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这一天,他们在海上捡到了一大坨鱼粪,“一夜之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成为了当地的富豪。 时至今日,他们依然觉得这一经历“美妙的很不真实”。 那么,这群渔民到底是遇上了什么样的鱼粪?一坨平平无奇的鱼粪,怎么会有如此大的价值? ![]() 图|渔民围坐在捡到的“鱼粪”前 事情还要从当天出海说起。 在这一天,也门渔民阿卜杜拉·赫曼为了维持生计,一早就和平日里一起搭伙的几位渔民商量好,要到遥远的海域去打鱼。 渔船行至一条死鱼附近时,不远处,来自邻近城市荷台达的渔民向他们发出了示意,让其暂停一下。 就是这一停,让这群渔民在死鱼尸体中寻到了一坨粪石,随后转手就卖了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46.86万元)。 ![]() 图|也门渔民正在荷台达的渔港卖鱼 两方渔民共35人,每个人分到了4.2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7.05万元),让他们一夜之间就实现了从贫民到富豪的跃迁! 问题来了——既然它如此值钱,那这些荷台达渔民为什么不独享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无法独享——因为这条“死鱼”的真实身份很是特殊。 对于毫不了解的事物,人们总是无法判断其价值,哪怕是一块金矿,不识货的人也极有可能会视为粪土,直接弃而不用。 对于阿卜杜拉·赫曼来说,也是如此。 事实上,在被荷台达的渔民叫住之前,阿卜杜拉·赫曼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好几次经过这条死鱼了。 ![]() 他们之所以没有停下来,一来确实是“目不识金”。 再者,这条死鱼实在是太大了,目测估计有十几米长,哪怕是汇聚他们所有人的力量都不可能撼动其分毫,更不用说将其从海里捞出来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着实也不敢停下来。 停下来损失钱是小,保不好过一会儿命可能就没了! 也门因为常年内战,祸乱不断,也门全国至今没有一公里的铁路,预计要到2025年左右才会有一条通往沙特的沿海铁路投入使用。 ![]() 图|战争废墟之上的也门儿童 基础设施基本没有,用以果腹的口粮也无法自给自足——事实上,也门全国二分之一的粮食都需要进口。 穷、乱是这个国家的代名词,也是也门人的生活常态。 正是因为这一缘故,也门有很多都依靠捕鱼为生,甚至还有胆大的选择下海当“海盗”。 因为渔民太多,近海已经捕捞不到什么鱼了,所以阿卜杜拉·赫曼才不得已到离家比较远的海域去打鱼。 这一片海域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亚丁湾。 在打鱼的过程中,他们得时常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注意自己的行径不能被海盗发现,否则他们极有可能连家都回不了。 ![]() 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次本来是阿卜杜拉·赫曼和同伴们数月以来离家最远的一次,一路上本就胆战心惊的。 事实上,他们也做好了今天一无所获的准备。 但却不料走到一条死鱼跟前时,他们被荷台达的渔民们叫住了。 阿卜杜拉·赫曼本以为荷台达渔民是想让他们帮忙,但走到跟前时才被告知,这条巨大的“死鱼”竟然是传说中极为值钱的抹香鲸。 ![]() 确切点说,抹香鲸本身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它体内的那坨包裹着分泌物的粪石。 通过这种粪石,人们能得到一种非常稀有的香料——龙涎香。 龙涎香,是当今世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商品之一。 其一,龙涎香虽然叫“香”,但它的来源却很“臭”。主流观点认为,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道受到虾蟹外壳、贝类等刺激后分泌的蜡乳状物质,通过呕吐或者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 也就是说,龙涎香其实源于抹香鲸的粪便和呕吐物。 其二,龙涎香的产量着实稀少。抹香鲸能生产龙涎香是事实,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抹香鲸都能够生产出龙涎香。 ![]() 因为抹香鲸分泌龙涎香为了保护自己的肠道不被异物刺破,所以分泌龙涎香的前提就是抹香鲸的肠道要受到足够的刺激。 大约100头抹香鲸中,只有一头抹香鲸才能形成龙涎香。 其三,龙涎香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尽管龙涎香来源于抹香鲸的粪便,但它被广泛应用于美食领域、药物领域,甚至因其独特的香味,数百年来一直被香水行业所青睐。 