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河月明:太监马和献策,一语道破南军败退真相,李景隆败逃德州

 梦想童年594 2022-05-09 发布于江西省

郑家坝大营,马和向朱棣献策,夜袭李景隆大营。

马和说,他白天观察南军行兵布阵,发现南军各营碰到战场形势发生变动时,都要等到中军旗语变动,才知道相互配合行事,这样往往会慢上一步。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风大浪的海上,对船队会是灭顶之灾,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也一样。

文章图片1

朱棣采纳了马和的意见,派谭渊、张辅、马和带兵夜袭李景隆的大营。

谭渊往南军的马厩里丢了一个火把。随着干草被点燃,马匹嘶鸣不已,挣脱缰绳跑出马厩。

谭渊丢完火把赶忙去和张辅、马和会和,点着了李景隆大营的火药库。火药爆炸声使得李景隆大营一片混乱,士兵都混战在一起。

李景隆冲出中军大帐,连喊“营啸”,还想收拾局面,但是并没有用。杀红眼的士兵不听他的指挥。

中了燕军暗箭的李景隆,丢下粮草辎重,仓皇逃往白沟河。50万大军损失将近十余万。

马和的一番话虽然以航海作比喻,却道破了南军一直存在的三个问题

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靖难初期,长兴侯耿炳文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本就是从七八个地方抽调而来,在来北平之前他们相互之间既不属于隶属关系。

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将军不认识他手下的士兵,士兵也不认识他们的领导。

长兴侯耿炳文单单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头疼,更何况还有士兵之间的磨合问题需要处理。

雄县大败,耿炳文率军退守真定,他就面临是如何排兵布阵守住真定城的问题。

耿炳文刚安排顾城带领骑兵和一半步卒在城外下寨,另一半步卒入城,营帐外就响起敌袭的喊声。

耿炳文和顾城奔出营帐才发现整个大营都乱了起来,士兵们相互厮杀。

耿炳文连声喊“结阵”都无法控制局面,士兵们相互混战,都杀红了眼。耿炳文只能策马而走,顾城为保护耿炳文撤退被燕军俘虏。

缺乏历练

“好兵都是打出来的”、“百战方可成兵”。郑家坝大战前,李景隆坦言他手下的兵很久没打过仗了,不是久经沙场的燕军的对手。

如果要用人数碾压,必须多过燕军三倍人数才有决战的可能性。现在南军三十万对阵燕军十五万,胜算并不大。

这一边,张玉也劝说朱棣不要放南军逃走。他的话重点是这些南方将士已经杀过人、见过血,一旦逃出升天 ,被人组织起来,对燕军后患无穷。

两个人的话都表明了历练对士兵积累经验的重要性。不得不说,南方士兵缺乏历练,也是朱元璋藩王政策的后遗症之一。

明朝初期,朱元璋立藩王守边疆制度,九大塞王守北疆沿线,应对北元游牧时不时地劫掠。

在这种和游牧民族你来我往的拉锯中,边疆士兵积累了丰富的对敌经验。

与之相对,随着承平日久,南方边疆逐渐平静,这些南方的士兵渐渐地除了拉练,便很少有对敌的机会。

文章图片2

青黄不接

燕军夜袭李景隆郑村坝大营前,马和对朱棣说,南军调度都在李景隆一人身上

当晚,李景隆也遭遇了和耿炳文一样的事情。

因为士兵互不相识,且不认识主帅,应对经验不足,让敌方的夜袭演变成了营啸。

结果,李景隆组织不了有效的反击,燕军再次大胜,李景隆败逃德州。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洪武一朝是不可想象的。

朱元璋手下大将众多,全能型将军就有徐达和常遇春,其他的有李文忠、邓愈、冯胜、蓝玉等,以及擅长防守的耿炳文。二代少将军就有沐英。

这些人无一不是百战名将。朱元璋想要什么将军就有什么将军。

只是,任何人都抵不过时间。除了常遇春病逝于朱元璋建国前,其他如徐达、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等等都陆陆续续因病逝世。

晚年的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桀骜不驯,怕朱允炆以后控制不住这把刀,以蓝玉往日的不法罪行为名,亲手折断了蓝玉这把“钢刀”。

这种种情况导致了建文初年的南方,沙场老将全都逝去,年轻将领尚未长成,军中的基层将领接续不上,青黄不接。

这样的情况下李景隆率军北伐朱棣,只能一个人维系全军上下,战场上各营的配合居然能有时间差,在这样情况下打仗败了不冤。

文章图片3

马和的这番比喻真是非常恰当,不仅基层将领历练不够,朱允炆这个船主历练也是不够,败得不冤。

#山河月明##影视杂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