾经任职的徐州(今江苏)居住下来,后来因长子林懋出任下邳郡(江苏睢阳西北)太守,又随他迁徙下邳郡。林懋任满之后,时局已经十分动荡,便在郡中梓桐乡定居。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后来传到第八世林国敏出任台州刺史而成为浙江台州、温州林姓的开基祖。

林放:字子丘,春秋末鲁国人,故里在今山东新泰市放城镇。

典故: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后世尊为先贤。宋真宗追封林放长山侯。

晋安堂:来源于“济南林”,林颖之子、林懋之弟林禄。西晋末年随晋元帝渡江,后来出任晋安郡(今福建福州)太守,为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晋安,又有人迁居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

林禄:字世荫,五胡乱华之际,林禄奉敕守晋安郡,迁家居晋安,为林姓开闽始祖。

林禄是忠心耿耿的五朝元老,死后被追封为晋安郡王

忠孝堂:林英(避御讳改名悦)为“晋安林”始祖林禄的二十四代孙以忠孝见称,在宋仁宗时任侍御史。一日,向宋仁宗请求回家扫墓,宋仁宗便让他呈上家谱观看,最后有感于比干为国尽忠,林悦为死去的双亲尽孝,一门之中忠孝两全,于是在家谱上提写了“忠孝”二字,交回林悦手中。后来,这支林姓人因为有了御赐的题签,便以此为荣耀,自称“忠孝堂”。

宋嘉祐六年, 林英乞归祭扫祖坟。仁宗皇帝问曰:卿殷少师苗裔, 家乘可得见乎!悦即取家谱进奉。帝阅数日, 御笔大书《忠孝》两字于谱首, 钤以御宝。

九牧堂:唐代。闽林始祖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家于莆田,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被授于太子詹事一职。他先后娶妻3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后来生子9人,分别为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蔇。九人后来也都明经及第,并且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闽”之地独领风骚,因此被称为“八闽世泽,九牧家声”,或者称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纪念这段颇为荣耀的历史。“九牧”后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长乐、连江、泉州、漳州、永春、龙岩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韶州、广西横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迁居世界许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拥有较大的影响。林氏宗亲点击进入林氏全球群

九牧祖祠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乌石

阙下堂:林攒,闽林始祖林禄的十八世孙,早年任福唐县尉(今福建福清)。贞元元年(公元785),他的母亲在莆田病重,他得知之后,急忙从福唐赶回,未到家母亲便去世。他悲痛欲绝,回家后扶尸痛哭,几次昏死过去,四五天也不吃东西。母亲下葬之后,他又在墓旁搭一座茅屋住下,亲自搬运土块、石头,为母亲的墓葬添土筑石。这样过了一年多,都是如此。结果感动了苍天和其他生灵,以至相传有甘露三次降临到墓旁的松柏上或其他附近地区,又相传有白鸟两次飞来。事情传到朝廷,唐德宗专门下诏星表他的门闾,并在宅第前立下双阙,他的家族也免除了徭役。家乡以此为荣,把他的家族称为义门,所居地称为孝里,所在的林姓支派,称为阙下林。

阙下林·孝子墓设计效果图

林氏祖训

林氏祖训为明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林俊撰,祖训内容为: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裏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劝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以共绵诗礼仁厚之泽。敬之、戒之,毋忽!

贤良港妈祖天后祖祠内的林氏族范

文化遗迹

比干墓:位于河南卫辉市比干庙村,是林姓始祖比干的坟墓。墓前建有庙宇,称为比干庙。比干墓及比干庙占地130余亩。在比干埋葬于此并得到周武王封祭之后,很早便出现纪念性的庙宇,并在北魏、唐、宋、元等朝代多次修缮,至明孝宗弘治年间又进行大规模的重修。院落座北朝南,呈长方形,有大殿、拜殿、山门、石坊、碑廊。庙院保存魏孝文帝“吊比干文”、唐太宗“祭比干文”。后院即比干墓,墓前立有孔子所刻“殷比干莫”石碑。另外,在河南淇县朝歌镇,还有“摘心台”,传说中比干要找回心脏的心地,为河南新乡,在朝歌镇南不远;在骑马奔跑中使肠子拖地的地方,称为拖肠屯,今名常屯,在朝歌南十余里;在肠子墩断的地方,有村庄名墩肠断,今误为顿坊店,在卫辉市境内。还有,比干墓旁的“没心菜”、“开心柏”等,与传说相近。