龙涎香因为获取困难,再加上数量着实稀少,最重要的是无法人工培育,素来有“漂浮黄金”和“海洋之宝”的美誉。 ![]() 也正是因为如此,龙涎香向来有市无价,即便小小的一块,也可能价值几十万人民币。 但需要提及的一点是,是商品就有三六九等之分,质量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尽相同,龙涎香也一样。 一般来说,一块原始品质良好,再经过人工加工的龙涎香,最高能卖到每克1000元人民币。 即便是品质普通一点,没有经过人工加过的龙涎香也能卖到每克200元到300元。 ![]() 毫不夸张地说,一位渔民如果一生能有幸寻到一块儿龙涎香,那他后半辈子的吃喝基本上是可以不用发愁了。 自小以打鱼为生的阿卜杜拉·赫曼,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无价之宝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听到“抹香鲸”这个词后,便立刻停了下来。 待众人逐渐靠近这座“宝藏”时,他们才失落地发现,自己还是想得太过于简单了。 他们眼前的这条巨大抹香鲸体长大概有15米,体重最少估计也有30吨左右,换成斤的话,足足有龙涎香6万斤左右。 单凭几个人的力量,恐怕连它的一条尾巴都移不动。 ![]() 再者,这条抹香鲸想必已经死亡多时,整个鱼身已经开始腐烂,一米之内臭不可闻,渔民们都是捂着鼻子一点一点地往近挪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 最大的风险在于,这一条巨大的抹香鲸体内可能根本没有龙涎香。 也就是说,众人忙活了半天,惹得一身尸臭,最终极有可能一无所获。 毕竟100只抹香鲸中,大概只有一只体内是含有龙涎香的。 ![]() 当然,阿卜杜拉·赫曼和渔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 但最终,在“金山”的诱惑下,他们还是决定搏一把,万一还真的就走了大运呢? 众人意见取得一致后,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怎么把这个3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从水里捞出移到岸边上,是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他们目前只有两条船,人数也才不到20人,光凭他们的力量,显然不可能将抹香鲸移到岸边。 ![]() 他们也想过叫附近的渔民来帮忙。 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这些渔民参与了抹香鲸的搬运工作,那他们必然会要求从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前提是这只抹香鲸中确实含有龙涎香。 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就这么白白拱手让人,阿卜杜拉·赫曼和伙伴们自然不愿意。 但如果不找人帮忙,自己也会一无所得。 ![]() 有人提议直接在水里解剖抹香鲸,但是在水里解剖又面临着龙涎香会直接坠入水里的风险。 两权相害取其轻,最后众人还是决定喊来附近的渔民帮忙。 最终,他们把附近的9条船,一共35名渔民都叫了过来。 人员凑齐后,大家各自分散到适应的位置,前拉后推,历经几小时后,终于把抹香鲸弄到了海滩上。 稍作歇息后,阿卜杜拉·赫曼便和渔民们开始了解剖抹香鲸的工作。 ![]() 从哪里下手、怎么解剖抹香鲸才能最为省事省力地取到龙涎香,又成了当下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 和之前用“笨办法”不同的是,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来辅助,但很显然,各位渔民都没有。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用解剖其他鱼的方式来解剖抹香鲸。 渔民们砍头的砍头,斩肚子的斩肚子。 数刀齐下,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之前还是满身腐肉的巨大抹香鲸此时已变成了一坨坨零散的肉块。 ![]() 地上到处都是抹香鲸的内脏、骨头、鲸脂。 随之而生的,还有一种异常难闻的浑浊气味。 这种气味要比之前抹香鲸的尸臭难闻数倍。 其中几个有经验的老渔民肯定地说道,这种越来越强烈的气味就是抹香鲸体内的粪便气味。 同时,他们还补充道,一般年份的抹香鲸体内还闻不到这种气味,只有足够年份的抹香鲸体内才能闻到这种气味。 ![]() 而这种气味的源头,便在抹香鲸的肠道里。 