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人民心中苏式面的天花板——常熟面

 肾品生活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常熟面属于苏式面的一种,不大吃面的人可能不熟悉,但在常熟人民心中它基本就是苏式面中的天花板。面友们是这样告诉我的:“上海人都拥到苏州吃面了,而苏州人却跑到常熟去吃面去”,足以说明常熟面有多厉害


炒浇面

常熟面名气最大的是炒浇面。所谓炒浇说的是浇头原本是生的,等客人到了亲点后才将这新鲜食材下锅热油爆炒,配制预先熬好的汤头一蹴而成浇在面上。真正决定常熟面美味的就是这个“炒”字!由于苏式面本身汤底已经够讲究的了,再融入现场爆炒的浇头,这碗面可谓真是鲜上加鲜了。我去过南京大大小小常熟面馆不少家,基本全是这个风格,浇头非常丰富,珊瑚焖肉,虾仁、肥肠,生煎大排,大三鲜小三鲜、雪菜黄鱼等。。。。,你点好后现场制作,味道的确不错。


松蕈油面

常熟面名气最大也最有特色是松蕈油面,一般要在春秋季节才能吃到。松树蕈是一种附生在松树根部的野生食用菌类,主要产生常熟虞山多松林地区,每到春秋多雨季节,就会在松树周围长出许多蕈来。松树蕈的颜色如松树皮,呈淡棕色,形似开了伞的蘑菇,但显得更瘦长苗条

松树蕈经特殊加工后制成的蕈油是常熟面引以自豪的浇头,它独一无二仅产自常熟虞山松林,蕈油香气扑鼻,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能比。

蕈油面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由于味道太过鲜美,得到了食客们的广泛青睐,所以很快流传省内外,名气越来越大。

我对常熟面有特殊的爱好,每过一段时间总要去光顾一次。除了浇头本身有苏式面的特色外,由于是当场爆炒,味道鲜美、浓烈,也更加接近南京人的口味。我对常熟面的喜爱更因为面条的口感比较好,软中带硬,硬中又有韧劲,吃起来非常有嚼劲,以致我现在定期到专门的面加工点去购买常熟细面。常熟面有粗细两种,我更偏爱细面,有时候我还会和做面的小伙子套点近乎,让他们多压几遍以求面条更有韧性。现在南京市好多地方有常熟面的加工点,但大多数是四川人开的。

“素中之王”松树蕈油面

去常熟面馆吃面也与苏州一样讲究着术语,宽汤:就是汤头要多一点;紧汤:就是汤头要浓缩;重青:就是大蒜花要多放;轻面:就是面条要少一些,宽卤:和宽汤不同,是要放一些熬脆鳝的汤汁。若有人一进门就喊着“鳝排双浇宽卤拌重青免鲜轻硬面加点咸菜”,这一定是当地骨灰级的面客了。

我自己煮常熟细面多用家中大号铁锅,加入水约占4/5左右,待水烧滚沸后将面条放入锅内,重要事提醒三次:不盖锅盖!不盖锅盖!不盖锅盖!等煮面的水冒出气泡后用筷子搅动3-5次后捞进漏勺里装碗,一道美味的常熟面就出锅了……。


撰文和摄影 | 俞雨生

[主任医师/签约科普作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