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宝典之八十六:江端友家训《家诫》

 ptzhangyh 2022-05-08 发布于福建省

江端友,字子我,号七里先生,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县)人。北宋末年曾做官,后隐居汴京封丘门外。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任福建路抚谕使。绍兴二年(1132),主管江州崇道观,卒于温州。

江端友家训《家诫》: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划无益之事。及起邪思,当审观此身暂聚不久,既死之后,急急敛藏,盖其败坏,不可堪见,方此之时,谁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劳神,凿空妄作名利之心,皆可灰灭。以之涉世,遇患鲜矣。志虑既澄,自能体道,念念皆正,则大丈夫之事也。

凡饮食知所从来,五谷则人牛稼穑之艰难,天地风雨之顺成,变生作熟皆不容易。肉味则杀生断命,其苦难言,思之令人自不欲食。况过择好恶,又生嗔恚乎!一饱之后,八珍草莱,同为臭腐。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食者,吾无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择?若能如此,不惟少欲,易足亦进学之一助也。吾尝谓:“欲学道,当以攻苦,食淡为先。”人生直得上寿亦无几,何况逡廵之间便乃隔世,不以此时学道,复性反本,而区区惟事口腹,豢养此身,可谓虚作一世人也。

食已无事,经史文典谩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与人交游,宜择端雅之士,若杂交,终必有悔。且久而与之俱化,终身欲为善士不可得矣。谈议勿深及他人是非,相与意了,知其为是为非而已。棋弈雅戏,犹曰无妨。毋及妇人,嬉笑无节,败人志意,此最不可也。既不自重,必为有识所轻,人而为人所轻,无不自取之也。汝等志之!

通观江端友的《家诫》,就说了三件事:睡不着觉该干什么,吃饭该干什么,吃完饭该干什么。看起来都是生活小事,却以小见大。睡不着觉,不能胡思乱想,更要破除凭空谋取名利之心,做到思想纯净,才能“念念皆正,则大丈夫之事也。”吃饭的时候,“凡饮食知所从来,五榖则人牛稼穑之艰难,天地风雨之顺成,变生作熟皆不容易”,这样才能戒除欲望,清淡饮食,而不是去贪图口腹之欲,“区区惟事口腹,豢养此身,可谓虚作一世人也。”吃完饭,最好看看书,交往朋友,也要选择行为端正的人,交往了坏朋友,“久而与之俱化,终身欲为善士不可得矣”。这些观点都体现了江端友独到的教子之道。

文章图片1

译文:

晚上睡不着觉,要平心静气,不要空想没有益处的事。起了邪念,应当想到身体气息只是暂时聚集,死了以后,赶紧敛藏了遗体,因为等到腐坏了就很难看了,这个时候,我还是什么样子呢?这样去想,发动意念耗费神思,凭空妄想的名利之心,都可以灰飞烟灭。这样到社会上,就很难遇到祸患。志向心思既然澄净,自然能体悟大道,每个想法都是正念,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

吃的喝的,要知道从哪里来的,吃的五谷是人和牛艰难耕种,靠风调雨顺的帮助,生长成熟收获都不容易。吃的肉类是杀死生命,他们的苦说不出来,想起这些让人就没有食欲。况且挑肥拣瘦,又要惹人生气。吃饱饭后,山珍海味和杂草,都一样腐烂发臭。按照家里的情况,能吃饱就应该满足了。门外有那么多穷苦人,有辛勤努力吃不饱一顿饭的,有整天挨饿吃不上饭的,我们没有做什么事就能吃上饭,怎么还要挑挑拣拣呢?如果能这样想,不仅能够戒除贪欲,还是促进学习的一种动力。我曾经说过:“想要参学悟道,首先应当下苦功、吃淡饭。”人一辈子能活到高寿的也没几个人,何况顷刻之间可能就阴阳两隔,不在这时候立志学习大道,恢复善良本性,心思小到就为口腹之欲,只是喂养身体,可以说是虚度一生了。

吃完饭没事,文史经典随便读一两篇,都对人有好处,比做其他事要好。和人交往,要选择正直儒雅的士人,如果随便交往,最后一定后悔。况且时间长了变得和他们一样,再想回头做一个好人就做不到了。交谈不要探究别人的是非,交往一场,知道他的好坏就是了。下棋这些游戏,还不要紧。不要和妇女来往,谈笑不节制,败坏人的意志,这最不可取。即不自重,也被有见识的人看轻。人被他人看轻,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你们要记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