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丧葬习俗

 佛光普照01 2022-05-09 发布于湖北省



2017-09-03 08:33:51作者:网络
丧葬是对于逝者,进行的一种悼念仪式,也是一种的告别仪式。不同地区的民风不同,在办理丧葬风俗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民间丧葬有哪些的风俗呢?接下来就和小编在丧葬习俗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民间丧葬习俗
1、送终: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难免一死,,家人是很讲究的。高龄老人过世,讲究的是要有子女在场,看着老人死去,这就叫为老人送终。如果一由于生急病暴病而死,或者患慢性病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其子女一个都不在场,人家就要议论,连送终的人也没有一个;二是要议论他的子女不孝,老人死去都不知道。人们俗称的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过世时有子女在场,如无子女在场则视为不吉利。在此风俗的影响下,所以一般人家在高龄老人病危期间,子女们再忙也要守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过世,子女们才放心。凡遇到这些子女,人家就会议论说他们是孝子孝孙,当然,若遇到那些患慢性病的老人突然病故,即使子女不在场,人家也会谅解,人们俗称,但对送终的风俗至今未变。
2、哭丧:高龄老人女性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性,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哀悼和悲痛;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示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示对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特别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如果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所以,在灵堂里,始终不能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家属听到叫声,马上就要哭嚎几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一般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论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旧时的哭丧和现时不尽相同,旧时的哭丧大多数发自内心,因为旧时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身中既受尽了生活苦难折磨,同时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折磨,她们深受种种磨难和苦楚,一旦遇到父母或丈夫的过世,她们的哭丧就会联系自己的悲惨遭遇,趁机悲哭一番,以发泄胸中的苦楚,她们的哭一般都是如诉如泣,悲悲切切,涕泪具下,即使是对凭吊者来时的哭,也是十分悲哀的。现代人哭丧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妇女她们对生活苦楚毫无感受,即使亲人过世,一般只能干嚎几声,甚至干嚎都不会,她们既不会哭,又不会嚎,更不要说诉,有的只会抽泣,或叫泣不成声。现代人不会哭丧,但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在灵堂里播放哀乐以代替哭丧。也有的化钱请专门的哭丧婆代哭。
6、告状(发耗):这里的告状,不是诉讼告状,而是民间丧事风俗中的女儿、儿媳妇在自己的亲回娘家或回婆家向家人告知公婆或丈夫亡故的消息,民间称告状,好比为发讣告。目的是让家人知道,某人已经死去,那么被告知者就必须在当天赶到家为凭吊,如果女儿、儿媳妇不回家告状,亲家是不能上门吊唁的,非但亲家不能上门,人们还会说她们忤逆不孝。事至当今,告状之风在农村仍然盛行,而且也很讲究,告状者必须身穿重孝,回家告状时必须跪着向父母告知,这就是民间的丧事告状。