比干庙南门的庙门

文财神庙:台湾民间信仰。传说比干被杀之后,他的为国尽忠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则怜悯他的无辜,一则有感于他的心被挖而无法生贪,偏任命他为掌管财库的官,与后来的关公(称为武财神)一同担任这一职务。庙位于嘉义西荣街(番社),新港乡宫后街、玉山路六十巷、北门街林森东路,高雄前金区中华三路、苓雅区武智街十一巷,以及北京雍和宫、青岛海云庵。

文财神比干公

晋安王墓:即“闽林”始祖林禄的坟墓,又称晋安郡王墓,在福建惠安县涂岭龙头山官路顶九龙岗。坐乾向巽。穴名“龙马毓奇”,题额“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墓前的各种碑刻,以林齐圣之“重修始祖晋安郡王墓记”为最引人注目。墓左侧有郡王祠。

晋安郡王墓

九牧祖祠:在莆田。清朝乾隆七年壬戌重修。刻有“重创九牧祠堂赞文”。紫霄岩有九牧墓。

妈祖庙:福建莆田湄州岛上。妈祖原名林默娘,为“莆田九牧”之一林蕴的十一代女。据统计,信徒有2亿多人,分布在南起福建、台湾、广东,北至山东、天津广大的沿海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九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莆田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为最受妈祖信徒向往的地方。

九牧祖祠内景,图片系2016年九牧秋祭期间拍摄

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福州澳门路,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墓葬在福州北郊马鞍山村金狮山麓。林则徐,福州侯官人,为九牧林派下福清玉融文峰林家之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有“虎门硝烟”描述的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纪念馆

林祥谦烈士陵园:在福州。林祥谦,原名元德,尚干乡亭上村人,为陶江林氏派,为"二.七"烈士。陶江林氏另出有著名人物--林森,为国民党省主席。尚干枕峰山麓有"祥谦陵园"。

林祥谦烈士陵园

林觉民故居:在福州。林觉民,闽侯人(今福州),福州凤池林家之后,与族弟林尹民同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夫人陈意映,展览馆展有“与妻书”等。

林觉民故居

林巧稚纪念馆:在厦门鼓浪屿。林巧稚,厦门人,我国首批妇产科医师,为我国妇产科做出重大贡献。

林巧稚纪念馆

菽庄花园:在厦门鼓浪屿,为林尔嘉所建。林尔嘉,字叔臧,又作菽庄,别号百忍老人,为“林本源堂”之后,出自福建开漳林氏林孔著衍派。为当地巨富,建有“林家花园”被台湾舆论称为“台湾的阿房宫”。林尔嘉亦曾重修了晋安郡王墓。

菽庄花园

梅妻鹤子:浙江杭州十八景之一,称为放鹤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林和靖所建。林和靖,为晋安四世林鄱的后裔。林鄱在东晋是举孝廉,迁居钱塘。

梅妻鹤子·放鹤亭

西河堂:林氏得姓始祖林坚公,是殷商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妫氏方孕三月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裔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改名坚。考河南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林姓第二代祖先林坚被周武王封为西河或清河、又封于博陵(今河北安平),至子孙林载又赐爵为博陵公,以他出生地一带作为食邑,子孙得以世代享有这一爵位。后来,人们习惯称林姓为“西河林”名源此。周武王灭殷商建周,昭泉乃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赐名林坚,林氏始祖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总堂号为“西河堂”,子孙世袭其爵,多为大夫。春秋时期,林姓后人由于官职调迁与避战乱隐居等原因,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 


