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育遐思(三)

 新用户7083mkCW 2022-05-08 发布于北京

     理解我们的文学经典四大名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比方说就可以从书名入手,去感受背后所传递的理念,美需要不同思考的角度,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学就是在谈人性永恒的美与丑,作者与观者都适用,镜子效应。

    《红楼梦》能成为红学当然有他独到之处,一本小说承载了我们所有的古典情怀,他的名字有很多,流传及争议的版本也多。如文本一开始就写无才补天的石头将自己“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编述一集”题名《石头记》,后有空空道人因读小说而得道,故名《情僧录》,传孔子后裔孔梅溪从警世角度而题《风月宝鉴》,而曹雪芹自己更关注书中女儿们的命运,在“悼红轩”中增删成书后改名《金陵十二钗》;着实到了程高本刊行时,《红楼梦》才普及获得后世观者认可,当然也包括国际交流传播,从19世纪中叶开始,《红楼梦》早有英、法、德、日、俄、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越南等译本,据载,1923年民国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出版了英文节译本《红楼梦》,而一百二十回的全译本一开始由英国人翻译,书名就叫《石头记》,而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英文版《红楼梦》。

     名字的更迭背后可以引发系列的美学意味,《石头记》顽劣《情僧录》痴情《风月宝鉴》缠绵《金陵十二钗》妩媚,而到了《红楼梦》统整了,越提炼越梦幻,人生如戏,《红楼梦》超越了人性的美与丑。还有《西游记》的前身《大唐西域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记》,历史味太重的名字都不利于小说的传播,因为小说的荒诞性要超越时空才能有些人性地探索,或者说超越时空才容易获得小说文本美的体验。

     而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唐僧取经的故事早就远播海外,朝鲜古代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就介绍过《唐三藏西游记》,最早将《西游记》译为英文的是伍德布里奇,把书名题为《金角龙王,皇帝游地府》,法文译为《三藏和尚江中得救》、《龙王的传说:佛教故事》还有《猴与猪:神魔历险记》,德文有《猴子取经记》,日本江户时代流传《通俗西游记》,朝鲜《向破西游记》等,过去有些学者硬是要把《诗经》里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中“率西”说成是“西游”的来源,“水浒”是“水浒”来源,解释微言大义,认为向西行与走水边有很深的意义,倒是生趣,传说罗贯中给施耐庵的《江湖豪客传》提建议,应该叫《水浒传》,所谓的“水泊梁山,护国安民”。其欧洲最早的译本,可能是1850年柏辛的《水浒传》法译本,1872至1873年在英国出现了编译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书名《中国巨人历险记》,二十世纪初德国人改名为《鲁达造反》,意大利译本《菩萨的人》,德国译本《强盗与士兵》,法国译本《中国骑士传》。从国外传回来的中式英文译本,把《水浒传》定名为《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沼泽中的歹徒》、《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都让人觉得毫无文趣,没有美感,直到1933年赛珍珠把《水浒传》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译文才有了些光彩。现在日本东京藏《全像忠义水浒传》,梵蒂冈有一个藏本《新刻全本插增田虎忠义水浒志传》,很多藏本水浒与传是分开的,甚至连水浒两字都没有出现,如上海图书馆藏嘉靖残本《京本忠义传》。

     还有我们可能早就忘了《三国志》、《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志通俗演义》,只记得那些《三国演义》不真实的小说桥段及噱头。日本、朝鲜、越南最早流传《三国演义》的故事,日本题为《通俗三国志》,西方最早的《三国演义》是汤姆斯的《著名丞相董卓之死》。其历史的、文化的、最后到了经济商业的,《三国演义》简明好记,利于叫卖,清末书商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刻改为《英雄谱》,为正如日中天的吴三桂唱赞歌,这里又涉及到了政治,清初《剿闯通俗小说》改为《忠孝传》,鸦片战争爆发后,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什么《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为《三宝开港西洋记》……书名一事,里面杂糅太多,要靠美来伸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