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布局及其特点刍议

 西方无朔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发布时间: 2019-05-05    作者:叶青 黄腾飞    来源: 2019-01-25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澎湖、金门、马祖诸岛(以下简称台、澎、金、马诸岛)隔海相望,新中国成立后在军事上长期处于战备状态。1964年9月14~16日,中共福建省委(以下简称福建省委)在福州鼓山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省委第二书记范式人传达了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三线建设(学术界一般以1964年5~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一线、二线、三线的战略布局为三线建设开始的标志。关于三线建设结束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标志;二是三线建设横跨三个五年计划,以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结束为标志;三是以1983中央出台政策调整改造三线企业为标志。本文的时间界定采用第一种说法。)问题的精神,根据福建省面对台、澎、金、马诸岛的局势,划定了本省一线、二线、三线的大致范围,即:福州、厦门、漳州、泉州沿海地区为一线,鹰厦铁路南段由建瓯、南平、三明、永安至龙岩、漳平等地为二线,闽赣交界区、武夷山以南、鹰厦线以西和闽西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汀、连城、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光泽、顺昌、建阳、松溪、政和一带为三线。[1]这次会议还对此后的工作做了初步部署,确定了第一批搬迁和建设的项目,拉开了福建小三线建设的序幕。

  关于福建小三线建设,学术界研究甚少,尤其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布局,还未有专文探讨。福建小三线建设在全国三线建设中意义重大。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布局所呈现的特点,值得我们探究。发展军工和迁建民用企业是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分析小三线企业的布局及其特点,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调整的历史研究。

  一、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概况

  福建小三线建设的企业主要分为军工和民用两类,共有46家。其中,军工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与民用企业一样都是23家,但是在规模和重要性上不可相提并论,是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在建设方式上,军工企业以新建、迁建为主,民用企业以迁建为主。

  (一)新建、迁建与改扩建军工企业

  1964年9月,为了加强和统一指挥全省小三线建设,福建省委决定成立以副省长梁灵光为组长的福建省军工及三线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2]此后,省领导小组立即投入到对小三线建设的规划和实施阶段。规划完全按照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防工办)的指示进行,即“一、二线省、市、自治区的后方建设,应当以地方军工厂为主,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先安排地方军工和相应的配套工厂”[3]。省领导小组组长梁灵光同时还兼任省计委主任,在安排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把军工项目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通过梳理有关历史档案得知,小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共有23家。地区分布分别是:三明5家、南平3家、龙岩3家、宁化2家、永安2家、明溪2家、清流2家、顺昌2家、太宁1家、长汀1家。[4]

  从生产任务来看,福建小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冲锋枪、炸药、手榴弹等,也有为军工配套而建的工模、火电厂,属半军工性质。[5]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上电子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也兴起了多层次、多渠道办电子工业的热潮,小三线也成立了一批电子厂,生产雷达等军用通信装备。[6]福建小三线企业能够独立自主生产多种武器装备,并且注重技术革新,为前方军事斗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从建设方式来看,福建小三线军工企业,以新建和迁建为主,改扩建为辅。由于中央要求把三线建设成为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福建省在小三线新建了福建机械厂等11家军工企业,占军工企业总数的47.8%。迁建军工企业主要是把沿海的军工企业迁到小三线,共有南安化工厂等9家,占军工企业总数的39.1%。改扩建军工企业有永安机械厂等3家,将原有的民用企业就地改造、扩建成具有军工生产能力的工厂。

  (二)迁建民用企业

  为了加快三线战略后方的建设,中央提出“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三老带三新”建设方针,从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搬迁企业到三线。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这些企业或整体或部分搬迁设备、抽调人员援助三线。福建小三线地处山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民用企业建设主要采用迁建的方式,快速建成并投入生产。

