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界常用的温胆汤方,几乎可以用到10个方面

 知足常乐lthdcv 2022-05-07 发布于安徽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针对失眠这种病症很有功效的一首名方,叫作温胆汤。这个温胆汤主要针对的失眠是那种体内有痰湿的人群。

这个方是古代的壮胆方,适用于以失眠、易惊、眩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为特征的疾病。

最早就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后被明代的陈无铎加入了茯苓和大枣,写入了他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本书里面。他在书里第九卷写道说,这个方子针对的是“大病后,虚烦不得眠。”

这个方子具体的体质要求:多是中老年人,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好,面部皮肤比较油腻。主诉比较多,自觉症状严重,多诉说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尤其是多噩梦,易惊,恐惧感;患者大多有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等。

目前,中医界常用的温胆汤方,由8味药物组成,我给大家讲一下,这8味药和常用的剂量分别是:姜制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5g,生甘草5g,枳壳15g,竹茹10g,干姜5g,红枣15g。

温胆汤,它实际上是由二陈汤加味而来,能够在多种疑难杂病中都用得到它。

我总结了一下,温胆汤的方证几乎可以用到10个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从神志的角度来用温胆汤。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神志疾患,比如精神分裂、焦虑症、抑郁症。

第二方面,就是从气的角度来用温胆汤。这个时代是个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不少人处于斗气状态,病人一过来,抱怨非常多,说话也特亢奋,是因为气不能下顺。气不下顺的结果,整个上焦从口腔到咽喉到食管胃都是痰液,表现为各种炎症。如慢性咽炎、食管炎、胃炎等。

第三方面,就是从痰的角度来用温胆汤。病人一来就说他经常咳吐痰浊,而且你问他晚上打呼噜也特别厉害。这是明显的痰湿作祟。

第四方面,从怪病的角度来用温胆汤。朱丹溪说过,怪病都有痰作祟。疑难杂病,久治不愈,应该从这方面来考虑。把痰去除了疾病也就缓解了。

第五方面,从脉象上来看,脉弦滑数,甚至有脉象上越的反应,中焦郁堵,上焦亢进,胆火扰心的脉象,只要摸到都可以变通使用温胆汤。

第六方面,从舌象上来看,病人舌苔厚腻,舌质偏暗,口中有臭秽之气,这些都可以看成是痰浊不能下顺,痰和瘀血相互搏结在一起。

第七方面、肥胖的病人,即是痰湿体质,肥人多痰,瘦人多火。那些单纯性的肥胖,脂肪肝,脂肪瘤,是痰湿壅堵在那里,也要考虑到温胆汤的思路。

第八方面,大便不通,脘腹容易胀满的病人。他们有的排大便不顺畅,质地黏就明显是痰湿壅堵在肠道,这时也可以考虑用温胆汤。

第九方面,老年病。当今时代老年常见病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眩晕,甚至中风,肢体麻木。只要摸到脉弦硬,中上焦出现明显郁脉。

第十方面,血液生化检查时发现病人血脂高,尿酸高,血沉快,甲状障功能异常等,这些人气机功能系乱,按中医辨证属于浊的都可以考虑使用温胆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