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宝宝口吃很严重?语言矫正师:学会5个方法,回家自己练

 阳光语言 2022-05-09 发布于吉林省



接到家长的咨询:

宝宝目前3岁半,上幼儿园才半年,这段时间孩子突然变的话多,整天的叭叭不停,每天睁开眼睛就问个不停,本来孩子话多是好事儿,但是这个月发现,宝宝说话突然结巴了,有些字卡壳,重复很多遍。

幼儿园老师也反映,这孩子最近说话怎么口吃这么严重,有时候说不出来,嘴巴撅起来很费力的样子,同班小朋友都开始模仿他说话,老师管了很多次,怕别的小朋友也学成口吃。建议我们在家里多教教孩子。这可怎么办呢?

3岁儿童口吃,大多数属于“发育性口吃”,虽然自我恢复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如果不进行引导的话,有50%的几率成为顽固性口吃。不得不防!

儿童口吃,家庭辅导策略

以家庭为中心的口吃心理治疗,主要有3个目标:

改进语言的流畅性、

有效的交流技巧、

健康的交流态度。

父母减少对孩子口吃的提醒,进而降低孩子对自己口吃的关注。总的来说,该策略主要目的是,通过减缓对话的节奏降低口吃压力,通过提问方式来减少对孩子的交流要求。

父母—孩子训练计划

1、对话氛围很重要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舒缓的对话氛围。比如:不要让孩子感到接下来的对话带有训练目标,这样会有心理暗示——“现在要开始训练了”。尽量用随意交谈的模式来开展话题,千万不要约束+命令,强迫孩子接受口吃纠正。

2、如何处理“停顿、卡壳”

在对话中增加停顿时间,给孩子组织语言的时间,降低节奏,减少口吃压力。这个对话交流中,父母一定要降低自己说话的频率,因为有证据显示,父母——孩子双方对话的频率和孩子口吃程度存在正相关。

这种降低说话的频率,并非一字一顿地说话(很多家长都犯过这个错误),而是符合正常语法的断句,减慢语速。但不要破坏整体的表达节奏。

比如“你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吗?”,可以采用下面两个方式断句。1、你—喜欢—幼儿园小朋友吗?2、你喜欢—幼儿园小朋友吗?

如果非常慢的,一次说一个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反而会破坏呼吸节奏,养成“机械式”声音模式,这比口吃听上去更加不协调。

3、如何处理上下句连接

与断句不同,在上下句停顿,或短语转换时,也需要降低说话的语速和频率(一般不超过1秒),这个延长的时间,会让孩子知道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语言,没有必要感觉到有急迫回应的压力。如果能够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成功了一半。(这个环节父母尽量不要紧紧盯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降低视觉压力带来的紧迫感。)

4、适当减少语言难度

有些孩子对口吃频率和表达完整度比较敏感,尤其是连续口吃带来的沮丧感很强烈,这个时候,适当地降低语言需求很有帮助,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语言信息量最小化,简单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多提问+孩子简单回答。

尽量减少孩子回答的难度,以“是、不是、是真的,太对了”等3-5字词作为回答为好。总之要让交流话持续进行,不中断。比如妈妈可以问“爸爸今天下班早不早?”“你看,爸爸拿着拖布准备干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3岁的孩子正在语言发育高峰期,这个时候正是语言词汇输入的关键阶段,简单的问答不宜过多,以防限制孩子的语言输入。只在孩子口吃多发时,为了提升交流态度和自信心时偶尔使用。

5、如何正确地回应“口吃”

在儿童口吃的家庭辅导中,有个环节叫“映射—改述”,目的是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提供总的促进和支持。

父母可以重复孩子所用的相同的词,或者在维持孩子的说话内容的基础上扩充一些内容,提供一些附加的信息。这种看似随意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来映射孩子所说的话,让口吃问题得到亲和式的弥补。

举例:如果孩子说“我-我-我想-想要这个玩具。”父母可以用随意交谈模式反应“哦,/你想要/那个玩具。”这就是映射—概述策略,它可以使孩子能够以一种更加随意、更加放松的方式听到自己所说的话,也能够证实父母听懂了孩子所说以及孩子成功传达的信息。

这个策略给了父母向孩子提供适当的语言、发音和流畅的示范的机会(这比刻意一字一句地纠正,让孩子鹦鹉学舌般复述要强得多)。

更重点是,父母不仅应该在不流畅发音后使用该策略,而是应该在流畅发音后也使用该策略。这使孩子关注“我说话口吃,他们都很注意,都在刻意提醒我,纠正我”的可能性最小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家庭辅导之后,口吃问题在6个月内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反而愈发严重,那么就有必要进行专业的评估,看看孩子的口吃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或者家长的辅导方法有不当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