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读,有益身心(139)

 秋琰 2022-05-09 发布于辽宁省

务反求者,以博观为外驰;务博观者,以内省为狭隘,堕于一偏。此皆学者之大病也!

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学者最怕因循,莫说道一下便要做成。今日知得一事亦得,行得一事亦得,只不要间断,积累之久,自解做得彻去。若有疑处,且须自去商量,不要倚靠人,道待去问他,若无人可问时,不成便休也!人若除得个倚靠人底心,学也须会进。

——摘自《菜根谭》卷3

人生于世,尤其是初踏社会,所遇一切既新鲜又好奇,心中犹畏做错事情,总希冀有贵人助之,方得方便。世人常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处处所遇贵人,然自己只望贵人相助,而自己无恳切学习之心,若贵人不在,岂不难哉?故吾等之人,当知天助自助之人!若希冀自己能有所成,必得静下心来而诚意学习!学校之所授,重在知技也,亦在知识增能也。然而社会之所遇,皆是人事之学问。非得以身处其中,才能领悟人事之繁杂,久而久之,方得自己之经验也。故凡事有所倚仗他人解决之心必不可持也,即使所遇未曾遇过之事,亦得自己先思之解决,方得有所长也。

世上万事,万人处之不同,何也?每人各解之法不同也。即若同一事,亦常有万千解法。故所遇之事,所学之人,本无固定之法,切不可刻舟求剑,因循守旧。太阳之下无新鲜事,然而今古时空大不同。故古人之所遇与今人之所遇,同者,事之本体也;不同,事之皮表也。故所学之法,当知大道至简之理,得探求事之本质冲突,方得化解之道,若被皮象所惑,焉能化之哉?故世间法无定法,不可拘泥而行事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