  迁往福建小三线的民用企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上海。上海在全国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企业众多,技术先进,是中国工业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当时中央号召上海要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福建和上海同属华东地区,有地缘上的优势,得到了较多的援助。如位于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的公私合营立丰染织厂,全厂405名职工,携带1479名亲属,运来600吨机器设备建成三明印染厂;上海静安棉纺织印染厂的纺、织两部分设备和配套机构,约1700多名职工和家属迁往福建三明。[7]二是来自福建东南沿海的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和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迅速建立和发展了一批企业。小三线建设开始后,这些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积极响应号召,迁建企业,参与小三线建设。如位于福州的福建机器厂抽调400名管理人员、技术和生产骨干,且调拨基本成套的机械加工设备,另从漳州内燃机配件厂抽调近40名职工在三明市合并建成三明机床厂;[7](p.104)泉州木工机械厂除厂房外,一切机械设备、办公用具均搬迁到邵武,286名职工分两批内迁。(《难忘岁月——闽北小三线建设实录》,南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编印,第68页。)这些搬迁至福建小三线的企业有单独设厂的,也有合并建成一个工厂的。迁往福建小三线的民用企业或是行业的佼佼者,或是当时急需的企业。这些企业是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企业,此后逐渐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小三线建设的民用企业在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备时更是关系物资的生产与补给,在小三线建设中至关重要。按照“建设小三线就是建设小边区,建设一个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能独立自主的巩固后方”[8]的要求,福建在小三线迁建了众多的民用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福州电池厂、省林业机械厂、福州电线厂、厦门电机厂、上海勤余织造厂等迁往南平;泉州木工机床厂、福州轮胎厂迁往建阳;上海第十六丝织厂等迁往邵武;杏林农药厂迁往顺昌;福州机床厂齿轮工段、福州工具厂、上海永昌五金厂等迁往三明;经昌染织二厂、华光被单厂迁往龙岩。最后建成的民用企业共23家,涉及机械、染纺、电力、化学、木材加工等多个门类。

  福建小三线的军工和民用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遵循小而全的原则,不建大厂房、大车间、大仓库,充分利用废弃房屋,发扬“政治上要求高一点,生活上要求低一点”的精神建设福利建筑,充分发动职工,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地开展企业建设。(《难忘岁月——闽北小三线建设实录》,第4页。)

  在整个建设历程中,福建出现两次建设高潮:第一次是1964年6月三线建设指导方针确定以后,小三线企业建设掀起高潮。但“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爆发后受到冲击,福建小三线建设陷入低潮。第二次是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小三线建设再度受到重视,福建小三线企业建设又掀起高潮。随着国家外部环境的改善,福建的小三线企业发展因地理环境等因素所限而陷入困境。

  二、福建小三线企业的布局特点

  三线建设不同于正常的经济建设,46家军工和民用企业布局除了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带有浓烈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福建小三线企业以下的布局特点。

  (一)集中分布于闽西北地区

  福建小三线建设开始后,福建省委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小三线建设原则,即必须适应战时需要,力求完备,本着平战相结合、军工生产和民用生产相结合、远期和近期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建设。[2]按照这一原则,结合自身地理特征,闽西北的地形较为有利,符合“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一面把沿海地区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分散、分批迁到闽西北地区,一面在此处进行全面的建设,闽西北是重点布局地区。如果把武平和寿宁用直线连起来,则是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直线,小三线企业中除有4家位置靠南在直线右侧,分布在龙岩外,其余42家企业均在直线的左侧,位于闽西北区域,分布在南平、三明、明溪、永安、泰宁、清流、宁化、长汀、邵武、建阳、建瓯、顺昌等地,占小三线建设企业总数的91.3%。因此,总体上看,这些企业集中分布在闽西北地区。

  (二)以南平、三明两市为重点,依托城镇进行布局

  福建小三线建设中,无论是民用企业,还是军工企业,都以南平和三明两市为布局重点。在南平和三明建成的军工企业有8家,占全省军工企业总数的34.8%。搬迁至南平和三明的民用企业有17家,占全省迁建民用企业总数的73.9%。其他企业分布在建阳、邵武、顺昌、永安、明溪、清流、太宁、宁化、长汀、龙岩等十几个县。此外,从这些企业选址地点分析,企业依托城镇进行布局,多分布在城镇近郊。

  (三)以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为主要考虑因素,沿河谷分布

  小三线企业既要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方针,又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靠近交通便利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河谷地带成为企业设址的首选,尤其是煤、铁、水力等资源丰富的鹰厦铁路沿线地区。小三线企业中有32家企业分布在鹰厦铁路沿线的永安、三明、南平、顺昌、邵武等地,占企业总数的69.6%。有些企业则更靠近公路。