问礼堂:始于林放,林放公是孔子门弟。周景王於中国纪元二一七O年(公元527年)蒞临孔子学堂问礼时,放公大哉斯言有礼之本。景王赞曰:“礼之有本,子能启问,大哉斯言,光昭明训,德辉泰山,诬祭莫奋,崇茲祀典,千秋令闻”。林放,问礼于孔子,事见《论语》,封其大夫。公与姚芋氏合葬河南省开封府东岩山,公为先贤名列孔圣同享千秋,所以林氏堂号为问礼堂之故。

九龙堂十德堂:以望而堂。是林坚的裔孙林皋在赵国任国相,德高望重,权倾一时。他定居于赵国境内的九门(今河北藁城之西北),娶妻胡氏,战国时代,有位名叫林皋的人,在赵国担任宰相之职,权倾一时,德高望重。娶妻胡氏,生有九子,依次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受家风影响,也各有才能,被当时人称为“九龙”,他的家族被世称为“九龙堂”。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被称为“十德堂” 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赵国人称之为“九龙”。林皋也被誉为“九龙之父”,其门第被赞颂为“十德之门”。因赵国君王器量狭小,对此十分嫉妒,叫人“择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临杀身之祸,赶紧率全家老少逃往白云山避难。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叹,他说:“贤哉林皋父子也!”


济南堂:以望立堂。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部分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后来齐郡又演变为济南郡,林姓又被称为“济南林” 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林坚的裔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陇西林姓和九牧林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下邳堂:以郡为堂。是徐州林氏与下邳林氏,林礼是林坚的裔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颖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西晋末年,中原板荡,西晋黄门侍郎林颖不得不离开故土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颖的长子林懋,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姓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任满之后,时局已经十分动荡,便在郡中梓桐乡定居。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后来传到第八世林国敏出任台州刺史而成为浙江台州、温州林姓的开基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晋安堂:以望立堂。晋安林氏始于林颖的次子林禄,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来源于“济南林”的林颖之子、林懋之弟林禄。西晋末年随晋元帝渡江,后来出任晋安郡(今福建福州)太守,为林姓入闽第一人。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他的后代除留居晋安,又有人迁居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外等各地,无愧林氏第一旺族,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其后的唐九牧林、阙下林及其后的宋九牧皆出自晋安世系。林禄 公的第2世林景公、第3世林缓 公,均有战功,相继封为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南平侯,故林氏祠堂或民居常用联“双桂家声远,九龙世泽长”。

九牧堂:以人盛为堂号。唐朝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闽林始祖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林披公,字茂彦,家于莆田,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以明经升第,饱览六经子史,健笔纵横,品志清洁,宠辱不惊,官至太子詹事;被授太子詹一职,刺史,由北螺迁居澄渚乌石(今析出属西天尾镇龙山村), 他先后娶妻3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后来生九个儿子,父子厥后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父子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生九子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茛;唐九牧是:林苇 公(端州即今广东肇庆刺史)、林藻公(容州即今广西容州刺史侍御史)、著公(横州即今广西横县刺史)、林荐 公(韶州即广东韶关刺史)、林哗公(通州刺史)、林蕴 公(邵州即今湖南邵阳刺史)、林蒙公(循州即今广东博罗一带刺史)、林迈公(雷州即今广东海康一带刺史)、林蔇公(四明处士)。"九牧”后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长乐、连江、泉州、漳州、永春、龙岩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韶州、广西横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迁居世界许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拥有较大的影响。

