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年味儿

 新用户08061M5w 2022-05-08 发布于湖北省
童年时的过年,绝不是除夕夜吃个团年饭那么简单。

进了腊月,就在为过年做准备了,磨汤圆面,打豆腐,
打糍粑,办年货。临近除夕,屋里屋外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然后,卤菜,炸菜,为团年饭做最后的准备。

磨汤圆面。
其实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汤圆面是怎么磨出来的,只记得放学回家时,看到柿子树下悬挂着一个圆鼓鼓的大白布兜,滴滴答答淅沥着水,糯米浆的香气在冬日的空气里窜动,要过年了!为了早点吃上汤圆,我没事就去晃动那个大白布兜儿,恨不得变成绿巨人把它拧干。汤圆面晒干后是一块一块的,要吃时捣碎后加水化开,搓成一个个洁白光滑的圆团,滑进沸水锅中,放一勺猪油,放一把小白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还没有灶台高的时候,就已经会踩在小板凳上煮汤圆了。

打豆腐。
奶奶会在前一天晚上泡黄豆,第二天抢早挑去村里的豆腐店,那时打豆腐是需要排队的。我还在被窝里,奶奶就提着装满豆浆的开水瓶进来喊:“懒虫喝豆浆还是豆腐脑,要喝豆腐脑就赶紧爬起来哟,等会儿就成豆腐了。”我一个鲤鱼打挺就下床了,赶紧奔向豆腐店,在雾气腾腾的豆腐店里,看着老板拿着大铁勺左撇一下右撇一下,舀起满满一碗颤乎乎的豆腐脑递给我,加两大勺白糖拌一拌,滚烫细腻香浓,从唇边滑到喉咙滑到胃里。

摊豆饼。
这是我的最爱,因为这项活动能极大地体现我的价值。摊豆饼一定要选一个好天气,而且是孩子们都在的好天气。奶奶坐在灶前烧火,妈妈拿着一个大蚌壳,像摊煎饼果子那样在锅中划圈,感觉圈画圆了就要起锅了,“啪”地一声,一张软绵绵热腾腾的黄绿色豆饼拍在簸箕上,我赶紧端着簸箕跑着送去给婶婶切,豆饼一定要趁热切才行。所以摊一次豆饼,我们三姐妹轮流着在厨房院子往返跑,每个人都跑得满头大汗,但是在大人的夸奖中抹着汗乐此不疲。

打糍粑。
去年回老家,正好赶上村中打糍粑,我还去捅了几个回合。糯米饭在大木桶里蒸熟,倒进大石臼里,三四个壮劳力一人拿着一根木棒,转着圈儿你上我下有秩序地捅,分散的糯米饭在棍棒的挤压下慢慢抱团,越来越黏,人也就越来越费力。随着一声口号,大家一起挑起打成团的糍粑,甩向铺着干净白布的桌子,糍粑团像一滴巨大的白色雨滴在桌上蔓延散开,人们赶紧趁热把它铺平抹匀,稍微吹一会儿,就定型了。爱吃糯米的可以揪一团蘸白糖吃,我一次可以吃一大碗,因为我身上不存在消化不了的问题。

办年货。
镇上逢双日子就有集,腊月里的集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赶集便成了小孩子最热衷的活动。一大早就爬起来,穿上最好看的衣服,绑上好看的头花,跑里跑外催着大人们快点出发。集上有很多好吃的,香喷喷的烧饼和烤面包,五颜六色的棉花糖和冰糖葫芦,成捆的甘蔗,堆成山的干果和糖果。街边的服装店伸展出一面面五彩的“帆”,店主手中长长的晾衣杆繁忙地挑动,卖头花的小推车也扬起彩色的“帆”,一群群臭美的小女孩围着车挪不开腿。我曾买了一个大头冰淇淋挤在人群中,高高举着,在前推后搡间不经意被喂着吃完。


END
年夜饭更是一场盛事,把年味推向高潮。
改日再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