  小三线建设中的企业多建在河谷地带。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带中夹杂着众多的河流,河流上游多呈扇状水系,到了中下游汇集成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往东南方向汇入大海。由于构造和岩石性质的不同以及外力作用的差异,河流流经的地区,河网呈格子状,河谷盆地似串珠状,形成河谷与峡谷相间排列,又与山地丘陵相交错。[9]西列大山带是闽江等江河的发源地,浦城、武夷山、光泽、邵武、建宁、长汀等县均位于这些河谷地带。斜贯福建省中部的闽中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古田、闽清、漳平、华安等县分布在两条江边较大的河谷中。两列山带之间河谷较宽,密集的扇状河流在此处汇集,建阳、建瓯、顺昌、南平等县位于这一地带。根据中央关于“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小三线工厂“大分散、小集中”,设在这些山谷地带,靠近大山一侧。例如,三明印染厂选址时,考虑到印染厂对水、电、煤的需求量和交通等条件,最后确定新厂建在三明市列东沙溪边。[7](p.136)

  福建小三线企业贯彻中央和福建省委三线建设的有关指导方针和部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集中分布在以南平、三明两市为重点、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闽西北河谷地带,为福建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有效备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福建小三线企业布局的原因分析

  福建小三线建设的企业布局既有地理因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综合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福建独特的地理区位相关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建处在一面建设、一面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紧张环境中,重要的工业企业为了尽可能避免敌军的轰炸,必须远离海岸线。福建的地形特点是,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了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与福建的海岸大致平行,斜贯福建中部的闽中大山带,把福建分为两部分。山带东侧较近的地带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地区有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四大平原,是福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闽中大山带以西是福建的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以此为依据,福建省委在划分三线范围时,地处福建西北的南平和三明就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南平是处在福建的纵深地带。在福建小三线布局图中,闽北地区所占的比重较大,闽西南的龙岩地区占比较小。

  (二)出于利用原工业基础的考量

  福建地处对台斗争前线,地理位置特殊,既要进行战备,又要发展本省的经济,“考虑前线战备的要求,大型的、重要的工厂不能建在沿海地区”[10],而南平和三明的乡镇有通往市区的公路,生产物资和产品可以直接运往铁路、公路和水路,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连接全国,水路直达省会福州,交通十分便利,所以,福建省委尤为重视南平和三明为中心的后方建设。早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立足于战争,正确处理好沿海与内陆、战时与平时的关系”时,省委即制订了建设山区、建设后方基地的规划。[10](p.657)“为了发展山区经济,成立山区生产规划委员会,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和知识青年向山区进军,和山区人民一道开发山区、建设山区”。[1](p.125)

  小三线建设之前,南平已经拥有南平电机厂、南平铝厂、南平化纤厂等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大跃进”时期,福建省委抓住国家要在全国大力建设钢铁厂、化肥厂的机遇,决定在三明建设重工业基地。经过两年的建设,呈现厂房毗连、烟囱林立的壮观景象,一个以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二五”计划开始后,福建在南平、三明等地新建了一批原料工业和机械工业企业。在两市经济的带动下,三明地区和南平地区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1960年,三明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水平,为17935.64万元。“'二五’期间,在南平、三明、永安一线新建了一批原料工业和机械工业,使山区有了较大的发展”[10](pp.677~678),三明钢铁厂在此建设,吸引了几十家工业企业,成为福建省的重工业基地,可以为小三线建设提供产品和技术上的支持。

  小三线建设开始后,三明地区1965年工业总产值虽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也有所恢复,为13847.36万元,比1957年增长2.9倍。(《三明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9年工业部分)》,三明地区统计局1981年编印,第93页。)南平地区,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34亿元,比1957年增长39.94%,农业总产值2.30亿元、工业总产值2.04亿元、粮食总产量62.43万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4亿元、财政收入4821万元,比1957年分别增长25.08%、64.05%、18.23%、76.58%、45.69%,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11]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长期有应对战争爆发的准备,原有企业在具体的规划和建设时就已经考虑战备要求,因此,小三线建设开始后,南平和三明能够以原有工业企业为基础,形成工业聚集区。