孝瑞堂:又称“双阙堂”。始于林攒,闽林始祖林禄的十八世孙,早年任福唐县尉(今福建福清)。贞元元年(公元785),他的母亲在莆田病重,他得知之后,急忙从福唐赶回,未到家母亲便去世。他悲痛欲绝,回家后扶尸痛哭,几次昏死过去,四五天也不吃东西。母亲下葬之后,他又在墓旁搭一座茅屋住下,亲自搬运土块、石头,为母亲的墓葬添土筑石。这样过了一年多,都是如此。结果感动了苍天和其他生灵,以至相传有甘露三次降临到墓旁的松柏上或其他附近地区,又相传有白鸟两次飞来。事情传到朝廷,唐德宗专门下诏星表他的门闾,并在宅第前立下双阙,他的家族也免除了徭役。家乡以此为荣,把他的家族称为义门,所居地称为孝里,所在的林姓支派,称为阙下林,分为五房,后裔以孝瑞为堂号。

追远堂:海丰海城北门“追远堂”太祖林敦茂公,配巫氏、吴氏。一世实吾公,配许氏,二世召融公,配吴氏、章氏,三世明华公,配杨氏(入海陆惠“忠孝堂”)。四世仪韬公,于清康煦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携同眷属与二弟信韬公、三弟俊韬公移居海丰海,栖身町前乡。后择海城北极社,世称“北门林”。仪韬公宵干殷实,开基创业,缔造北门“追远堂”祖祠,子孙由此繁衍。次弟信韬公一系仍居町前乡传世。四世仪韬公,字中秀(列闽林50世),配张氏,生六子:马琦公、黎琦公、陈琦公、周琦公、黄琦公、张琦公,分为六房。夫子合手艰苦创业,养鸡鸭、营生意,图强发展。长、三子为监生,二、四子为庠生。二房向南厝,三房向北厝,衍居金带街、汕尾。八世武锦衍居西门。其后裔林桌存公为清代(实为民国,因避开文革这一历史环境,族人把年代记为清代 — 编者注)盐输官。林子云公为粤军陈炯明部队任师长。林羽云公于保定军校毕业,民国期间任团长。其辈序:韬奇周特苞克锦 光国有文章 英声高树联芳桂 传家本忠孝 德应长孚献瑞云。“韬”列四世,今已传至“章”辈,列15世,裔孙2000多人。有子孙衍居陶河下边、可塘后林等地。

忠孝堂:典出御题。闽林始祖禄公第二十四世林悦公,原名林英。林悦为“晋安林”始祖林禄的二十四代孙以忠孝见称,在宋仁宗时任侍御史。是后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宋仁宗之侍御。有一日请假回家扫墓。仁宗问曰:“卿殷少师苗裔家乘可得見乎”。悦公以取族譜呈上御阅数日后,龙心大喜有感比干尽忠。悦卿则孝。最后有感于比干为国尽忠,林悦为死去的双亲尽孝,一门之中忠孝两全,御笔大书“忠孝”二字於谱首钤以御宝。交回林悦手中并赐诗二章。钦命悦卿珍重回京供职。后来,这支林姓人因为有了御赐的题签,以此为荣耀,从此称为“忠孝堂”。


松卜堂:为江苏省丹阳县林氏支宗的堂号。丹阳林氏肇于宋代。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福建省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今后便长住于此。林芳的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殖生息。丹阳林氏"松卜堂"的先人,按行序陈设分为松卜、都会、北庄、大华等支。主要散布在大华、埤城、丁家坝、林家桥、北庄、绕庄、孟河、魏村、张庄、黄墟、董庵等地。在县城里,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铺、寺前铺、晋地坟、虞巷、安巷等族系。