至于抹香鲸的肠道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特别而又浓烈的粪便气味,从龙涎香发现第一次被发现到今天,世界各国对其的解释都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有人认为龙涎香是抹香鲸生病或受伤时所产生的物质。 但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状态下分泌的自我保护性物质。 ![]() 当抹香鲸吃下鱿鱼时,如果鱿鱼的喙滞留在它的肠道中,为了保护肠道,促进消化,肠胃本身会分泌出一种固态的蜡状可燃物质。 这些物质会将坚硬的喙包裹起来——如果是遇到虾蟹的外壳,也是一样的。 久而久之,数量越积越多的包裹物就会和抹香鲸体内的粪便混合起来,变成固体块状物质。 这些半固体状的物质就会顺着肠道的蠕动排至抹香鲸的肛门处。 ![]() 但无奈因为其质地过硬,块头太大,肛门无法将其排出。 由此,这些在肠道内转了一圈的固态混合物只能一直堵在直肠处。 动物的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抹香鲸也一样。 为了将这些异物尽快、彻底排出体外,抹香鲸的肠道又“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为了让其体积变小容易通过肠道,抹香鲸的肠道壁会吸收掉这些混合物里的水分。 为了减少这些异物和肠道的摩擦力,肠道会通过自行蠕动的方式将这些异物的表面摩光滑。 ![]() 多种操作之下,一种又圆又小又光滑的“粪石”逐渐形成。 但并非所有“粪石”都能顺利排出体外,有些会滞留在身体里,最后越积越大,还有一些则会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 由于其长期停留在肠道内,在抹香鲸肠道内细菌的加工和各种酶的分解作用下,一种独特的风味物质便就此形成。 再经过海浪的冲洗,就能散发出特有的香味,这便是“龙涎香”了。 ![]() 正是因为这一原理,所以和其他物质不同,新鲜的龙涎香在价值方面反而远低于陈年龙涎香。 随着这种粪臭味的浓度越来越强烈,几位年长的渔民便越发断定,这头抹香鲸里必然含有龙涎香。 在大家小心翼翼地解剖开抹香鲸的肠道后,一块肉眼可见的庞大“粪石”出现在众人眼前。 很幸运,渔民们成功了,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最后经称重测量,这块儿龙涎香重达127公斤。 ![]() 宝物到手后,接下来便是要将其尽快折现了。 上岸后,渔民们找到了一个来自阿联酋的商人。 最后,商人根据这块龙涎香的色泽、品级、规格给出了渔民们150万美元的售价,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是946.86万元。 说起龙涎香的价格评定标准,商人解释道,一般来说,刚从抹香鲸体内取出的龙涎香,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食物残渣和杂质,属于最初的原产品。 ![]() 不论是色泽还是等级上来,都是龙涎香行当最低的一个品级,自然价格也是最低的。 一块龙涎香要想在价值上呈数百倍的提升,一般要经过数十年的海水浸泡、氧化、皂化作用等环节,才能完成“蜕变”。 待其颜色逐渐变浅变白、杂质几近剔除干净,此时它的价值可就非昔日所能比拟了。 最后经商议,渔民们同意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块抹香鲸售出,最终他们35个人平均每人拿到了约27.05万元的“天价财富”。 ![]() 出海前,他们还都是一群穷光蛋,甚至还在担心今日能不能平安捕到鱼。 归来时,却一跃成为当地的富豪。 对于这笔钱的规划,一部分渔民说,他们会将这笔钱拿出来,一部分捐给村里其他需要帮助的村民。 再之后,他们会用余下的钱来盖房子、买车,再做一些自己之前一直想做但碍于没钱做不了的事。 ![]() 比如在当地市场上开一家小商铺,让家里人负责销售渔获,这样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又比如购置一艘更好的渔船,使得每次出海捕捞能带回更多的鱼。 或许是因为每个渔民都过惯了贫苦的日子,所以他们更能保持自己的同情心和忧患意识,一方面对于邻居和乡亲们很是慷慨,另一方面也没有因为暴富而好逸恶劳。 ![]() 这三十五位渔民虽然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他们也都表示自己会继续从事渔民的工作。 因为他们的生活和灵魂,都离不开大海。 至此,也门渔民挖到龙涎香一夜暴富的故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关于龙涎香的传奇注定不会消失。 毕竟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报刊上看到一些幸运儿偶然捡到龙涎香的新闻。 -完-
|
|
来自: yaoandyeyao > 《人生经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