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与时方有人对经方知道一些 但是对于用经方的解析,还是时方思维

 仁和堂老军医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经方与时方

有人对经方知道一些。但是对于用经方的解析,还是时方思维,所以不能扩大经方的应用。

只有在十分契合经方症状时,才会想到用经方。这导致了认为经方治不了多少病,也是“古方不能治今病”的由来了。

要想活学活用经方,首先非脱离我们的中医内科学思维不可。就是先脱离。

等建立了经方思维后,在慢慢地将中医内科学思维兼补进去,这样治病才能严丝合缝(因为经方也是有缺陷,需要补充的)。

那这样说,还是很多人不明白。我们就举例一下,有助于理解。

比如症见:

头疼如裂,痛剧难忍,情绪不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答非所问,伴抽搐,喉间痰声辘辘,痰黄稠不易排出,面红唇干,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数。

首先按经方六经辨证,这是太阳表证、合阳明病、少阳病的三阳合病。三阳合病从少阳治,这个是伤寒定法。

从少阳取治,可以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加麻黄杏仁石膏汤等,再酌加清热化痰,定痛中药等。

那按后世时方来看,此病例摘取“某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书”的“实火痰蕴”,治以“涤痰泻火”,方用“指迷茯苓丸加龙胆泻肝汤加减”。

按后世用方看,是从少阳阳明解。按经方看,是从少阳取治,兼太阳阳明用药。因为按伤寒定法,三阳合病,取少阳,不可单独用汗吐下。

那按时方看,用少阳阳明来治,不能说它错误。但是没有顾及有太阳病。

那么如何判断它有太阳表病呢?

我的看法是,此病有头痛、痰多、抽搐,脉弦滑数,当有太阳病。

脉弦滑数,是阳脉,弦滑有力,脉肯定取之有浮象,尤其是寸脉浮象。

头痛,痰多,抽搐,是水热趋向外、趋表的现象。所以用麻黄剂解表清热(在这里我选麻黄杏仁石膏汤)。

所以后世方忽略了太阳病的治疗。

由此可见,经方看来更能体现整体观念的中医治疗。

那按时方思维者,此方用了麻黄,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因为它没有恶寒发热啊,为何用麻黄(按时方思维分析,麻黄就是治感冒,或者好歹也应该有个恶寒发热的呀)。认为此应该多用清热化痰泻火才是。那么就是一堆清热化痰泻火的中药。

稍有基础者,好歹会弄个涤痰汤或者龙胆泻肝汤等加减。胡乱者,就是一堆清热化痰药物堆砌。完全失去了中医整体观念。

你若说它不是中医,却好像它用的全是中药,而且它也判断出清热化痰,确实是中医。

你若说它不是真正的中医,它没有整体观念用药。(我认为,你辨出实火痰热证,那不是整体观念,那只是局部观念,后世中医均是如此辨证,不能说全错,也是有可取之处,但不是传统中医思维了,尤其是汉唐中医思维。)

以上是我对目前经方时方的一些理解,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