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即使亲子终将分离,心中也总惦念着母亲|母亲节

 杏雨轩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先祝全天下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央视网新闻图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如果你有伟大的成就,那背后必定离不开母亲培养。是母亲生你养你,才能造就你的功成;如果你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同样也要感谢母亲,因为她是将你带来这个世界的那个人、是给予你最初的无条件的爱的那个人。

一说到有关这个话题的诗词,就绕不开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元和九年,因病去世于阌乡[今河南灵宝];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那首传诵千古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大多都很小就会背这首诗了,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大约要直到多年后长大了、甚至自己成为了父母,才能明白其中深沉的情感。那时才明白,与母亲分别多年的孟郊,在芳草萋萋、碧野晴川的溧阳城外,再次握住妈妈温暖的双手那一刻,为何就会热泪盈眶。

类似地,千年后清朝的蒋士铨(1725年-1784年,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也有诗写: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诗人说,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诗人过年的时候到家,他的母亲相当高兴,当时她正在为她的儿子缝制棉衣,针针线线缝得紧密,诗人寄回来的家书刚刚到家,墨迹都还新着。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诗人瘦了,连声问他在外苦不苦?但就像每一个风尘仆仆地归来的孩子一样,诗人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他的母亲说在外漂泊的境况。

母亲的爱没有历史史诗般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它总是在很多细节里,比如,针脚密实的棉衣里;比如,她最在意的是你过得好不好……它像一场春雨,无声地滋润了我们许多的岁月。

要说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情,我们最容易想起的大抵便是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知道吗?这话出自慈禧在她母亲六十大寿的时候,写下的一首祝寿诗:

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诗的文采一般,但诗中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感情真挚,让人们沿用至今。这首诗让我读来相当意外,没想到这个二十五岁掌握了一个王朝、狠辣奢靡又贪恋权力的女人,居然也有这样的一面。

我曾喜欢看一部电视剧,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因这剧而对一句话更加印象深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汉朝)

是啊,痴心父母古来多,为了儿女,多少父母甘愿殚竭心力。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欧母教子,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讲的不都是这个现象?但是,长大的雏鸟,总有离巢的那一天。

我们在父母的哺育下,羽翼日渐丰满,有了在广阔天空翱翔的能力,有时回头一看,会发现父母已在你身后很远了,正应了龙应台说的那句: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散文《目送》,龙应台
其实,看回千年前的大唐,白居易也曾悟透了这种感情,他在《燕诗示刘叟》里写过: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在诗人的观察中,羽翼已成的孩子们举翅飞走了,燕妈妈燕爸爸在空中急切的鸣叫,把嗓子叫沙哑了也没有把小燕子给呼唤回来,他们回到了空巢里,整夜伤心哀鸣。诗人于是劝燕子、也借此劝世人:燕子啊你们先不要悲伤,你们应当想一想,自己小时候,高飞而不再回望母亲时,当时父母的挂念,就如你现在一般,你现在应是可以明白了!

回想自己浅淡的人生,我现在,似乎就正在成为那飞走的燕子。有时我会害怕,害怕走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所幸,对母亲的惦念,会像一盏明灯一样,时刻照亮我回程的路。就像孟郊曾在另一首诗里写的那样:

游子行

[唐] 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母爱,一个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也是艺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了各式的诗句文章。而这些文人墨客笔下的母亲,何尝不是全天下所有平凡母亲的缩影?

感谢母亲带给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绚丽的世界;感谢母亲哺育我们的身体、呵护我们的心灵。

最后,我愿送捧萱草花给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我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们,希望她们永远健康幸福,节日快乐

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

又叫忘忧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