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编辑:小超人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甲状腺炎症,90%为女性,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目前西医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也不能断根,患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了解它。 ![]() 1 桥本甲状腺炎名字的由来? ![]() 2 为什么会得桥本甲状腺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 ![]() 诱因 桥本甲状腺炎具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具有遗传倾向。有些家庭中父母存在甲状腺疾病,这里不仅指父母患桥本甲状腺炎,也包括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只要存在甲状腺相关疾病,其后代患桥本甲状腺疾病的机会升高。 碘摄入量也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着碘摄入量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隐性的患者发展为临床甲减。此外,其他的环境因素如硒缺乏、精神压力过大、吸烟、感染等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好发人群: 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常见于女性,高发年龄在30-50岁,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 “桥本氏病”的各期表现 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初往往无明显不适或仅仅表现为甲状腺对称性、进行性肿大。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以表现为一过性亢进、甲功正常、但最终会进展为永久性甲减。而之所以有如此的变化,乃是由于自身抗体对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破坏所致。 一过性甲亢期: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贮存在滤泡内的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释放入血,导致轻度的“一过性甲亢”,患者可出现心悸手抖、怕热多汗、多食消瘦,失眠兴奋等症状,这个阶段一般可持续数月。 甲功正常期:在一过性甲亢过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甲功正常期。 永久性甲减:随着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越来越多,T3、T4数量最终趋于枯竭,最终导致甲减。此阶段患者可出现畏寒怕冷、心跳缓慢、浮肿、脱发、便秘等症状,患者甲状腺肿大也愈发明显,一般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界清楚,质地坚韧如橡皮,无触痛,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如何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 临床上,凡是中青年妇女出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不论甲状腺功能有否改变,均应怀疑本病的存在。如果患者同时有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POAb、TgAb)显著升高(大于400),则临床基本可以确诊。 超声图像 根据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程阶段和实质受损程度的不同,声像图分成三型: ①轻度受损: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局部片状低回声; ②中度受损:随着受损时间增长,甲状腺实质内低回声范围扩大,呈蜂窝状低回声或虫蚀状低回声; ③重度受损:腺体内会出现条索样高回声,呈“网络状”改变。 甲状腺肿大如何处理? 临床大多采用口服甲状腺素片(L-T4)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可起到减小甲状腺肿的作用。甲状腺肿大显著、疼痛、有气管压迫,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甲减,需要甲状腺激素长期替代治疗。 如何预防“桥本氏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本病病因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本病随碘摄入量的增加其发病率显著增加,碘摄入量过多可以诱发隐性患者发展为临床甲减,因此预防的基础是控制碘摄入量,阻止甲状腺滤泡细胞被自身免疫破坏。要少吃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是海藻类与贝壳类食物:如紫菜、海带、发菜、海蜇、海参、苔菜,各种贝壳类,虾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