7、吃卷床夜饭:“吃卷床夜饭”是在民间丧事风俗中,在死的当天晚上入殓前请村上人吃的一顿晚饭,民间俗称卷床饭,有的地方不吃卷床饭而吃卷床面。何为卷床饭?民俗中,在入殓后,生前睡过的床上用品都要席卷出门,放到离村不远的三叉路口烧掉,这俗称卷床。卷床在旧时的含义是让把生前的东西一起带上阴间路,以便让在阴间继续使用。其实这是一种的说法。其实卷床的真正含义还是出于卫生,大凡一般都生有疾病,有的甚至是传染病,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上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和污秽之物,为防传染,入殓后将床上的东西席卷出门付之一炬,这样到是很卫生的。在卷床当天,家属必须请人帮忙入殓,那就得准备卷床夜饭供人家吃。旧时的卷床夜饭比较简单,一般连家属亲戚在内也不过二、三桌。但现时却大不相同,因为家属为办丧事仪式的全过程都要在这天晚上议定,所请的帮忙人也必须到场,加上现在的村上人多,一顿卷床夜饭,小的村起码要八、九桌,大的村加上当晚来吊唁的亲戚,一般都要十六、七桌才够。再说卷床夜饭的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时的卷床夜菜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加一个豆腐,现时丧事人家的卷床夜菜,用起了冷盆热炒,规格略低于丧事正日的酒菜,而且丧事的铺张浪费程度也越来越大,吃卷床夜饭的风俗无形中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但因旧风俗的影响,人们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将拥紧即算完成。现时因推行火葬,身边不再放置随葬品和石灰包,草木灰包。但近几年来,一些从事销售丧事物品的人,又推出了纸塑简易棺材,从前的那一套。石灰、草木灰包不见了,但在周围却用大量的纸钱来拥紧。入殓结束,棺材才能得正(即放置中堂正中),这时,主持人招呼家属绕棺材转三圈,以示向告别,然后再把棺材盖上,此谓盖棺定论。旧时盖上棺盖后用三支爬头钉和一支子孙钉将棺盖钉牢,现时纸塑棺材盖棺后用封箱胶纸封合。整个入殓仪式才全部结束。入殓结束后,还要在棺材底下点上放有到头更饭和油盏的命灯,在棺材盖上放上千张眼,据风俗传说,这些东西都是为驱邪神来犯,当然这都是封建的旧风俗,但人们还是照样的继承下来,这叫“上代传下世”,照办吗,看来要想改变这类旧风俗是相当不容易的。
一切都恢复了老的风俗传统。搁三朝:在农村,人有搁三朝的习俗。所谓搁三朝,就是从断气时算起,要在家里搁置三天才能出殡入土,现时叫火化。有的人家为等远亲归来,也有搁五朝的,还有一些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或算命瞎子排定搁置的日期,这就出现了搁七朝的。凡搁三朝也好五朝也好,这都是对的一种尊重。特别即白天死,晚上就拖出去埋了。那一般都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才早死夜拖
11、五谷仓、掮幡竹、开坑:在民间丧事风俗中,传统的程序多得五花八门,入殓后,其中做“五谷仓”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五谷仓:是放在灵台上的一件祭品。这五谷仓是用砻糠做的,它表示是的谷仓,其做法也很讲究,一般农村中的老年妇女都会做。它是用四层方块白布和一块尖角白布拼做成的,四块白布大小不一,底层一块约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制作时将每块白布的四角缝合形成尖角,中空填满砻糠,一块小角布也缝成尖角,这填砻糠得由的女儿或儿媳妇填,如无女儿或儿媳妇,则由至亲中的女性来填,填时要边哭边填,并哭喊着“××亲人,我为你做五谷仓拉”,哭一声填一把砻糠,直到把四块布和一块尖角全部填满,然后把它们一层一层垒起来成一座宝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面,这就成了五谷仓。五谷仓放在灵台的右上角,待出殡时,由一人托着,当出殡主持人敲碎瓦片时,就有人来抢五谷仓,其中的一只尖角由托者拿着放在牌位的子孙钉上,其余各层由人抢走。旧时人们有抢了五谷仓的白布带回家给小孩做填底布,说是能驱邪,现时人们抢了都是丢掉,此风俗纯属。丧事人家用的掮幡竹:风水将两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折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边上粘上一张飘带,飘带上各写着丁财两旺、吉祥如意,制作好的飘带分别用线系在两根竹子上,这就做成了掮幡竹。在出殡前由两名儿童掮着走在前引路,直奔埋的坟坑。当埋好后,帮忙人为堆好新坟,然后将掮幡竹插在坟墓的两头。不过,这时的掮幡竹上已经挂了许多抛坟用的东西,旧时上面挂小团子,俗称抛坟团,现时一般不用小团子,而是改用枣子代替,等到新坟做好,就开始抛坟。抛坟就是将带来的糯米小团子或枣子撒向新坟,表示给享受。但农村风俗中有抢抛坟团的习俗。。现时已不同了,等到抛坟时,即使带了许多枣子去抛坟,可一个小孩子也不会去抢,因为现在的孩子对枣子根本不感兴趣。开坑:就是为埋葬棺材或骨灰盒的墓穴,这就是土葬风俗带来的结果。开坑的传统习俗上也很讲究,旧时开坟穴,一般派五人。
小结:丧葬办理有很多的事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讲究。一般办理丧葬风俗的时候,人们都会请很多的人帮忙,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做。

短百天长周年:烧七七个七是不是都要烧?

