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白学针灸 | 《妇科穴和还巢穴》

 我是一瀛 2022-05-09 发布于北京


《妇科穴与还巢穴》

人是一个整体。

明白这句话,是有一天我琢磨厥阴病的方子乌梅丸得到的触动。这一种触动,并不是脑海当中的滑过一下,而是脑子里会浮现人体运作的图景。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伤寒 | 《不可轻视的乌梅丸方》

里头讲到了当肝脏出问题,是如何地影响心脏、影响脾胃等等脏器,从而影响到整体。

那时我很强烈地感受就是身体实在是“一损俱损”啊,那是如何导致这“一损俱损”呢,背后的载体是什么?会不会是气血起的作用?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底留存着,我想找到答案。我到处在找答案。

针灸好像在给我答案,针灸为什么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当我知道开四关,啪地一下,我好像被触到了那个点,又回到当时探究乌梅丸方时那种触动。

开四关是调动人体气血,人体瞬间形成强大的军队来搞定这藏在体内的各种蝇营狗苟之病邪。这气血组成的强大的军队,平日都在保护我们,这在西医称为“免疫力”,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昨天有个医案,有个朋友的朋友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痛经第三天,今天痛得吐,并且在床上疼得打滚,这个朋友知道我学针灸,问我扎什么地方,我说开四关和妇科穴及还巢穴,视频告诉他怎么找穴位,然后上门,扎第一针合谷穴下去,痛经的疼痛开始减少,陆续扎了其余三针,留针半小时,取针时病人痛经已不再,困意连连。

妇科穴和还巢穴都没有扎,只是开四关,照样解决如此严重的痛经问题。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人的身上应该有很多开关。开四关是打开开关,妇科穴和还巢穴是打开开关,董氏奇穴的门金穴也是打开开关。为了解决痛经,打开哪个开关应该都能办成这件事。

我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在汤液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啊,比如说一个人津液虚导致头痛之类的问题,可能好好吃一顿头就不痛了,好好睡一觉也可能解决问题了,你也可以用汤药,合着病位选择桂枝汤啊、小柴胡汤啊或者四逆汤啊等等。

在汤液临证过程中,一个人哪哪都是问题,表、里、半表半里都出问题,这时给小柴胡汤先探个路看看,看看人体想干什么。这和针灸上,一个人哪哪都不舒服,又说不出来,给他开四关看看。看起来好像是个定法,这并非是不负责任,其实背后隐含着尊重人体的法在其中。

想象一下,现在面前有条河,河水被各种树杈拦住。若仔细观察,里头会有一根是关键,把这一根树杈找出,拨弄一下,这根树杈松动、流走,其他的跟着它流走,整个河道就瞬间清理了。

对于针灸,是不是也如此?

重要的是对病人望闻问切,找到他的核心问题所在,然后选择取穴位置,能用一针灸不用两针。这就是医者需要去切磋琢磨的功夫了。

我初学针灸半个月,学习了“原络穴”法、“开四关”法以及“灵龟八法“,差不多三十来个穴位。就像汤药,常用的经方药材也是三十几味,就足够用这三十几个治万病了。我想可能针灸也是如此。因为既然身体是流动的一条河,身体的主导是气血,身体上又设置了很多关卡。那么也许就不应该是定法了。待我细细体证。

法无定法,一切定法皆非正法。

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的”学则不固“,是真正的尊重,是每一次临证的客观。


今日习针——妇科穴和还巢穴


妇科穴

妇科穴在大拇指第一节,找到大拇指的骨头画一条线,这条线一分为三等分,中间的亮点就是取穴位置。如图。

找到点以后怎么扎针?贴骨扎针,就是针进去以后,针尖其实没有被骨头挡住,其实针是可以针扎到底的,针的身体部分是可以贴着骨头扎下去的,皮下就是骨头,是这样做的。


还巢穴

还巢穴在无名指中节上,也是贴着骨头画条线。还巢穴在这条线的中点位置。如图。


还巢穴和妇科穴往往是一起来用的,这是一对很好的配伍。临床用的时候,经常使用左右配,比如说今天我扎左边的妇科穴,同时配合右边的还巢穴,接下来第二次可以扎右边的妇科穴和左边的还巢穴。不需要双手取穴,非常有意思。

很多的妇科病都可以用它来治疗,比如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肠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特别是治疗不孕症的时候。宫寒的不孕,针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些妇女的月子病,月子里面长的病为什么难治?

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失血,手术的创伤,那个时候人体处于气血非常虚弱情况下,在这样的身体背景下,你受了一点点的风寒,这个风寒就影响至深,它入得很深,是因为在那么一个虚弱的情况下,风寒的影响太深了。所以月子留下很多病,跟这个寒有关,阳气越来越虚,寒气越来越深。为什么难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它变化很多,但你不要管,你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病就好了,包括宫寒不孕,首先器质上的改变是没有的,就是这个宫寒,我们有办法。如果配合针灸去寒的方法,让阴寒去尽,让阳气升起来,阴阳恢复的话,这个病就好治了。

写到这里,深感到针灸何尝不是一种“体道”,不是一种“身体力行”呢?

唐代大医孙思邈在讲医者之风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