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7年毛主席在苏联看过张仙朋的诗后,感慨:你这个人,不简单喽

 lixj1028 2022-05-08 发布于新疆
文章图片1

图丨张仙朋老人手持与毛主席的合照

前言

毛主席本人非常注重学习,他常言:现如今需要处理的事情广而复杂,不学习怎么能行呢?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不管平时工作再怎么繁忙,毛主席都会抽出时间来学习。不管是在中南海还是外出视察工作时,毛主席晚上睡觉前除去看看文件外,就是阅读书籍。

有时工作人员见毛主席在繁忙工作后,还坚持阅读时出于担忧便提醒道:“主席,您要注意身体啊!”毛主席听到工作人员的话后,便笑着说道:“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休息方式,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毛主席不仅自己学习,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学习同样非常关心。想当初张仙朋刚刚来到毛主席身旁时,文化水平很低,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将张仙朋等人送入学校接受教育。

正是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张仙朋不仅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还爱上了写诗。他所创作的诗句,甚至数次得到毛主席的夸奖!

张仙朋来到毛主席身边

1949年,年满15岁的张仙朋被调入沈阳文化宾馆担任招待员。

在张仙朋这个年纪,并没有太多的忧愁,只要踏踏实实过好每天,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不过令张仙朋没有想到的是,在1949年12月的一次招待任务中,他的人生从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之后,张仙朋感慨道:“当时短短的三天,却成为了我一生的转折!”

12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张仙朋突然从广播中一则通知:招待科人员前往会议室开会!

在抵达会议室后,张仙朋便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向身边的同事询问道:“今天怎么开会呀,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我也不清楚,还是听领导的安排吧。”

文章图片2

图丨从左至右依次是张仙朋、毛主席、李银桥

不过在两人说话间,宾馆领导走了进来,顿时整个会场安静了下来。通过宾馆领导的讲述,张仙朋得知自己所在的招待科需要完成一项接待任务,并且招待过程必须保密。其实张仙朋听到这里,心中便揣测道:一定是一位大人物,可惜猜不出来是哪位领导人!

在散会后,招待科领导便找张仙朋谈话,并决定将这项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在得知这项重任将由自己来承担时,张仙朋内心是光荣而紧张的,光荣于上级对自己的信任,紧张于不知道这次接待的首长是谁,自己能否胜任!

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张仙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中。

1949年12月,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时路过沈阳,在文化宾馆休息了半天。当张仙朋在得知自己的服务对象是毛主席时,内心非常的激动,差点喊出“毛主席万岁”来。毛主席走进休息室坐下后,张仙朋便立即送上一杯解乏的茶水,并说道:“主席,请喝茶。”

毛主席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谢谢你”

图丨毛主席

这次张仙朋只是和毛主席短暂地接触了会,毕竟毛主席待会还得乘坐列车前往苏联,路途遥远得好好休息休息。不过对于张仙朋而言,能够见到全国人民敬仰的毛主席,他的内心别提多高兴了,以至于兴奋得他一整晚都没有睡着。

原本张仙朋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再和毛主席再次见面,可是没有想到在1950年3月1日时,毛主席从苏联返回境内时,又在沈阳文化宾馆住了3天。张仙朋因为上次服务过毛主席,为此这次自然是由他负责毛主席的招待工作。

当天晚上,毛主席的警卫李家骥找到张仙朋,让他给毛主席准备点洗澡水。接到任务的张仙朋立即行动起来,当他往浴盆内放热水时,突然听到有人说道:“洗澡水不要太热了,和人的体温类似就可以了。”

张仙朋抬起头一看,原来是毛主席。等他从浴室走出来后,便看到毛主席坐在书桌前正在阅读书籍。正当张仙朋犹豫是否上前打招呼时,毛主席便主动开口说道:“这位小同志,你今年几岁了?哪里人?读了几年书?”

文章图片4

图丨毛主席

在听到毛主席的询问后,张仙朋一一进行了回答。毛主席听了张仙朋的回答后,笑着点了点头。

当时张仙朋和毛主席聊天,一点也不紧张,反而是有什么说什么。事后,张仙朋解释道:“可能是和毛主席的和蔼有关吧,在他面前我一点都没感到拘束。”

毛主席在文化宾馆住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内毛主席空闲时也会与张仙朋聊聊天。对于这位年轻人,毛主席还是很欣赏的,干活麻利,头脑机灵!

