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月老信息分享 2022-05-08 发布于安徽省

案例: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源源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孩子出生不久就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一直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怎么爱叫人。上了两年幼儿园,家长希望源源能和别的孩子多交流,却发现他越来越沉默了。幼儿园老师说他很安静,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源源这种情况进入小学后会有好转吗?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也许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疏于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许孩子性格内向,缺乏主动和别人沟通的意识和习惯;也许父母忙于工作,缺少和孩子沟通;也许父母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小问题,只是一味地指责。想改变这样的现状,我给您一点建议:

(1)多陪孩子说他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在幼儿园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啊?你们的幼儿园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周末想到哪里去玩儿啊?孩子说话的时候,您要微笑地看着他,尽量不要打断或否定他。就是他说错了,您也认真听。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则理念:“即使说错了,也要理直气壮!”要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对孩子的话做出积极应答。

当然您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如:“你能再说遍给我听吗?多说几句话,我特别想听,也特别爱听!”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逐渐体会到语言的作用,习惯于表达以及学会如何表达。

(2)多和孩子做游戏。通过亲子游戏活动,创设语言交流环境。如:模拟购物或看病,有人,做店主,有人做顾客;有人做医生,有人做病人。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熟悉生活中的社交场景,孩子也能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敢说话。

3)多带孩子出去交往。多参加一些家庭和朋友聚会,给孩子创造和他人交流的机会,在聚会中鼓励孩子为他人做事情。如和家长一起摆桌子,给大家端水果,和小伙伴一起表演节目,克服害羞的心理,尽情地展现自己。让他感觉到和他人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事情。

当然,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主动热情地与他人交流,为孩子做榜样。另外,拍下活动的画面,闲暇时和孩子一起对着一张张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学校一直提倡活动育人的理念,在指导学生写活动作文时,我们就会结合当时拍下的照片,进行回忆交流,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说心里话,效果非常好。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孩子两三岁时,见到熟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得特别亲,可是到了四五岁时却不爱叫人了。对于这种情况,您也不要着急。

记得,邻居张大爷特别喜欢我的儿子小树。见到他,就捏着孩子的小脸,笑个不停,还拿出好吃的给小树,小树可喜欢张大爷了。可是有一天,小树见到张大爷躲得远远的,不肯叫他。我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是张大爷那天捏孩子,力气有点大,把孩子捏疼了,这才使得小树见到张大爷躲得远远的。

还有一位妈妈和我说过,过春节时,带着2岁的孩子回老家看望姥姥姥爷。老人见到外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忙抱过来亲了又亲。姥姥亲时,孩子笑个不停,可是姥爷一亲,孩子就哇哇大哭。晚上,妈妈和孩子躺在一起询问此事,原来是姥爷的胡子扎疼了孩子。

上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有多种,作为家长不要惊慌着急,应该细心了解原因,以便找到解决的方法。

如果孩子执意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您也不要强求,更不要指责,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作比较。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如果您长期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不受欢迎,他会更加封闭自己。

当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有所进步时,您应当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不应只空说“有进步!”“好!”“你真棒!”应该进行具体评价,语言要自然亲切。如:“你刚才和小荷打招呼时那么大声,笑得那么灿烂,你们俩的关系真好!”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更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进而愿意主动交流。

引导孩子在实践活动中丰富生活经验,增强交流体验;和孩子经常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并加以鼓励。既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激发他们言语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