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三姓家奴”之称的吕布,竟然是大汉朝的忠臣?

 时拾史事 2022-05-08 发布于北京

为历史人物翻案,近些年来屡见不鲜。诸如秦桧、张学良之流,都有人为他们摇旗呐喊,更别提其他人了。如汉末三国时代的“第一猛将”吕布,便被不少人视为“大汉忠臣”,其对汉室的一心一意,甚至要超过刘备。

大汉忠臣

抛开人品不谈,吕布的政治立场,的确非常“坚定”。自背刺董卓伊始,吕布便与汉献帝站在了同一条船上。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张璠《汉纪》记载:李傕、郭氾入主长安后,王允本能离去,但却坦然留下,而后语重心长地对吕布嘱咐道:“努力谢关东诸公,以国家为念。”

注:按吴金华《三国志丛考》,董卓麾下大将郭汜本作“郭氾”,氾同“泛”,与另一名“郭多”相符。“汜”形似“氾”,应为后人誊抄有误。

彼时,关东群雄的“口号”,仍是讨伐董卓,恢复汉室河山。加上王允之托,所以吕布返回中原后,首先投奔的诸侯便是盟主袁绍与副盟主袁术。但很明显,袁绍、袁术都看不上吕布;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也看不上。很快,官方亲自下场“盖章”。

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军无畜积,不能自致,遣使上书。朝廷以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

献帝东迁,急令吕布来迎,甚至亲自手书。布未能至,却仍受到朝廷嘉奖,进为平东将军。何谓“平东”?可见在汉献帝眼中,吕布的分量要远大于所谓的“关东群雄”。可见,吕布的“忠汉”成分,不可谓不高。就连关东联军“主持人”臧洪,在反抗袁绍时,也曾为吕布辩解:“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

诸如此类的证据,还有很多。比如,吕布喊出的口号,一直是“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又如,当曹操迎奉天子后,以朝廷名义加封吕布为左将军,后者喜不自禁,当即拒绝与袁术的联姻,并遣人追回袁术使者,将其械送许都。

一个人的行为与想法,不见得是一致的。正如袁绍等人,口口声声说要“讨伐董卓,拱卫汉室”,却在董卓退守长安后争权夺利。吕布来投,袁绍为何会拒绝?盖因韩馥、袁绍等人,欲拥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帝。若非刘虞乃东汉宗室之后,恪守忠汉之念,袁绍等人说不定就成功了。到那时,他们与董卓又有何异?

因此,吕布的“忠汉”之举,还要进一步探讨。

背主求荣

一个屡屡背叛旧主的人,却对汉室无比忠诚,这令人殊为不解。窃以为,吕布口中的“忠于汉室”,与袁绍等人的性质无二,都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军事活动寻找一个合法借口。

对于吕布的评价,当参考史家。陈寿说他“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范晔云“布亦翻覆”,徐众亦称其“反复无义”。众人一致认为的“反复”,与“忠诚”显然是相对的。倘若吕布杀董卓,是为忠汉,那么他刺丁原而奔董卓,又当如何解释?

其实,换个角度便不难发现:吕布对丁原、董卓的两次叛变,都捞取到了丰厚的政治资本,其背后的并州武将集团也水涨船高,身价倍增。因此,与其说是吕布“反复无常”,倒不如说,是整个并州武将集团拥有莫大的政治野心。出卖旧主,便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对边地武将而言,无疑再合适不过。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又以匈奴冒顿单于所言:“未尝闻中国礼义。”可见在中原人眼中,匈奴、鲜卑等北方胡族,就是“苟利所在”,只看重利益,这与陈寿口中的“唯利是视”何其一致?

这种偏见,是中原人的共识。自鲜卑、南匈奴等接连归附东汉政府后,大量胡族内迁,让幽州、凉州、并州成为了“汉胡杂居”之地。

汉末三国时代的几位悍将,如董卓、吕布、马超、公孙瓒等人,皆成长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久“习于夷风”,深受胡人风气影响。在他们的认知中,“利益为先”的观念可谓影响深远。董卓为袁隗故吏,却依然杀其全家;吕布为董卓部将,又如何不能将其取而代之?

指望这样的人来匡扶汉室?恐怕汉献帝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他之所以要在第一时间内选择吕布,是因为“关东群雄”的做法,要远比吕布更为恶劣。自董卓改立刘协为帝时,袁绍便是坚定的反对者;后天子失陷长安,袁绍等人也在积极谋立刘虞为帝。对于这样的野心家,天子如何能信?

在经过凉州军与白波军的倾轧后,汉献帝环顾四周,发现身边竟无一个军阀可信。可见他选择吕布,也不过是因为后者曾与王允辅政,相对其他军阀来说,汉献帝与他还算熟悉。

而且,以王允所言“剑客”,陈宫所云“壮士”来看,他们对吕布哪有真心可言?吕布虽有几分小聪明,但玩起政治手段,却远不如中原名士。方便拿捏,或许也是汉献帝招揽吕布的另一主要原因。

风评问题

综上所述,吕布虽有“忠汉”之举,却未必是“忠汉”之人。

吕布所想,不过借“忠汉”名义而行称霸之事。但他却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打着“忠汉”的幌子,却仍不受中原名士待见,甚至沦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反观隔壁刘大耳,用的是同样招数,却深受曹操、袁绍、刘表乃至孙权等人的器重。何以至此?

钱穆先生曾提出一个概念,名为“二重君主观”,这是对东汉政治的精准概括。受汉朝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与征辟制)影响,门生故吏与恩主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有时甚至会高于君臣。东汉士人,皆重名节而轻生死,在儒家纲常伦理体系成功构建以后,人们不仅要忠诚于帝王,也要忠诚于自己的恩主。

前者,是帝王维护自身统治的保障措施;后者,同样是世家大族维系其利益的必要手段。对吕布而言,他虽忠于汉献帝,却背叛了丁原、董卓。丁、董二人虽然无道,但也是“恩主”而非君王。吕布成长于边地,只知天下有皇帝;却不知对中原人来说,皇帝之前,还有恩主要效忠。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吕布背叛恩主,无异于撬动了他们赖以维系自身地位的基石。渤海太守袁绍,如何能让冀州牧韩馥拱手让出“天子重资”的冀州?只因韩馥也是袁氏故吏,无法摆脱这层关系。

反观董卓、吕布等边地武将,却不修礼法。他们不了解、或者说并不在乎中原官场上的潜规则,这才会做出背叛甚至弑杀恩主的行为。而在世家大族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被原谅的,因而董卓、吕布之流必须要被“污名化”。尽管他们的品行的确很差,但世人对其的差评,却犹有过之。

如此一来,就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不敢留下吕布。刘备所言“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便精准掐中了吕布死穴。吕布虽有“忠汉”之名,却经常背叛恩主。若留吕布在侧,谁又能保证,他不会以“忠汉”之名而背刺曹操呢?

参考资料:

司马迁撰《史记》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钱穆著《国史大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