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疾病的协定处方—温胆汤】(精)

 昊晟堂 2019-07-15

温胆汤是中医的名方,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还有另一种说法,出自南北朝姚僧垣的《集验方》,古方温胆汤的组成,大家背一下方歌。

“温胆汤用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寐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温胆汤由主要六味药组成,加上姜枣就是八味药。这六味分别为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我们再分析一下,前面四味药就是二陈汤,二陈汤为治痰湿之总方。痰湿有狭义的痰湿,指咳吐痰液;还有广义的痰湿,是无形的痰湿。这些痰湿,二陈汤可以将之化开,加之枳实、竹茹能降胆胃、肺之气,整个方子降气化痰之力就强了。人体痰湿属于浊阴,浊阴出下窍,要往下面走,这温胆汤就是降浊阴的良方。

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时,大家都知道国医大师邓铁涛老教授最常用的方有两个,一个是温胆汤,一个是补中益气汤。而这温胆汤还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协定处方。可见此方使用频率之高,治疗疾病范围之广。

邓老这两个方,一个温胆汤代表降浊阴,一个补中益气汤代表升清阳。两个方子里面就含有升降的思想。而且两个方子的作用点都偏于中焦肝胆脾胃。补中益气汤我们以后再来谈,现在着重谈温胆汤。

温胆汤的主治,古书上即有记载,“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短气悸乏,或自汗,并温胆汤主之。”这段话把温胆汤主治的机制说出来了,就是痰与气相搏,按方歌上所说的,就是“痰上扰”。痰病产生的症状很多,怪病皆由痰作祟,所以方歌称之为“证多端”,也就是说痰上扰导致的疾病不仅仅教科书所列举那些。教科书上认为温胆汤治胆胃不和,痰湿逆扰,能够理气化痰,降胆和胃,这是站在痰和气的角度论温胆汤。

道医用这温胆汤,甚至用每个单方时,站的高度都比较独特,独特在哪?在精气神三宝。站在精和气的角度看,就是在痰气的层面用温胆汤,可以解决很多怪病。如果再往高一层看,站在“神”的角度运用温胆汤,凡是病人脉象上越,形神不安的,用这温胆汤效果相当好。把上越的脉象调伏下来,疾病就好转了。

温胆汤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使用。这里总结成十个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从神的角度来用温胆汤。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神志疾患,比如精神分裂、焦虑症、抑郁症。

第二方面,就是从气的角度来用温胆汤。这个时代是个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不少人处于斗气状态,病人一过来,抱怨非常多,说话也特亢奋,是因为气不能下顺。气不下顺的结果,整个上焦从口腔到咽喉到食管胃都是痰液,表现为各种炎症。如慢性咽炎、食管炎、胃炎等。

第三方面,就是从痰的角度来用温胆汤。病人一来就说他经常咳吐痰浊,而且你问他晚上打呼噜也特别厉害。这是明显的痰湿作祟。

第四方面,从怪病的角度来用温胆汤。朱丹溪说过,怪病都有痰作祟。疑难杂病,久治不愈,应该从这方面来考虑。不少病人因失治误治导致气机紊乱,脾胃受伤,进而产生更多的痰湿,这些痰湿又加重了疾病。这时急则治其标,把痰去除了,疾病也就缓解了。

第五方面,从脉象上来看,脉弦滑数,甚至有脉象上越的反应,中焦郁堵,上焦亢进,胆火扰心的脉象,只要摸到都可以变通使用温胆汤。

第六方面,从舌象上来看,病人舌苔厚腻,舌质偏暗,口中有臭秽之气,这些都可以看成是痰浊不能下顺,痰和瘀血相互搏结在一起。

第七方面,肥胖的病人,即是痰湿体质,肥人多痰,瘦人多火。那些单纯性的肥胖,脂肪肝,脂肪瘤,是痰湿壅堵在那里,也要考虑到温胆汤的思路。

第八方面,大便不通,脘腹容易胀满的病人。他们有的排大便不顺畅,质地黏腻。明显是痰湿壅堵在肠道,这时也可以考虑用温胆汤。

第九方面,老年病。当今时代老年常见病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眩晕,甚至中风,肢体麻木。只要摸到脉弦硬,中上焦出现明显郁脉,这时都可以考虑用温胆汤。

第十方面,血液生化检查时发现病人血脂高,尿酸高,血沉快,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人气机功能紊乱,按中医辨证属于痰浊的都可以考虑使用温胆汤。

温胆汤的加减变化

广东人气(阴)虚湿热者,加太子参20克,石斛15克,薏苡仁30克。

心血管疾病者,加五味子6克,麦冬10克,太子参1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30克。

脑血管疾病者,加天麻10克,白术15克,钩藤10克,白蒺藜10克,生牡蛎30克或石决明30克。

精神性疾病者,加天麻10克,白术15克,钩藤10克,白蒺藜10克,生牡蛎30克或石决明30克。

高血脂者,加山楂30克,玄参10克,丹参15克。

甲亢者,加山慈菇15克,玄参10克,生牡蛎30克,浙贝母15克,石斛15克,薏苡仁20克。

动脉硬化者,加五爪龙30克,鸡血藤30克,土鳖虫6克。

肢体疼痛者,加威灵仙20克,桑枝30克,杜仲15克,续断10克。

大便秘结者,枳壳易枳实,加玄参15克,肉苁蓉15克。

免疫功能亢进者,加山慈菇15克,玄参10克,薏苡仁20克。

尿酸高者,加薏苡仁30克,玉米须30克。

血糖高者,加怀山药3060克,玉米须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

舌质黯者,加入丹参15克,生三七10克,路路通20克。

舌苔腻者,加入川萆薢15克,白术15克,薏苡仁20克。

有外感者,加豨莶草15克,千层纸10克,桑叶10克,玄参10克。

这些药物的加减变化、剂量把握,要咨询当地的中医师。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强调,“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人体病情有轻重缓急,体质有强弱胖瘦,一切都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这些加减变化,只是示人以理法,教人灵活用方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