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常见的草药,合用后居然可以治疗心律失常 前面我们讲了炙甘草汤也就是复脉汤,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也就是现在说的心律失常。 或许有很多人对心律失常有什么表现还不太清楚,我们今天通过一个病案,了解心律失常都什么表现,以及复脉汤的神奇之处。 这个医案是蒋序学老先生的,比较典型,所以拿出来分享。 患者女,55岁,其实,这个人的身体本来挺好的,没啥毛病。 有一次,她就因故外出,到了半夜才回来。回来以后,往床上一躺,坏了。 ▲忽然感觉大汗不止,像下雨了一样,止不住。 ▲同时,脸色苍白,心中乱跳、气短,手脚不温。整个人仿佛一瞬间被拉到了鬼门关,精神萎靡,似乎快要不省人事。 这可咋办?赶紧求医啊!好不容易找医生。 ▲经医生诊察,发现患者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细问得知,患者小便清长。 这时候,就可以确定了,这是心阳泄出去了,得赶紧给充上。 ▲于是,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炙甘草20克,桂枝10克,麦冬12克,阿胶10克,火麻仁12克,生地黄15克,党参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制附子10克(先煎)。 ▲结果,这个方子,患者用了3剂以后,出汗的事儿就没了,手脚开始变得温热。 就这样,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5剂,患者诸证悉平,神志清醒,精神较好。 后嘱咐患者,用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来后续调养。 为什么在患者那样看似危险的状态下,一张方子下去,很快就转危为安呢? ▲你看这患者,在心中乱跳气短的同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弱,精神不振。很显然,这是心中阳气不足。 ▲阳气这个东西,能固摄津液。阳气不足,所以患者就哗哗流汗。汗流多了,就会伤及心阴。心阴不足,患者就失眠。 ▲因此,综上所述,患者实际上处于心中阴阳两虚的局面。心阳不足,心阴也不足。两相比较,以心阳不足为主。 这个时候就得迅速补充患者的心阳,同时兼补心阴。 ▲我们来看患者用的方子,炙甘草、桂枝、附子、党参,用于补益心阳、振奋心气。麦冬、阿胶、火麻仁、生地黄,用于滋补心中阴血。生姜和大枣同时用,可以健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 这样一来,患者心阳得到补充,心中阴血得到补益,她的状态自然可以回升了。 ▲接下来注意,这个方子去掉“附子”基本就成了我们开篇提到的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最初,还是以滋补阴血为主,滋补心阳为辅。否则,原方中生地不会重用。但是在后世临床过程中,医家们对此灵活掌握。心阳不足为主的,就重用补益心阳之品(如上文医案中所述),心阴不足为主的,重用补阴血之品。这就让这张方子的用途,变得多元而鲜明了。 总之,这方子,可以改善患者心中阳气不足、心血亏虚的局面。这对于很多年老体弱的心律不齐患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炙甘草汤,也就是复脉汤,可以说是仲景古方中,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的常用方。只要辩证准确,效果往往值得期待。 具体用法和用量而言,是因人而异的,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