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机关学习开展以来,全体机关干部围绕“三力”提升,着力打造“机关讲堂”、“1+读书”、“杏坛书声”等三个干部学习载体,近日,行政办开展以共读《人民教育》为中心的读书感悟展示活动。今天,我们为大家推出鱼红文老师的作品。 2019年8月,通过参加教育局选调考试来到机关负责综合文字工作。近三年来,在做好文字工作的同时,我经常关注和思考在新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大荔教育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我们能够办成什么样的教育。因为工作之便,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校长,喜欢听他们畅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未来设想,对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做了点滴思考。最近,在翻阅《人民教育》的过程中,总是被各类区域教育典型案例或者学校教育典型案例所吸引,我总会想起我所接触到的我们县域内的那些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教育品牌。2020年春季开学不久,办公室张主任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说穆局长和教研室张欣明主任在仁厚里小学检查疫情防控时,发现仁厚里小学打造了“四张名片”,让我去找李杰校长详细了解一下。电话联系以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仁厚里小学,李杰校长很热情、很爽朗、很健谈,从他工作过的八鱼中心小学、红楼小学一直谈到现在的仁厚里小学,可以说,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奋力改变,但始终都在围绕着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这两条主线。当我问及“四张名片”时,他说,“四张名片”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可以说“一张名片”,也可以说是“N张名片”,“四张名片”是领导认为成熟的四项工作。这始于他来到仁厚里小学后的一项学习或者改革,就是他引进的朱永新教授倡导推行的“新教育实验”,一共包括“十项行动”,他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然后分别介绍了“十项行动”在学校的落实情况,我很难想象一个学校在落实好上级方方面面的工作之后,还有多少精力去实施这样一项重大改革,但是仁厚里小学却做到了“上级工作落实到位,校本改革扎实推进”。他热情地邀请我走进教室,参观他们的“完美教室”,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主题,如“畅游世界”“魅力大荔”。后来,我将这次交流做了总结,写了一篇《坚持立德树人,扮靓六张名片——大荔县仁厚里小学的新教育实验探索》文章,先后在《西部教育研究》和《渭南日报》发表,后来被多家主流网络媒体转载。大荔这所小学干了啥?为何引起省市媒体关注? 2021年元月,在县局组织的党建述职考评过程中,我跟随教研室张欣明主任和基教股沈俊龙股长前往观音渡小学考核东七中心校的党建工作,实验小学贾兰校长、荔东小学曾凤侠校长、洛滨小学李小峰校长作为特邀代表一同参加考核。考核结束后,闲聊过程中,我问及在实验小学的微信公众号上的关于“美好教育”的报道,贾校长热情的做了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她后来把她原来写的一些关于“美好教育”的文章也发给我。阅读后,我发现原来这个“美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实验小学以“教育让每一个人更美好”的美好教育为基本理念,按照“尚美、和美、臻美、致美”四个层级,从美好校园、美好团队、美好教师、美好学生、美好家长、美好课程、美好课堂等七个方面,构建起“美好教育”的“四梁八柱”,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要素完备、落实有效的学校教育发展体系。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和贾兰校长多次交流,我写了一篇《实施美好教育,奠基幸福人生——大荔县实验小学“美好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文章,先后被陕西省教育信息网等媒体报道。后来,渭南日报教育周刊毕云丹主编专程到实验小学采访,撰写的报道《美是起点亦是终点,大荔县实验小学“美好教育”探索与实践》被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采用。 近日,资深媒体人武德平老师采写的《涓涓溪流润幼苗——大荔县洛滨小学水润文化一瞥》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细看文章,洛滨小学在曾凤侠校长的带领下,立足“洛滨”二字,挖掘水文化,做足水文章,构建“水润教育”体系。正如记者在文章结尾写的“水润校园泛清波,胜似江南唱渔歌。在洛滨小学,记者洞察水之源,窥视水之灵,激荡水之韵,扬帆水之梦,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这一群优秀的青年老师们,鼓足了一马当先的勇气,拿出了走在前列的实招,练就了激流勇进的本领,他们在清朗的蓝天白云下,群雁展翅,一路芳华。”洛滨小学的“水润教育”在同州大地熠熠生辉。无论是仁厚里小学的“新教育实验”,还是实验小学的“美好教育”,抑或是洛滨小学的“水润教育”,虽不过是大荔教育学校品牌化教育的惊鸿一瞥,但都凝聚着校长立足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豪情与魄力。还有更多的学校也有自己的品牌,如实验幼儿园的“幸福教育”、城郊中学的“卓越教育”、荔东小学的“让每个生命充满阳光”等等,都在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挖掘、提炼、宣传。我们应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各个学校都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我们可以畅想,未来的同州大地上,大荔县各个学校犹如一座座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大荔县教育局机关学习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