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里糊涂的意义

 一棵花白 2022-05-07 发布于陕西省
这两天在写一本育儿书的听书稿,这本书叫《父母的语言》,大概是说父母多对三岁前的孩子说话,可以让孩子将来更聪明更有出息。虽然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理解不了这些字词的含义,更理解不了句子,可是在这种稀里糊涂的状态下,孩子的大脑会分析它接收到的字词,在混乱中寻找规律,直到能把词连成句子,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书里的原句是这么说的:“发育中的婴儿大脑完全不关心词汇意义,而是首先量化其一开始听到的特定语音模式,并且计算频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通过婴儿大脑收集重复语音,并将它们标记为重要母型语音来实现的。”

这使我回想起来我读书的过程。小时候读书,是没有什么分辨力的,也不论是什么类型,什么风格,一概囫囵读进去,读了也不一定能记住,一直读到大学阶段,才隐约有一些分辨能力。到干了写作这行之后,越来越需要阅读,关于文字的审美在这个阶段才差不多建立起来。

写作也是一样,没有一开始就能写整篇的能力,也是从小写日记,写作文,在上大学之后依然没有断掉这个习惯。刚开始吃写作这碗饭的时候,也是写得很烂,只是当时比较自信而且运气好,才侥幸走上这条路。

要说写作的章法和技巧,也就是这一两年,才沉淀出那么一些从容不迫的能力。以前以为自己知道,其实回头看,也就是稀里糊涂的。在量的积累下,才实现了一点质的突破。

包括人格、性格、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这些,我也都是在大量的混乱中,自我斗争,自我挣扎,然后才穿云拨雾,走出自身的局限,形成新的自己。

说到这里,前几天一位读者朋友问“自己”是什么。

我也可以浅浅地回答一下我的理解。人原本是没有自己的。人原本是一堆后天输入的条件反射和先天基因表达的集合。也就是,先天的肉身(包括气质、天性)和其所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周遭人际关系所包围的这么一个混乱的玩意儿。

稀里糊涂地活,活到一定阶段,这些东西搅和在一起,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有很多人一辈子都还在条件反射的阶段,没有发生这种变化。

这种变化,使人的感受、经历、知识、记忆得到了统一,也就是,搅和出了一个自我意识。这是一个从涣散到统一的过程。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

他这个说法其实是很对的。因为我们最开始,就是一个输入刺激,输出反应的这么一个简单的玩意儿,只是上述的先天后天的因素,会导致每个人反射出来的东西不一样。

比如同样看见一个美女,有些人会远远欣赏爱慕觉得心旷神怡 ,有些人会酸不拉几说这女的肯定不知道和多少男的睡过。这就是,他们的“自己”不一样,导致反射出来的东西不一样。

但“自己”这东西是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比如同样一件事,你现在的看法可能和几年前截然相反,同样的人,你从前喜欢,现在又不喜欢,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基础,是一个松散的集合。

是我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之后,不断对自我意识加以强化,划分自己的边界,确立自己的原则,贴上自己所认同的标签,融合进使自己认同的一些三观,不断捏造自己,创造自己,稳固自己。可当外部情况发生变化,人际关系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改变一些条件反射,这是很自然很本能的调整。

我们不断捏造,不断吸收,不断丢弃。有这么一个问题:一艘行驶在海上的船,零件不断坏掉,不断换新,最后,它所有的部件都被换了一遍,那么它还是那艘船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答案,一个关于自己的答案。

我们稀里糊涂地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还将稀里糊涂地活更长的时间,但这没有什么。因为很多新的东西,在这个稀里糊涂的过程里,从我们内部,诞生了,成长了,这个过程,表面看不到,但实际上它确实存在,我们因此成为了更从容航行的一条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