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氏温胆汤

 昵称12767988 2014-09-01
    摘 要 介绍邓氏温胆汤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传统中医古代名方温胆汤作了比较。认为邓氏温胆汤适用于中医“气虚痰浊证”, 痰证是古人对临床复杂病症诊治的一种思维模式或理论假说,它可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总结邓氏温胆汤临证使用八个指征及药物使用加减方法,并以三例临床治验医案印证说明。

摘 要 介绍邓氏温胆汤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传统中医古代名方温胆汤作了比较。认为邓氏温胆汤适用于中医气虚痰浊证, 痰证是古人对临床复杂病症诊治的一种思维模式或理论假说,它可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总结邓氏温胆汤临证使用八个指征及药物使用加减方法,并以三例临床治验医案印证说明。

邓氏温胆汤,乃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长期临证实践对中医古代名方温胆汤的应用与发展,其学术渊源是中医痰证痰瘀相关理论学说。

1、药物组成及功效主治

邓氏温胆汤药物组成及功效主治用法:竹茹10 ,枳壳(原方为枳实),橘红(原方为陈皮),胆星或法夏(原方为法夏)10 ,云苓15,克,甘草。邓氏温胆汤必加参(或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或丹参),故又名温胆加参汤。功效益气除痰,主治气虚痰浊证。用净水750 毫升(三碗),煎煮为200 毫升(大半碗);复渣用净水500 毫升(两碗),煎煮为200 毫升(大半碗)。

考温胆汤名源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篇,一说出自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古方药物组成为,陈皮、法夏、竹茹、枳实、茯苓、甘草。主治: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短气悸乏,或自汗,并温胆汤主之。邓氏温胆汤在药物组成上,枳实改为枳壳,陈皮改为橘红,法夏多用胆星或两者同用,临证时加用党参或太子

参或人参等。

2、关于痰证的理论假说

何谓痰证痰瘀相关邓铁涛教授研究中医各家学说,认为痰证痰瘀相关,是古人对临床复杂病症诊治的一种思维模式或理论假说,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临床实践,经过历代医家尤其近代、现代学者实践检验而不断充实丰富,大量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成果为这一学说提供有力佐证。张山雷《中风斠诠》曹祖培序:医之为学有二要焉,曰理论,曰治验。理论者,所以探讨病机之原委;治验者,所以昭示用药之准绳。说明理论与治验,两者互不可缺,中医痰证学说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与现代科技思维不同的、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其方药诊治的又一种方式方法。

例如元代朱震亨有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说,即百病兼痰论点: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窠囊,窠,巢穴;囊,口袋。窠囊者,如蜂子之巢穴于房中,如莲子之实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又如贼寇据山傍险,结成巢穴,洞口外窄内宽,出没不常。痰瘀病,窠囊附于膈间,痰气相搏,结而成囊。窠囊即痰瘀相搏成积,窠囊之痰,非攻击不破。朱震亨把痰证应用范围扩大,并以窠囊喻说其临证难度。

明清时期医家把痰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之温病及它各科。有温病痰浊蒙蔽心包主治以菖蒲郁金汤;有妇科痰病如傅山《傅青主女科》曰气虚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气;外科认为多种疾病与痰有关,如瘰疬、瘿瘤、痰核、茧唇、流注、乳岩、喉痹、梅核气、乳痈、肺痈、肠痈、坠堕、伤损等,陈实功《外科正宗·痰包》: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而匏肿。绵软不硬,有妨语言,作痛不安。可用针刀治疗:用利剪刀当包剪破,流出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断,尽以冰硼散搽之,内服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数服。临证各科对上述疾病临床应用,丰富了中医痰病学说。

邓铁涛教授倡导古说参证,即基于前人的经验学说而总结发扬之。邓氏研究痰证痰瘀相关,重点用于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痰瘀相关就其病病理机制而言,痰是瘀的初级阶段,瘀是痰近一步发展。痰与瘀的概念,它们都是中医学中有其独特之处的一种理论与治疗经验,两者既是病理性产物的同时,又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痰多能瘀脉,聚瘀可凝痰,临证用药,祛瘀可考虑除痰,除痰宜结合化瘀,或痰瘀同治,而中医名方温胆汤是治疗痰证实用有效方剂之一。