敦本堂溯望敦本堂先祖,自一世祖林秀一公从闽徙鄂定居南湖白果树始,历代达官显贵、绰商富贾、科技奇才、饱学名士数不胜数,真可堪称为一大名门望族。九牧林氏历经唐、宋、元三朝的繁衍生息,已枝繁叶茂,族裔遍及福建及海内外。敦本堂林氏乃八牧之后。元正26年(1366年)茂公在莆田县石头村创办团练,后投汤和,初授把总,继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官封一等绥远将军。洪武二年,调守湖南岳阳,后 因屯田, 坐居 沔阳杨庄垸林家垴,为沔汉林氏始祖。茂公生三子,即秀一、秀二、秀三公。秀一公迁汉川斗埠头尹家下脚立业,为避 军籍改姓尹,即依尹完粮。秀二公迁潜江泽口,秀三公留沔阳。汉川七世 祖大本公,清嘉靖辛卯科举人,任江西瑞州知府,与堂兄大川(云南和曲知州)涉汉水,访潜沔宗亲,悉知迁汉川及改姓之由,历情呈官,于 喜嘉庆36年接上批复,复林姓,因族内分歧,分林尹二 派,后各修宗谱,祖祠,1989年续谱时合谱,形成同宗同 谱同字派不同姓的格局。又称“林月汀宅”,俗称“大厝底”,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菜园路4号。已毁于1921年地震。属于三级古迹。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亦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台闽标准四合院建筑,乃当时竹山清武官林月汀所建立,故属私人宅院。该堂主体木质构造,为台湾十大古厝之一,亦为台湾雕工最为精美者。该堂为二落式建筑,第一落屋顶为马背式,门厅前具宽广檐廊,并于壁面题字作画。左壁彩绘花鸟草木,字题“竹茂”、“囗得石花胜开”;右壁彩绘人物山水,字题“松苞”、“夜雨竹窗问语”。太师壁双面木雕,前为松、鹿(取长寿多禄之意),后以窗棂组成“富贵玉堂春”字样,其四角衔以蝙蝠造型(取得福之意〉,故福禄寿齐备。第二落为正堂,屋顶属顶硬山式,据说原为官式燕尾脊,后去燕尾。各门扇工法讲究,精磨细琢,赞叹不已。第一落、第二落及左右护龙形成完整的四合院。如果可能,应该就地重建,不然殊以为遗憾。

崇本堂:①林氏宗祠又名崇本堂,址在云霄县莆美镇双溪口村,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2006年初经由宗亲集资重修。是闽林的始祖,其子孙相继居闽。又传三十三世,至林琼公,为闽林“九牧”派系云霄晋安郡林一世祖。公元1320年,元仁宗延佑七年,柯妈带三位亲生子从南靖徙居云霄大夫地,三兄弟同为云霄二世祖。迄今六百八十年,已传二十八世。其子孙相继衍传云霄县、诏安县西桥、龙海市东泗洋尾坑、广东潮州、陆丰和台湾省台北、南投等地。双溪口林氏为云林五世乾公,妻杨氏,生两子,长廷和(温)继乾之后,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入益溪(即今双溪口),建祖祠堂号“崇本堂”,次廷端移居前涂村。 俗称“林祖厝”,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集山路路三段831巷内。属于三级古迹,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竹山及鹿谷地区林姓宗亲,为缅怀林姓先贤开山垦荒之德泽,于是募款建祠,祠内供奉开闽始祖“林禄公”、“九牧公”及“林圮公”三位先贤。崇本堂早年失修,首于嘉庆七年修筑成宫廷式建筑,雕梁画栋,宏伟壮丽 却不失古色古香。复于1968年二修,最后则于1984年重建,这次除屋顶保有古式燕尾式建筑之外,全面改以水泥磨石,而失 朴质之风。但却也免于“九·二一”(1999年)地震之蹂躏,毫发无损。崇本堂的保有特色包括燕飞尾式屋顶、山门的交阯陶福禄寿三仙塑像;左右塑的“左昭”、“右穆”题字;正堂的“文魁”、“选元”及“进士”匾额等。

