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一定是文化人。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因为文化与书法的关系非常密切。 回顾历史上的许多书法家,他们其实都是文化人。吴玉如就是这样的一位文化人。老先生出生于一八九八年,是一位诗人和学者,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不过那时还不叫大学,而是叫作南开学校,他与周恩来是同班同学,因为娴熟古文,所以很受学校老师的器重。 学校毕业后,他曾在天津某中学、南开大学等学校任教,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文史馆馆员、文联委员等职。吴老后来赋闲在家,一生所著许多书籍,曾有《昊玉如书法集》《二十世纪书法经典·昊玉如卷》《昊玉如诗文辑存》《昊玉如三体千字文》《昊玉如册页》《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口天玉如手卷精品》《昊玉如临乐毅论遗墨》《昊玉如书法艺术》等着作出版。 在书法方面,他从五岁起就开始写字,只不过那时也只是学习写字,但当到了十二、三岁时,他的小楷和行书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功力。吴玉如一生酷爱书法,用几十年的时间研习唐、宋、元、明、清时代的书法,而最终成就他的却是魏晋书法,尤其是他在研习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时,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这也成为他书法的皈依,通过对魏晋书法的学习,也形成了他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的独特书风。 他的小楷书法尤其精到,据一些资料记载,有人把他的小楷书法作品放大后,完全可以当作大楷的字帖来临习,这一方面说明吴玉如的小楷书法功力十分精湛,这可能是童子功的功力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待书法专注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吴玉如喜欢用长锋羊毫写字,羊毫的笔毫较之于狼毫稍软一些,所以就需要对毛笔相当的驾驭能力。另外,在用墨方面,他善用淡墨写字,并不喜欢纯墨汁来写,这可能是一个人的喜好和习惯而已。 说到吴玉如的行书,这也可以算作是他的另一大特色,他的行草书自“二王”出,但又有自己对行草书书法独到的理解,有自己的艺术性风格。他的行草书作品遒劲豪放,字体端庄秀丽,但又不失空灵之感。就他的这一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和明代书法家王宠相提并论的。我们知道,王宠的小楷具有空灵感,这是他许多方面尤其是家庭成长背景和他八试不中等多种原因所分不开的,而吴玉如的空灵,完全是他作为一介文人内心“自发”的某种空灵,这也是文化和书法的关系。 吴玉如一生作诗若干,他在闲余之时,把自己的诗作用毛笔以书法的形式写了出来,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一次次修订成熟,更是用这种形式来体现文人的文化价值。他的《吴玉如自书稿》都是他的诗作和书法作品,读后不仅让人了解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情怀,也同时会让人感受到他的书法境界,可谓是一举两得。这本诗作正是他在七十五岁时所作,正是人书俱老的通会之作,的确是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