3、邓氏温胆汤临证使用指征及药物加减

邓氏温胆汤治痰证,笔者总结其临证使用指征为:①痰病多怪或怪病多痰,即疑难病症可以考虑应用邓氏温胆汤。②精神科疾病,如焦虑症、忧郁症、失眠不寐、精神异常等。③老年病,脉弦者。老年人脉弦,多是动脉硬化表现,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中风、眩晕、震颤麻痹等,也可以考虑应用邓氏温胆汤。 ④血液生化某些项目异常,如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甲功高、血沉快等,中医辨证气虚痰浊者。⑤肥胖症、脂肪肝,肥胖人多痰湿。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如老年人习惯便秘。 ⑦咳吐痰涎者,有外感但不宜用感冒药者。⑧舌苔腻者,或舌黯者。

邓氏温胆汤临证可作以下加减:

南方人气(阴)虚湿热者加太子参20 ,石斛15 ,薏苡仁30 ,益气养阴祛湿。

心血管疾病加五味子, 麦冬10 ,太子参15 ,五爪龙30 ,鸡血藤30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加天麻10 ,白术15 ,钩藤10 ,白蒺藜10 ,生牡蛎30 或石决明30 

精神科疾病加夜交藤20 ,酸枣仁20 ,五味子,钩藤10 ,石决明30 

血脂高加山楂30 ,玄参10 ,丹参15 

甲状腺机能亢进加山慈菇15 ,玄参10 ,浙贝母15 ,石斛15 ,百合20 

动脉硬化,脉弦加丹参15 ,五爪龙30 ,鸡血藤30 ,土鳖虫

肢体疼痹痛痛加威灵仙20 ,老桑枝30 ,杜仲15 ,川续断10 

大便秘结,枳壳易枳实,加玄参15 ,肉苁蓉15 

风湿热血沉快,加桑白皮20 ,山慈菇15 ,玄参10 ,薏苡仁20 

尿酸高加薏苡仁30 ,玉米须30 ,白茅根30 

血糖高加淮山3060 克,玉米须30 ,黄芪30 ,白术15 

舌质黯加入丹参15 ,生三七10 ,路路通20 

舌苔腻加入川萆薢15 、白术15 、薏苡仁20 

有外感加稀豨草15 ,千层纸10 ,桑叶10 ,玄参10 

4、临证医案印证邓氏温胆汤

例一,冠心病高脂血症治验案。刘某某,女,59 岁,2005 19 日初诊。症见头晕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全身紧绷一个月,患者形体肥胖,气短懒言,询问既往有冠心病史,即查血脂五项:标本类别为血清;标本状态为脂血;总胆固醇(CHOL):8.53 mmol/L(参考值:2.65.2);甘油三酯(TG):10.55 mmol/L(参考值:0.341.70)。患者血样标本状态呈脂血,甘油三酯值10.55 mmol/L,高于参考值1.70 mmol/L10 倍。诊断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为气虚痰湿型。按照患者要求纯中药治疗,不开西药降血脂,中医处方:邓氏温胆汤加太子参20 ,山楂30 ; 淮山30 ;桑螵蛸10 ; 杜仲15 。七剂,

复渣一日两服。

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后大便通畅,精神好转,头重如裹减轻。效不更方,再服七剂,加石斛15,薏苡仁克。至10 日三诊,复查血脂五项:标本类别为血清;总胆固醇(CHOL):5.39 mmol/L(参考值:2.65.2);甘油三酯(TG):2.08 mmol/L(参考值:0.341.70)。

此时脂血标本状态已消失,总胆固醇(CHOL5.39 mmol/L、甘油三酯(TG):2.08 mmol/L已接近正常值。而患者除头晕头重,四肢沉重,全身紧绷症状也减轻外,原有胸闷痛症状很少发作。随访五年至今,患者健在可正常工作生活。

例二、 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治验案。

梁某,男,28 岁。2000 日初诊。主诉:心慌,气促,多汗,双下肢无力一月。病史:缘患者近两年来时有咽喉部肿胀感,心慌,失眠,气促,怕热,多汗,口渴,疲倦,头晕,体重下降,伴肌肉酸痛,双下肢无力,活动后诸症加重,休息后减轻,并呈周期性发作,因工作繁忙,未予重视。至今年八月份,因情绪紧张病情突然加重, 24 日不能行走被收入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据当时检查记录:神清,颅神经(-),痛觉对称,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肌力Ⅰ级,双巴氏征(-),腱反射减低,甲状腺肿大Ⅱ度,心率124 次/分,手颤(+),血生化:钾(K)2.2 mmolL(参考值3.55.5),T38.5 mmolL(参考值1.23.4),T4: 309mmolL(参考值54 147)。急收入内分泌科。住院一周,进行多种检查,每天静脉滴注以及口服大量西药(药物不详),花费近万元,症状未见好转且副作用大,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病人难以接受,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求治中医。