  (三)贯彻三线建设指导方针与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

  小三线工厂的选址,一般在福建迁入地成立新厂筹备组,建议迁厂选址范围,会同原厂迁厂成立的领导小组共同进行考察,最后以原厂的意愿为主。迁来一方选址,会对工厂发展前景进行考虑,而那些交通便利和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更受青睐。比如,我国1957年建成的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的鹰厦铁路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而铁路沿线的永安、大田、三明、尤溪至南平是“福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重要成矿区,其中一个较大的铁矿探明储量650多万吨,永安西洋铁矿探明储量230多万吨”[9](p.8),属于铁矿带,均可供开采。永安探明的无烟煤储量丰富,另外还有石灰石、重晶石。大田有煤、铁、硫黄、石灰矿等矿藏。永安、三明、南平、顺昌、邵武等地位于闽江等河流中上游,水力资源也较为丰富,水电与火电相对集中,可以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福建小三线建设的企业布局是贯彻中央三线建设指导方针的结果,也是结合福建独特的地理区位、利用原工业基础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塑造了福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奠定了福建经济发展的新基础。

  四、余论

  福建小三线建设中的军工和民用企业,尽管作用有所不同,发展规模各异,但是在福建纵深地带很快扎根成长起来,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小三线建设之初,1964年福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5.95亿元,内陆三地区(三明、南平、龙岩)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33亿元,占全省的28.25%,第二产业总值为1.84亿元,占全省的26.59%。改革开放前夕,1978年内陆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2.18亿元,占全省的比例提升到33.42%,第二产业总值为9.38亿元,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33.27%。[12]1964年以后,福建省把经济建设重点和本来有限的投入主要放在闽西北山区,发展小三线建设,缩小了沿海与内陆的差距,改善了福建经济布局。“三五”计划开始之前,福建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工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到1978年,福建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三明市为例,截至1977年,三明市已经建成投产的省、地、市三级企业有冶金、机械、化工、电力、木材加工、农药、玻璃、塑料、纺织、印刷、服装、食品等全民所有制企业74家,集体所有制和公社办的企业68家。197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是1950年的2964倍,比“文革”前的1965年增长了6倍多。[13]特别是从上海迁来的民用企业,多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这些企业充实了福建的经济体系。

  为了贯彻“分散”的原则,在城镇近郊进行选址建厂,既密切了原有的工业企业联结,又避免了工业集中在中心城镇,有助于带动城市向外延伸,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布局在福建小三线的企业,克服种种困难,开拓创新,不断壮大,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比如,由南平电池厂发展而来的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是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13年处于碱锰电池“质量、销量、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同行业领先水平。除此之外,还有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三明立丰印染股份有限公司、三明福工机械有限公司等,这些现在享誉国内外的企业都是由小三线企业发展而来,也带动了福建内陆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其他省份小三线建设相比较,企业布局有其特殊性。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福建小三线建设时不难发现,企业布局过多的受战备思想的影响,“保证在战时的安全并坚持生产是最大的合理”[14],厂址选择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给企业的建设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影响了企业投资扩大生产的经济效果。但是不可否认,小三线在十几年的建设历程中,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困难,在福建经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福建经济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引文献]

  [1]何少川主编:《当代福建简史(1949~1999)》,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2]《福建省志·总概述》,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3]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关于一、二线各省后方建设的重点》,《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4]福建省粮食局:《关于调整小三线军工厂职工、家属粮油定量的通知》,三明市档案馆:158-28-4。

  [5]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关于1967年小三线建设和试制生产计划安排(附草案)》,福建省档案馆:179-1-163。

  [6]《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方志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7]袁德俊主编:《崛起在沙溪河畔——忆三明建市初期迁明企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152页。

  [8]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福建地方史(社会主义时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69页。

  [9]陈及霖:《福建经济地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10]《伍洪祥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584页。

  [11]《南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12]《光辉的历程——福建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307、316、319页。

  [13]《三明市概况》,三明市档案馆:105-18-3。

  [14]《梁灵光同志在省委小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南平市延平区档案馆:4-10-1035。

  [作者简介]叶青,历史学博士,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350001;黄腾飞,历史学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350001。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