毛主席在准备离开沈阳的前一天下午,便让汪东兴去征求下张仙朋同志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来自己身边工作。

张仙朋心里虽然十分愿意,但不好意思说出口,为此说道:“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汪东兴听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安心等消息吧。”

文章图片5

图丨毛主席

1950年8月,沈阳文化宾馆领导找张仙朋谈话:“上面来了调令,点名要你去北京工作,你准备一下。作为你的领导叮嘱你几句,到了毛主席身边,一定要好好工作,切莫骄傲膨胀,知道吗?”

张仙朋点了点头,表示:“我一定会好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

就这样,张仙朋便被调到北京工作。他最开始先是在中央警卫处熟悉了一下情况,然后到1951年3月才正式来到毛主席身边做卫士,一直陪伴了毛主席13年。

毛主席替张仙朋改诗

张仙朋在正式成为毛主席的卫士后,在副卫士长李银桥的带领下去见毛主席。尽管之前张仙朋见过毛主席,并和毛主席亲切地交谈过,但如今真的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他的内心还是有点紧张的。

在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后,李银桥便轻声地说道:“主席,这是刚调来的小张同志,来看主席。”

毛主席见到张仙朋后,亲切地握住他的手说道:“小张同志,欢迎你来工作。在我身边工作,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是有点辛苦的。”

听到毛主席的话后,张仙朋表示:“主席,我不怕吃苦。”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在向张仙朋叮嘱几句话后,便继续投身于工作中。

文章图片6

图丨毛主席给张仙朋写的信

张仙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相对而言是轻松的。首先,只要你熟悉毛主席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那么你工作起来就不会太费劲;其次,毛主席对于工作人员是宽容和耐心的,很少对人发脾气;最后,毛主席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发展前途等问题。

当然张仙朋刚来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说有天晚上,毛主席边吃饭边看文件,在看到张仙朋进来后,便对他说道:“搞个蜡烛。”

一方面毛主席喜欢吃辣椒给张仙朋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张仙朋对毛主席的湖南话还不熟悉,为此便将“搞个蜡烛”听成“搞个辣子”。当张仙朋手拿辣椒赶到毛主席身边时,却看到饭桌旁早已点亮了一根蜡烛,这时张仙朋才明白自己闹了个笑话。

毛主席在看到张仙朋手中的辣椒后,仿佛是明白了什么,然后说道:“正好我也想吃辣椒了,你将辣椒放在桌子上吧。”

文章图片7

图丨毛主席

事后,张仙朋感慨道:“毛主席看透了我的心思,不仅没批评我,反而替我解了围。”

在之后的岁月中,当毛主席得知张仙朋等警卫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时,便将他们送入学校学习。在将他们送入学校之前,毛主席曾对他们说道:“你们在我这里工作得很好,但你们都很年轻,应该去学点知识,将来一定能用得上。”

张仙朋被送入学校后,一直铭记着毛主席的叮嘱,要好好学习。每个周末,张仙朋都会前去看望毛主席,而毛主席每一次都会询问张仙朋:“你的学习情况如何?生活怎样?菜里有油吗?”在送张仙朋回学校时,毛主席还是特意叮嘱道:“你是一个劳动人民的孩子,将来要成为知识分子。”

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的影响,张仙朋等人在公安学校学习还未结束,便回到了毛主席身边。不过毛主席为了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继续学习,便在中南海办起了机关业余学校,这一切的费用全都是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出钱。

文章图片8

图丨毛主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为了能够督促大家的学习,毛主席有时还会“突然袭击”向大家提问。

1954年,张仙朋陪同毛主席前往杭州办公。某次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便向张仙朋询问道:“我们已经来杭州好多天了,那我考考你,杭州是哪个省的?这个省的周围又有哪些省?”

张仙朋在听到毛主席的询问后,只回答出来说这是浙江省,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张仙朋知道自己的表现有点差劲,为此在那里很尴尬,不过毛主席并没有说他什么,反而告诉他:“你去看看地图,等晚上我再问你。”

等到晚上的时候,张仙朋轻松地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为此毛主席笑道:“你这个人啊,还是不爱用功!”