培远堂绥丰堂:游洋林氏昌公6世孙林子慕后裔,先后建有平和绥丰堂、培远堂和漳州宫保第。雾峰林家的开台始祖林石,是埔坪开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孙。自林石渡台后,台湾林氏族亲与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宗亲就经常往来,世世代代不曾中断。以林文察、林朝栋、林祖密祖孙三代为代表的雾峰林氏是其中最显赫的一支。但各地族谱矛盾颇多,廷玉是生一子,还是二子,还是三子,各种版本族谱的记载有异。

尚干堂:尚干林氏祖先是林穆,乃唐末世居在河南光州固始县,系出山东济南的士族。为避战乱,随王潮、王审知的军队于公元885年辗转入闽各地。林穆在军中运筹帷幄,为王审知得力的助手,故唐封为左朝奉大夫。为陶江林氏姓祖。公元904年他自择桑梓,定居于乌龙江畔枕峰村,迨至十三世裔孙林津龙的南宋“尚书干官”,里人以官名称其家乡为“尚干”。

善庆堂:是台湾竹北六支林家共建的基业。位于竹北市六家聚落,取意于祖先林放之问礼于孔子,子曰︰“大哉!斯问”,遂号之。创堂之初作用有二,其一,用之接待宾客,其二,作为父子兄弟之办公议事场所。大正九年(1920)时改称为六家。此地在汉人未入垦前称为“雾仑毛毛荒埔”。乾隆二年(1737)泉州晋江周家来到此地开垦,乾隆十四年(1749)竹堑社平埔族亦移此荒埔,并建立东兴社。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又有饶平人林钦堂、林孙彰、率林居震、林先坤从鹿港移垦六张牦,筑六张牦圳,大肆垦殖。后返乡邀林孙服、林孙坛入垦,创建善庆堂,而建立竹北六家林家的基业。


教忠堂:在潮安县庵埠镇宝陇村,有一座称为“教忠堂”的大祠堂,祠堂内有明朝天启元年《诰封敕文》、天启四年皇帝口授而书的“教忠堂”三个大字,复原之南明兵部尚书郭之奇所撰《林尚书熙春略传》大匾也悬挂在这里。这里的一切,记录着明代潮人英杰林熙春的传奇故事。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海阳县龙溪都人(今潮安县庵埠镇宝陇村),生于嘉靖三十年七月(1550)。明万历十年(1582)中举人,翌年登进士,初授湖广行省巴陵县(今湖南岳阳)知县,后调宗师,任户部给事中,礼科、兵科、工科都给事。林熙春作为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的给事,在任期间向皇帝提出了不少积极建议。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冬,兵部考选军政,帝喜怒无常,一时斥逐谏官34人,朝中大臣保奏无效,谏官不敢上疏。林熙春闻悉,毅然上《伸救言官疏》,慷慨陈言,请求公正对待谏官,一时激怒神宗皇帝,被贬后隐居庵埠宝陇村。庵埠宝陇村,保留着由林熙春之父与林熙春先后建造的林氏祠堂。当年朝廷特赐“三世尚书”,如今该匾仍悬挂祠内。


崇礼堂:林氏崇礼堂位于长泰县兴泰开发区积山村塘边社。当地社林氏是闽林九牧衍派,福唐刺史“林蔇”后裔,林勤劳三兄弟由仙游竹塔入泰,宋末“林愨斋”住塘边衍传,子孙分衍闽南各地。崇礼堂始建于明万历间,重建于清康熙,1994年再次重修,坐东朝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占地面积780平方米。以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面阔三间,门厅深二间,正面内收作”榻寿”式,第一进作为前廊,六方形石步柱,青石六方古镜柱础,明间,次间各开有大门,正中大门边置青石鼓浮雕双龙戏珠纹门鼓,两侧门边置方形青石门墩,石浮雕花草图案柜台脚,素面墙堵,抬梁式木结构,门前的檐柱有三组木透雕倒吊莲花柱,梁架嵌有木雕卧狮坐斗庑廊面阔一间,进深一间,柱为方形石柱;卷棚顶。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步柱为白石八角柱、八角束腰杂宝古镜柱础。十一檩三架梁,前轩作卷硼式,瓜形或团花形坐斗,后堂看架作一斗三阈五弯枋,明间后进公妈龛作六扇木栅门。堂前门上悬挂有“林氏家庙”匾,堂内有悬挂有“崇礼堂”、“父子登科”、“进士”、“兄妹博士”等匾。堂内的石柱阴刻有多副楷书柱联:“麻承十德自泉莆仙游以入万古衣冠照日月,派衍九龙由晋唐宋明而至千年俎豆镇乾坤。”