吴剑锋2019-02-28

简介七个七日可祭祀全,必须是儿女双全,儿孙满堂,且必须是四世同堂时,老夫妻俩,最后一位去世的时候,后人们才可以七个七日祭祀齐全,属大喜丧。先人烧七日是不让烧全的,也就是七个七日祭,不可都进行祭祀。公墓网认为,虽然逝者为大,但毕竟已经死去,给后人留福积福更大一分。故一旦祭祀全,即为福尽。

(一):先人烧七日的计时方法是,是从去世当天,就算第一天开始计算,这个概念家一定要周知明确,因为错烧先人七日,会阻碍先人在阴司里过关通行,家切记切记。

(二):先人烧七日是不让烧全的,也就是七个七日祭,不可都进行祭祀。吴剑锋认为,虽然逝者为,但毕竟已经死去,给后人留福积福更一分。故一旦祭祀全,即为福尽。

(三):七个七日祭中以头七、三七、五七和七七最宜祭祀。由于头七和三天圆坟相差很近,所以北方一代基本不上坟祭祀,反倒是南方更注重头七回魂祭祀。五七最为隆重。

(四):先人头七祭时,一般都要准备一桌“回魂供”进行祭祀,注:供品中是不可以有牛肉和马肉的,因为先人头七回魂是由牛头马面等鬼差护送回家,一旦出现,属忌。

(五):头七祭祀是寓意先人亡魂最后一次还阳回家看望,看望完所有的亲人之后就正式踏上黄泉路,想回都回不来了。黄泉路的第一站就是望乡台,先人远望家乡回不来。

(六):一般60岁以上故去的先人,七个七日祭,是祭奠四个,即头七、三七、五七和七七;60岁以下的,只祭祀三个,即三七、五七和七七;少亡的,基本只祭祀五七。

(七):七个七日祭中上文提到五七最为隆重,先人的女后人,一般是女儿,没有女儿的是儿媳、侄女、外甥女或妹妹为其扎上五盆颜色鲜艳的纸花焚化送去以便先人过关。

(八):在什么情况下七个七日可祭祀全,必须是儿女双全,儿孙满堂,且必须是四世同堂时,老夫妻俩,最后一位去世的时候,后人们才可以七个七日祭祀齐全,属喜丧。

(九):男性先人烧七日祭时,逢农历占七日,是吉兆,寓意乐淘淘,黄泉路上好过关;女性先人烧七日祭时,逢农历占七日,是凶兆,寓意愁忧忧,黄泉路上不好过关。

(十):男性先人烧七日祭时,逢农历占七日,要多烧纸钱,尤其要往坟地灵位外围多撒纸钱,寓意感谢诸路鬼差帮忙,答谢神恩,以便先人顺利过关同行,投胎轮回上三道。

(十一):女性先人烧七日祭时,逢农历占七日,一定要请师父诵经和破地狱,帮助女性先人顺利过关,如果不如法化解,先人魂头即会被扣被压,轻则白煞,重则犯呼。

(十二):先人烧七日祭时,后人属相和先人属相,相同、相冲、相刑、相破、相害的,都要回避,如果不便回避的,在进入坟地祭祀之前,也要先转身回避一刻示意为佳。

 

关于出殡下雨的说法:按习俗出殡下雨是很吉利的。因为民间流传这样两句话即:雨浇新坟,子孙后代不受贫,雨浇坟头,子孙后代出王侯。烧纸钱阴间地值得写法:按习俗逢年过节给故去的亲人烧纸钱(送冥币),地止应写即:地府(或阴曹地府),丰都城冥都银行:xxx收即可。

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

第一殿秦广明王
第二殿楚江明王
第三殿宋帝明王
第四殿伍官明王
第五殿阎罗帝君
第六殿卞城明王
第七殿泰山明王
第八殿平政明王
第九殿都市明王


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 “善悪”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

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
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
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
四审(四旬,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


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