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母亲节

 豆豆的小小世界 2022-05-08 发布于上海
写在母亲节

今天是母亲节,祝福我亲爱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这几日,有很多念头一闪而过,我认为“她们”值得被记录,不只是关于母亲……

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从上初中住校开始,便慢慢地离开了母亲,越来越远,越来越久。

小时候,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饭、睡觉。

中学时,每周两天可以回家,吃饭、睡觉。

大学时,寒暑假可以回家,吃饭、睡觉。

工作之后,就盼着长假,回家,吃饭、睡觉。

你说,在哪不能吃饭、睡觉呢?是的,在哪都可以。可是在哪,即使自己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依然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然可以不顾姿态地躺在沙发上,依然可以穿个睡衣、脸不洗、牙不刷,就拿起盘子里烧好的肉直接往嘴里噻,大概就只有在母亲那里吧,即使她可能叨叨,说你懒,骂你烦,说你“倒筋卧行”【这是一句陕西方言,当我们坐没坐姿的时候,我妈就会说】,那又如何,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嗖”就出去了。

(大多数)妈妈真的是孩子安全又温暖的港湾,回到妈妈身边,就自动退行成宝宝,妈妈总在忙前忙后,张罗吃的喝的,根本不给你发挥的余地。你说,妈,我去给咱买菜,她会说,你不会买,不会挑。朋友们,有没有同款妈妈?在她眼中,你除了吃喝拉撒,啥都不会。春节后回家待了十天,我本来就吃得多,我妈还在一旁老说,你不胖,吃吃吃,然后,体重飙到130,哎呦,想我妈妈了。

可人长大了,就要在大多数时候当大人,要工作,甚至大多数人都在千里之外漂泊着。漂泊,倒不是想说有多苦多难,只是离妈妈远了,那种赤裸裸的投喂般的宠爱就少了很多。

但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漂泊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散发着母性关怀的人们,给人温暖、关怀,就好像是,老天垂怜在外的孩子,所以派来一些人,帮助妈妈来爱你。

毕业之后,有段时间,我隔三差五就去一个师妹家蹭吃蹭住,她的婆婆给我(朋友实习去了)准备好早餐,我吃完后,硬不让我洗碗,非要自己收拾,那真的是家的感觉。想起还珠格格里的一句话,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幼吾幼及他人之幼。还有一次,我随口说了一句想吃茄子包子,朋友就让她妈妈做了,然后我就去吃了,吃了六个包子,真好!我知道阿姨们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孩子的朋友好,但那份好是真实的,是朴素的,是我熟悉的,我就是感受到了温暖。


阿姨给我准备的早餐

有些事情,我觉得很奇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处心理咨询圈,还是因为我本身对“好”敏感,我感觉遇到的好几个老师都有一种母性的光辉,对我很好,和她们(男性、女性都有)在一起,就安心。天知道,我这种内心充满恐惧的人,多么需要这种安心,感谢缘分!

有次因为某事去找一个老师,刚进去,就说,我带纸巾了。老师就说,好,那开始吧,我就开始表演(哭),他耐心地听着,我真的觉得搞心理学的人真的是绝了,你才说了两句,他就知道你咋了,然后看似无意地说一些话,鼓励、安慰你,又不会让你觉得很尴尬。还有一位老师,我觉得在她面前放松,安心,安全,就感觉,在她面前,不用伪装,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还可以撒娇。写到这,我就很纠结,我没法畅快地去写他们和我的故事,因为他们是我目前生活中的人,不太好写的太具体,那就十年以后吧。

有时候,我会想,你说这些老师做了什么特别惊天动地的事了吗?也没有,但为什么这么受学生爱戴呢?我就觉得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母亲般的爱,至少我的感知是这样,他们几乎总是态度温暖,谦虚、豁达,包容,不批评,不凶,他们让我想起“仁义”“仁爱”。

而我对这些老师的反应,让我想起了“认同”一词,也是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我的老师们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我尊敬、欣赏、爱戴他们,也希望以后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然后我发现,对于他们的建议,我就更容易信任和采纳,因为我知道,他们人心好,学识又深,他们是真的不会害我的。这让我想起了,有些父母逼着孩子做一些事情,逼迫的理由就是无数遍的“我都为了你好”。这两者,有区别吗?

想说的好像差不多了,那就结尾吧,上次和一个我很尊敬的老师聊天,她跟我们说,要多做好事。我记住了。

在我蹭吃蹭喝要走的时候,我给阿姨送了一束鲜花,谢谢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