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邓铁涛外治法用药心得——灯心草外治腮腺炎

 虚竹怀远 2022-05-09 发布于湖北省

灯心草外治腮腺炎

【药物组成】

灯心草一根。

【操作方法】

选取灯心草一根,蘸食油后在纸上轻轻一搓,使其含油适量,点燃之后,对准角孙穴一窒,灯火在穴位上瞬间爆开,发出“啪”的响声后火灭,便是一燻。这就是灯心火熄治腮腺炎之法。

注:角孙穴,平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穴时可将耳廓按垂直方向为轴线向前屈摺,上耳尖平对的颛额部入发际处便是该穴。为了火熄方便,可将该穴上的头发剪剃干净,做上记号,用灯火一爆即可。

【应用心得】

       灯心燻,多流行于乡村民间,医院用者甚少,其实灯火燻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治难病大病。邓教授用此法治疗猝腮(腮腺炎),方法简单,有验、便、廉之效应,值得提倡。

        腮腺炎一病,由风湿热毒所致,病邪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致使耳部腮颊漫肿实硬疼痛而发病。角孙穴之功效是清热散风、消肿化瘀。此穴不但在少阳三焦经上,而且为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此二少阳经,一者绕耳背而过耳下,一者走耳前而达腮颊;其名“角孙”,是指该穴位在头角,有一孙脉从穴分出屈行下颊,故名“角孙”。在该穴施治,则能同时振奋两经,经脉流通,气血畅旺,郁结之邪得以驱散,“通则不痛”,腮部漫肿疼痛得以消除。此外,角孙穴又是少阳三焦与阳明大肠经之交会穴,虽说此病为温毒之邪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郁结于腮部而成,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肺卫亦同时受病。大肠与肺相表里,今阳明大肠经气振奋,则腑气能通,肺能清肃,气机通调,“肺朝百脉”之功能得以保障,从而调动起全身正气以抗邪。可见,选用角孙穴,既能针对病位,又能顾及整体,是针对性较强的穴位。灯心火燻之,一者有“火者散也”之意,用火攻,能散肌表郁结之邪;二者,燻火虽在瞬息之间,但作用时间长,疗效确切。

         治疗疔腮用内服药兼外敷或外搽药,虽然可愈,但时间较长,疼痛减轻的也不够理想。若用此法,宜及时早用。当一侧初起,即于患侧之角孙穴用灯火一燻,只一燻便可以(亦可加服中药,不用其他外治法),往往另一侧便不会发病,而且疼痛减轻较快,若两侧齐发,则于两侧角孙穴各一燻,加服中药,亦易治愈。由于疗效快,故继发睾丸炎者极少。邓教授用此法多年,未见失败之病例。邓教授的学术继承人邓中光亦屡用此法取效。80年间,他单位邻近的幼儿园老师因知其在前1年用此法治愈了几个该院的学童,便一下子拖了七八个患瘁腮的小孩前去就医,他亦用此法治之,迅速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幼科铁镜》有十三爐火治疗脐风之法。广州著名儿科医家杨鹤龄,清末在有住院病床之育婴堂当医生,能全面观察患儿治疗之经过,积累了丰富而可靠的宝贵经验,后由门生为他总结,写成《杨氏儿科经验述要》一书。他治脐风用灯心火八燻,即眉心、水沟、承浆、脐正中及离开肚脐约半寸之上下左右各一燻。他说:“余经手治疗此证颇多,深知此证必须施用灯心火,始有转机,不可轻视也。”从《幼科铁镜》(1695年)到杨氏历经200多年,一脉相承,且疗效确切。邓教授于1965年下乡巡回医疗时曾治疗1例“脐风”。接诊时,患儿之母将孩子放下便扭头走掉了,大概她认为患儿是无法救治的了。当时患儿正在撮口抽搐,面色紫黑,急取灯芯按十三燻法,一燻囱门,一声哭叫,撮口即开,面色转好;接着眉心、水沟、承浆、少商(双侧)、脐中各一燻,脐外周边六燻,共十三燻火,抽搐缓解。另处下方:蝉蜕49只,全蝎、僵蚕各9g,煎服1剂。3天后又有轻微抽搐,再用十三燻火1次,经后来追踪,病已痊愈。

      灯火爐还多用来治疗缠腰火丹(带状疱疹)、火疔疮等,这足以说明灯火燻治法简单而有奇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