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工联理事林四海驻村日记之十一|撑起群众“保护伞”

 xxjjsdt 2022-05-09 发布于江苏省

4月15日,来许河镇的第十一天。

不知不觉,已经来了超过十天了。这十天中,我不仅与村干部们打成了一片,还有不少村民也认识了,相熟起来。这是我来驻村工作之初没有想到的收获。

早晨4点多,丁海平书记就在群里发了消息,今天早上镇里8:30要集中开会,村两委会的会议等他从镇里开会回来再开。我和小马干事还是早早就到了村里,尽管推迟开会了,但是几位村干部已经全部到齐了,见我们来了,崔业甫、崔权、吴晓萍三位主任就跟我和小马干事说:“要等丁书记回来才能开会,不如我们先去几个重点地方转一转吧。”小马干事要协助丁琳琳准备申报车辆的材料,于是我就开车带着三位主任上路了。

先去了在沪人员家中,与其在家的亲人访谈,了解在沪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得到的都是比较好的信息。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又到他们的家中居住的卧室一番查看。说真的,有真实意愿或者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返乡的,只要报备给村里实施闭环管理,我们还是愿意为村民承担的,怕就怕啥也不说偷偷溜回来藏在家里的,不仅害己而且害人,这才是当前村里需要管控和摸排的重点。

正在巡查的路上,丁海平书记打来电话,他已经到了村里,让几位村干立即赶回到村里召开会议,要传达上级的精神。村里的工作确实很琐碎,不仅仅是要做好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还要解决村民邻里之间的纠纷、矛盾,有时候仅仅是很小的界址纠纷,就需要一个村干部忙大半天,甚至几天才能解决问题。当下,农村环境整治、麦子赤霉病防治、集体田地种植管护……每一样都需要村干部亲历亲为、布置落实,找人、打电话,一样不落。

会议上,丁海平书记强调最多的就是安抚村民的情绪,目前在村的村民除了做好防疫宣传,还要督促抓好生产经营,对农民而言荒废几天就可能是荒废一季,该种的还得种,该耕的地还得耕,不能因为当前出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另一方面,要做好板鱼村在外人员的情绪安抚,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家乡的大门始终敞开着,但是特殊时期的一些做法还需要征得大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切实做好“外防输入”的要求。

图片
图片

丁海平书记又让我讲几句。我讲了我这十天在板鱼村的感受,尤其是对整个班子的感受,我用四个字来概括了一下:团结、负责。对于村党总支交办的工作任务没有一个同志推辞、打退堂鼓的,都是积极认领、主动完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是最值得肯定的;同时,大家本着对组织负责、对村民负责、对家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事上从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排查不留死角、联络不漏一人,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我又讲了三个要求:一是加强对跨市流动人员的跟踪动态管理;二是党员干部要带头,要打一场群众战争;三是务必要绷紧神经,疫情不退思想不松。

小马干事又从纪检监督的角度,再三叮嘱大家要注重细节、注重留痕、注重程序规范,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疫情面前马虎不得、放松不得。

开完会,继续开展摸排工作和督导工作,几个村干部又匆匆忙忙出了门,奔赴自己的“责任区”。临近中午,镇纪委丁小强书记来到村里督导,丁海平书记就有关情况向丁小强书记作了汇报。看到两位丁书记站在那里详谈,一边的我不由得想起刚开始来就闹的乌龙,忍不住笑起来。

图片
图片

小马干事告诉我,自从实施防控以来,丁小强书记一直在各个村督查督办,特别是每天都要在穿镇而过的226省道来来回回若干趟,她说有一次跟着丁小强书记在226省道上差不多都转晕了。

中午回镇食堂吃饭,刚好又遇到丁小强书记风尘仆仆的回来,我们俩凑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期间,我向丁小强书记说起小马干事,我说这个小姑娘能吃苦,这在现在年轻的大学生中并不多见,而且这个小姑娘做事情很少烦人,能自己完成的绝不给别人添麻烦。丁小强书记说确实如此,并且介绍有一次为了核对一个表格,那时候小马还在组织办,一个人核对了一个通宵。

图片
图片

来的这十天,每天佩戴口罩的时间都超过八小时以上,鼻子两侧的皮肤都有点溃疡了,回到宿舍前,路过一家药店买了一支芦荟胶,涂了以后好多了。

下午继续开展走访、访谈、联络,我又到南京回来居家隔离的那一户看了看,志愿者还在值守,我嘱咐他们如果主人家需要购买什么生活必需品,务必要帮忙跑跑腿,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些暂时的困难要共同克服,志愿者们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丁海平书记说胃又开始闹腾。我建议他买点斯达舒吃一下,他说他刚好给医生看过之后就是建议他吃的这个药。我发现我连服药的建议都跟他合拍了。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许从信息化技术水平、管理精细程度上来说,丁海平书记还有很多需要“修炼”的,但是从农村基层做工作上,他的能力、魄力和工作作风绝对是值得认可的。

在村里工作的这么多天,我发现板鱼村的河道整治很不错,河水清澈、两岸干净,整个村庄也没有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水泥路和机耕路上也没有跑冒漏滴的肥料,说明平时的管理很到位。我给报社的好友打去电话,我建议她下乡采访时来板鱼村看看,也许板鱼村没有古色古香的仿造建筑,没有香气扑鼻的传统小吃,没有底蕴深厚的历史传承,但是这个小村给我的感觉却是清爽、干净、宜居,村民们善良、淳朴、好客。

图片
图片

晚上,回到宿舍,丁海平书记给我发来图片,他和几个村干部还在现场督导装蔬菜的车辆,认真做好闭环管理。

灯光下,我能想象着那满载着村民收获与希望的货车,疾驰在去往大中城市的路上,迎着满天的朝霞,向阳而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 |林四海的文字园

东台市义工联合会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