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26):下列哪味药,既能解肝郁,还能治感冒?

 人老颠东 2022-05-09 发布于安徽省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呀,我给你出一道中药应用题。

下列哪味药,既有疏肝郁的作用,还有治感冒的作用呢?

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

如果你此刻心里有了答案,就请在本文的留言区写下来。还是老规矩,您的留言,在答案公布之前,暂时不予精选公开。

其实,这道题考察的是我们对中药功效的掌握程度。我相信,大部分朋友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来。

上期题目解析——

昨天那道题,文老师问,气虚的形成原因, 哪一个是错的。备选答案有五个。正确答案,是选择B,五志过极,引发气虚。

我们挨个来看吧。

A选项,年老体衰,随着自然衰老而出现气虚。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人衰老以后,无论是肾中的先天精气,还是脾胃对后天水谷精气的化生,都越来越少,越来越差了。这个时候,出现了气虚的问题,是正常的。

为什么人老了以后,总会感觉到乏累啊?为什么人年龄大了,越来越不爱说话?为什么一些高龄老人,和从前比,容易感冒?原因,就在于他们气虚啊。气,是活着的能量。年老体衰,气岂能不虚?

C选项,常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导致劳累过度,形成气虚。

这一点,理论上也没问题。前面讲,气是人活着的一种能量。它的来源,包括肾精的化生,包括脾胃对水谷的运化。既然是一种能量,我们就不要过度消耗。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一旦过度,都容易伤气。就脑力劳动而言,日久可以劳伤心脾,令脾化生气血之能不足。就体力劳动而言,脾主四肢肌肉,过度耗伤体能,就是在过耗脾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炎炎夏日过劳,导致的气阴两虚证。患者乏力、倦怠,甚至心悸心慌,同时多汗口渴。这就是久劳伤气的表现。

D选项,常年得病,久治不愈,导致身体难以恢复,形成气虚。

这个也比较多见。很多慢性病,患者发展到后期,都会呈现一定的衰弱虚证表现。比如说糖尿病、肿瘤等等。中医素来有久病伤肾的说法。就是说,很多疾病,长期发展,最后都容易伤及肾气。所以说,久病引发气虚,是正常的现象。

图片

E选项,先天不足。

先天因素对气虚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中医体质理论,对此格外重视。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饭量小、力气弱,一副弱不禁风、小鸟依然的状态啊?就是因为人家天生气虚。临床所见,不少女性朋友,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天生就有气虚的倾向。这一点,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所以说,对气虚形成原因描述错误的,只能是B选项,五志过极,精神刺激。

五志过极,确实可以影响到气。但是,它影响的往往是气的运行状态,导致气机异常。比如说,过喜使人气缓,过忧使人气消,过怒使人气滞,甚至气机逆乱而上,过于惊恐使人气乱、气下,过度思虑令人气结。

但是无论怎么说,五志过极很难让人气虚。中医传统理论中,对气虚的理解,很少和情绪相联系。

所以说,B选项,是标准答案。

相对来说,今天这道中药题,还是很简单的。你来试试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