尽管毛主席是这样说的,其实张仙朋在学习这方面还是很刻苦的,尤其是喜欢写诗。

文章图片9

图丨毛主席张仙朋

1957年11月,毛主席再次前往苏联进行访问。张仙朋作为毛主席的卫士,自然是陪伴在毛主席身边。在抵达苏联后,毛主席也参加了不少活动,但所需要他考虑的东西也不少,为此常常会熬夜。某次,张仙朋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便走进主席办公室:“主席,夜深了,您早点睡吧。”

毛主席看了看手头的文件,然后对他说道:“我现在还没有睡意,你陪我说说话吧。”

在两人的闲聊中,毛主席询问张仙朋在苏联的这几天都干什么?张仙朋则回答说,自己这几天在用写诗的方式来写日记。毛主席听到张仙朋的话后很感兴趣,便说:“你将你写的诗拿过来,我给你修改修改。”

在看到张仙朋写的第一首诗:今望宫下朵朵花,盛开寒风晨霜下。虽喜花姿鲜艳美,更爱香菊在书家。

这首诗无疑抒发了张仙朋到苏联看到克里姆林宫的激情,和对祖国北京毛主席住的“菊香书屋”的思念和热爱而写的。毛主席看到这首诗沉思片刻便将第一句修改为:远望宫前朵朵花。

文章图片10

图丨毛主席

接着毛主席又翻了翻张仙朋的日记本,在其中看到一首诗《求知》:

忆昔少年窗前苦,手握干枝泪浸土。谋生忍饥进学府,数年奴化谁知祖。今日重享新书福,何怕深山万丈谷。

当毛主席读到“手握干枝泪浸土”时,他抬起头然后夸道:你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张仙朋嗯了一声。

毛主席高兴地说:“我的小诗人,不简单!不简单喽!”

毛主席向张仙朋传授了点写诗的经验后,看到时间不早了,便说道:“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去睡觉吧,我也准备睡了。”

文章图片11

图丨毛主席

在之后的岁月中,毛主席也会给张仙朋改改诗句或者提出一些建议等。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终为了张仙朋的前途着想,毛主席还是决定让张仙朋前往基层接受锻炼,以便自身更好地成长。

张仙朋离开毛主席身边

1963年,毛主席找张仙朋谈话:“其实我也不想让你走,但我不能耽误你的前途呀。”

当时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纷纷前往基层进行工作,以前的老卫士李银桥、封耀松等都已经离开了主席。对于自己调任的消息,张仙朋其实是早有耳闻的,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真当他面对时,心中顿时十分地不舍。

在张仙朋看来,自从来到毛主席身边后,他从毛主席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他自己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多亏了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一想到要离开毛主席,张仙朋便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文章图片12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在看到张仙朋流泪,便紧握着他的双手,同样语气哽咽地说:“你们都长大了,翅膀硬了,应该出去飞了。都成家立业了,都有自己的事业。再说,以后你可以回中南海来看看我。我以后也肯定会去你工作的地方,去看看你的。”

张仙朋听后点了点头,两人又讲了一些话,张仙朋才恋恋不舍地从毛主席住处走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张仙朋脑海中浮现出和毛主席相处的一幕幕,并暗暗下决定: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辜负毛主席对自己的栽培教育。

1964年10月,张仙朋因公出差前往北京,在将工作处理完成后,便去看望毛主席。当毛主席在得知张仙朋来后,十分高兴,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道:“你最近情况如何,工作还顺利么?”

文章图片13

图丨毛主席

在得到张仙朋的答复后,毛主席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便亲切地交谈了起来。在张仙朋离开的时候,毛主席送给张仙朋一些砀山梨,并把装饼干的筒拿过来,连底都倒出来说:“都让小张同志拿走吧。”

“你记得多来看看我,我很想你!”

“好的,主席,我一定会常来看你的。”

张仙朋在回忆起毛主席时,曾数次动情落泪:

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时光是在主席身边度过的,虽然主席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我感到很幸福,很知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