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比歇夫: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诺南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图片

Abby前两个月写了一系列学习大神的故事,很多朋友都反馈说深受启发。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Abby打算写写个人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个人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人,比如:时间管理大神柳比歇夫、当代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美国建国之父富兰克林、晚清名臣曾国藩,以及口碑较好的个人管理相关的书,比如:《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

等写完这一系列的文章时,喜悦宝贝差不多就要上世啦,到时候我可能会中断写作一个月左右。不过也说不准,如果在月子中心比较清闲的话,我应该还会继续写的,不过后续的内容可能就会跟新手妈妈相关啦,到时候宝妈读者们可以关注一下哟~

言归正传,今天Abby想写的这位大神,其实之前也写过,不过写得较为粗浅,我自己是不满意的。今天我想再重新介绍一下他的人生故事,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1.柳比歇夫是谁?

我是通过李笑来老师10来年前那本特别畅销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了解到柳比歇夫的,后来又买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奇特的一生》,才对他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时就被他的时间管理方式及人生成就深深地吸引了。

那柳比歇夫到底是谁?到底有多牛呢?

柳比歇夫,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2012年得过俄罗斯的巨著奖,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家。所有的人,连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他不顾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来反对和批评当时属于苏联生物遗传学主流的李森科主义。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

他还醉心于和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写信。1969年,他一共写了283封信,发出69件印刷品。学术信札有时长达40页,大部分可以直接集结出书。要知道,这只是他一年中写的信,倘若生在自媒体的年代,他一定是个超级巨V。

人们读他的信,常常误以为他是文学研究家。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席勒、但丁、柏拉图、雨果、歌德等多位作家的著作和原话,他可以凭记忆信手拈来地引用。

如果看上面这些描述你还是没有概念的话,那请看看下面这个图,但也只罗列了柳比歇夫一生涉及的部分领域:

图片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觉得柳比歇夫一定是个工作狂吧,要不然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生做成这么多事儿?

哈哈,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柳比歇夫每天要睡10个小时,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6个小时。

对于生活的乐趣,他享受得一点也不少:他有固定的体育活动,主要是游泳和散步,也喜欢走遍四方领略山河景色。

他每年可以看65部电影、歌剧、展览和音乐会,还要写影评。

那他究竟是怎么能做成这么多厉害的事儿的?这就要说说他神奇的时间管理大法啦。

2.柳比歇夫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1916年,26岁的柳比歇夫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开始记录他每天的时间花费。就跟记流水账一样简单,写下做了什么事,然后记上花了多长时间。他不是什么琐事都记录,而是只记录有价值的事情和时长。

以下是他的时间记录日志样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 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 二十分。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 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可以看到柳比歇夫每天工作相关的事件并不多,也就6小时左右,这些工作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固定。此外,他每天一定会给自己留一些娱乐休闲时间,用来看报纸、看文学作品等等,做到劳逸结合。

柳比歇夫不止是记录,他每月还会统计一次本月的时间花费,然后每年会再做一次大统计。这次大统计,他会认真做成一个详尽的年终报告,细细统计自己一年的时间花费,并据此制定未来一年的时间分配计划。

柳比歇夫就这么持续记录和统计时间56年,直到82岁去世,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时间管理法都是教你自控、自律,本质上都是一种消极疗法,都是教你去对抗人性,然而对抗会产生仇恨的情绪,是不可能根治拖延症的。

而柳比歇夫是像理财一样管理自己的时间,真正做到了跟时间当朋友。

柳比歇夫的时间安排有这么几个原则:

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工作

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旦累了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每天10小时

5)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跟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柳比歇夫把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切换成了单一目标系统,也就是时间这一个纬度。他做每件事时,都会从时间这个纬度来衡量其价值,最终实现了效率的巨大提升。

关于柳比歇夫时间记录统计的详细内容还可以参考Abby以前写的这两篇文章:

大神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管理方法总结

柳比歇夫带给我的启发

3.我们可以怎么做?

看完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特别受震撼。原以为那些遥不可及的成就需要天赋异禀或者异常勤奋才可以达成,但柳比歇夫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可不必,只要用好自己每天5-6小时的高质量时间就OK啦。

于是,Abby从2017年开始模仿柳比歇夫的方法,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花费,并统计每天的时间利用情况,慢慢地对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有了很好的觉察,也能够越来越好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尽可能地把时间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些事情包括:锻炼身体、冥想练习、准备健康的早餐、记录与复盘、写作、看书、听音频、看高质量的电影综艺或剧集......

日积月累后,我居然做成了很多以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累计看了200+本书,写了200+篇公众号文章,收获了很多铁杆粉丝,还成了大家眼中的效率达人......

以下几篇是我这几年成长经历的总结:

2019,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Abby的精进周记(35):让时光有力量,盘点我的2020

Abby2021精进周记(51):让时光有力量,盘点我的2021

Abby人生精进的45篇干货文章都在这了,请收好~

关于我的时间记录方法可以参考这两篇:

时间都去哪儿了?--aTimeLogger2知道

时间都去哪儿了--excel时间管理清单知道

大家看完柳比歇夫的一生后,有什么感受呢?你是怎么利用你的每一天呢?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呀~


自我精进的路上,一个人也许会走得比较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欢迎积极向上的你扫码加入我的星球,一起精进人生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