永泽堂: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龙海市角美镇杨厝村过井社,有一座历经180多年风雨沧桑的古老建筑,它就是清代台湾首富林平侯在家乡创办的民间慈善机构“林氏义庄”。台湾望族板桥林家第一代移民林平侯,字安邦,号石潭,于乾隆年间赴台,积累起惊人的财富,历代子孙不断增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称为台湾第一家。建成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林氏义庄,南北长114米、东西宽90米,总面积3730平方米。主体建筑前面是一口大池塘,大门侧开。池塘边有石栏杆,然后是一个巨大的石埕院,正好用来晒谷子。埕院后,是一排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热烈的红砖红瓦;主屋与护厝纵横排列,沉稳大方;燕尾脊作势欲飞,又添了一种灵动之美。整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排保存完好的乌石碑刻,镶嵌在正厝天井西廊的壁墙上。碑刻上下两层,共十块,宽3米,高1米。工整精美的小楷,出自清书法家吕世虞的手笔。其内容,叙述了林氏义庄的由来、施赈办法、经理人员的配备,非常详尽,是义庄的灵魂。林平侯能聚财,更在于他能散财。他为三貂岭十余里山道筑砌整齐的石阶,方便行旅往来;他无休无止地捐款,资助文庙、贡院、书院、城墙、桥梁等公益设施;遥远的天津饥荒,他捐出数千石大米运去赈灾;土人与移民纠纷,闽、粤或漳、泉不同群体械斗,他都极力调停,周旋,和解。在传记里,晚年的他是个不断施舍的慈善家,财富多得使不完。布政使惠安人陈金城评论他说:“无意求富而竟富,以富而贵,以贵而益富,日惟用其富,散其富,而益巨富。”人生到了这境界,真可谓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他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乡亲的贫困,特地捐出田产,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慈善机构:“先生自归田后,置义田三千石,创建永泽堂。”永泽堂指的就是林氏义庄。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两年后完工。道光元年(1821)开始运作,办理赡赈业务,周济宗亲。由于制度设计得好,义庄自行运作,延续了116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祖国大陆与台湾交通阻隔,才停止慈善工作。这期间,林氏家族已由第一代林平侯传至第四代林尔嘉。

林本堂 :明永历二十二年有林宽老入垦今嘉义县六脚;二十三年有林虎自嘉义移垦竹山,后移垦嘉义六脚;三十年有林一入垦今嘉义县太保。清康熙中叶有林宽亮、林必锦入垦今南投县竹山。康熙末叶有林满入垦今云林县斗六;林应、林德纯入垦今竹山;林瑞芸入垦今台中县大里;林固入垦今台中市东区。雍正年间有林宏齐、林敦成入垦今彰化县永靖;林彩、林剧入垦今南投县竹山;林元明入垦今台中市东区。乾隆初年有林江、林受豚入垦今台中县大里,后移垦台中县雾峰;林爽文入垦今大里,后举众抗清事败被杀;十年林簪入垦今台中市东区,后移南区;十一年有林石入垦今台中县大里,其子琼瑶、甲寅移垦雾峰,即“林本堂”,乾隆中叶有林先仲入垦今彰化永靖。

梅鹤堂:梅鹤林氏由后周时的林克己开基,到宋代时出了一位在林姓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林逋(又名林和靖)。林逋创建林姓梅鹤堂,成为林姓的重要支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