证见:形体消瘦,神疲气短,四肢无力,肌肉酸痛,颈部粗胀,肢体震颤,心慌心跳,潮热汗多,消食善肌。舌淡红边有齿印,舌苔厚腻黄白相兼,脉弦细数。中医诊断属瘿病、痿证范围,辨证气虚痰浊,肝郁脾肾不足。仿邓氏温胆汤合强肌健力饮治疗。并嘱暂时停服西药。

处方:竹茹10 ,枳壳,橘红,胆星10 ,云苓15 ,北芪30 ,五爪龙30 ,太子参30 ,五味子10 ,麦冬10 ,山慈菇10 ,甘草, 生牡蛎30 ,三剂。加服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制剂甲亢灵。日常饮食嘱咐少食寒凉,多吃豆类(绿豆除外)。

二诊(9 ):服用中药后症状大减,心慌气短,失眠多汗消失,全身情况改善,肢体震颤减轻。检查双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仍低下,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数。效不改方,山慈菇量加大至15 ,七剂。

三诊(9 13 ):偶有心慌心跳,口干,但睡眠转佳,肌肉酸痛消失,颈部发胀感减轻,体力增加,面有光泽,双上肢、下肢肌力均Ⅴ级,腱反射稍低下,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考虑甲亢病人容易出现内热,且四肢肌力已经恢复,去北芪、五爪龙,加淮山20 ,石斛15 ,薏米20 

四诊(9 20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已经能够上班工作。继续守上方,加山萸肉15 ,并申请复查甲功及生化五项。

五诊(9 27 ):甲功复查结果:T3:1.73 mmolmLT4113.5 mmolmL。血生化:钾(K)4.2mmolL,以上数值,均在正常范围。患者精神佳,体重增加,肢体无震颤,颈部甲状腺基本回复正常。为巩固疗效,仍按邓氏温胆汤加减治疗。随访至今,现仍服中医中药治疗,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未有发作。

例三,冠心病心律失常治验案。

72 岁男性的患者,心律失常病史20 年,经常因室早发作而晕厥。2000 日因过度激动,自觉心脏跳一停一,胸闷不适,胸前区颤抖,急诊求治。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四联律,血糖17.3mmol/L。西医诊断为:①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Ⅲ级;②Ⅱ型糖尿病;③肺部感染;④多发性胆结石症。

入院第二天查房症见:疲乏,面色晦暗,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消谷善饥,口干欲饮,微咳,舌胖淡暗,苔薄白腻,脉浮滑。邓老辨证病位在心,证属气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有四个,但中医辨证亦包含辨病,中医之可涵括西医多种病。处方:竹茹10 ,枳壳,橘红,胆星10 ,云苓20 ,太子参30 ,豨签草12 ,丹参15 ,北芪30 ,淮山60 ,玉米须30 ,甘草。服三剂后,即诉无明显心悸胸闷、消谷善饥明显减轻。五天后的动态心电图示:偶发室早(单发室早90 个),继续服用原方两周,上症消失听诊无早搏,血糖6.83mmol/L,带药出院。本案例若单纯从西医角度讲,同一患者有多种疾病,治疗时相对独立,甚至毫不相干;而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相通,对某一疾病的控制,有助于另一疾病的治疗,达到整体阴阳平衡恢复健康目的,这就是邓老一条中药处方可以兼顾西医四个诊断道理。

按:以上三例,均为邓氏温胆汤痰证治验案。例一高脂血症,患者不愿意服用立平脂、立普妥等降血脂药,恐引起肌酶升高要求单纯中医药治疗,辨证为肥胖痰湿证以邓氏温胆汤治疗取效。例二为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常见兼有心率失常,也用邓氏温胆汤,加强肌健力岭南草药五爪龙,除痰散结山慈菇等取效。例三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验案,患者同时兼有Ⅱ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多发性胆结石症,邓老在会诊时是应用五脏相关理论分析病因病机的,邓氏温胆汤一方可治西医四种病,其机理在于此。

元代王硅(王隐君)以创制滚痰丸鸣于医林,当代邓铁涛教授也以擅长应用温胆汤著名于世。本文对于邓氏温胆汤的理解,虽然未能以现代均数方差和微观实验还原的模式阐述其机理本质,但不排除古说参证的传统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得出成果,往往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中医学术研究需要依靠传统中医原理以及临床成功的案例才能准确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